品牌营销的工作内容是做用户分层、沟通策略、统计评估。
对于品牌快销,最重要的是回购周期,它决定了用户心智。
1、正常用户计算法
正常(平均)一次购买量
正常(平均)每天使用量
RC = 正常(平均)一次购买量/正常(平均)每天使用量
2、现有数据归纳法
根据品牌消费者购买信息,将所有回购用户的平均回购间隔天数制成分布柱状图
累计 90% 用户的平均回购间隔天数即为 3RC
RC = 累计 90% 用户的平均回购间隔天数/3
对于不成熟品牌,就是用户心智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希望品牌输入一个强有力的心智,在合适的时间去触达它,我们建议在不成熟品牌的时候,采用我们推理正常用户的计算方法来定义回购周期。
对于成熟的品牌,其数据量、用户量的积累已经有一定的规模,我们还是希望遵循用户心智,遵循统计的归纳方法制定回购周期。那么回购周期计算完对分层有什么用呢?下面介绍用户分层的分类就很清晰了。
1、用户分层:一重分类
根据客户最近一次购买时间,进行人群归类一重分类,这里用回购周期数字 RC 做第一重的切分,并可分为潜力人群、活跃用户、睡眠用户、流失用户(注:每位客户只会存在于 1 个分类中)。
潜力人群:品牌/品类的目标消费人群,且目前还没有购买我们的品牌/品类的产品;
活跃用户(R ≤ 2RC):最近一次购买时间发生在 2 个 RC 内;
睡眠用户(2RC < R ≤ 3RC):最近一次购买时间发生在 2 个 RC 到 3 个 RC 之间;
流失用户(R > 3RC):最近一次购买时间发生再 3 个 RC 以上。
这四类对品牌零售来说还是比较粗放,所以我们会进行二重细分。
2、用户分层:二重细分
根据客户 R 值进一步的分类,从潜力角度会分为品质潜力人群和竞争品牌人群。前者是品牌/品类目标消费人群,目前还没有购买过品类产品;后者是品牌/品类目标消费人群,目前购买竞争品牌产品的客户。
活跃用户:是要重点关注的用户,可根据最近一次购买时间划分,分为高度清醒人群(R ≤ 1RC)、中度清醒人群(1RC < R ≤ 1.5RC)、濒临入睡人群(1.5RC < R ≤ 2RC);
睡眠用户:可分为轻度睡眠人群(2RC < R ≤ 2.5RC)、中度睡眠人群(2.5RC < R ≤ 3RC);
流失用户:可分为品牌流失用户和品类流失用户,前者是最近一次购买时间在 3 个 RC 以上,且流入到竞争品牌中;后者是最近一次购买时间在 3 个 RC 以上,且后续不再购买品类产品。
3、用户分层:三重细分
新客、老客、忠粉是贡献我们的 GMV 的这部分用户,三重细分是我们从活跃用户里面再去切分一层的,再去切分的时候,除了购买时间以外,还要根据购买频次、贡献客单价等进行细分。
如果我们的老客第一次购买两次及以上就是老客,对于这样的快销品牌尤其电商促销氛围特别浓的场景来说,很多用户,它购买力只有 9.9,这可能就不算老客,定义中也可以对客单价有要求,这样我就会对新客、老客、忠粉重新定义来去识别,到底哪些是老客、哪些是忠粉(注:PCT2:用户第二次购买的客单价;V:某一个固定金额,因品牌而异)。
新客:活跃用户中 F = 1 的用户;
老客:活跃用户中 F = 2 且购买 PCT2 < V 的用户;
忠粉:活跃用户中 F ≥ 3 或 F = 2 且第二次购买 PCT2 ≥ V 的用户。
以上是通用的老客和忠粉的定义,而每个品牌也有其判定方法,有的以客单价,有的以商品品类数,有的用周期使用数来做判定,各个品牌也可以按照自己实际情况,对老客和忠粉进行界定。如 A 的 V = 200,是店铺平均客单价的 2 倍,A 旗舰店平均客单价为 100;B 是买到 4 瓶消毒液/除菌液的金额,V = 200。
做完梳理后,整个部门营销目标就会变得比较清晰,我们的用户营销目标 KPI 会变成提升活跃用户的质量,还有增加活跃用户的数量。
首先开源,去做拉新抢客;其次节流,做巩固、阻睡、唤醒、激活,让我们整个活跃用户池子变得更大,质量更高,数量是新客、老客和忠粉的三个之和,整个活跃用户的质量,是老客和忠粉的占比。
具体在使用过程中其实还会有一个标签的概念在里面,最基础的分层做完,在营销过程中还会增加各种各样的标签,涵盖基本属性、人群偏好、行为特征、营销标签、RFM 模型标签等,并在实时变化。RFM 模型是通过客户购买行为,衡量客户价值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R:Recency,最近一次消费时间;
F:Frequency,消费频率;
M:Monetary,消费金额。
我们希望把这个标签四宫格融入到分层里面,如下图:
针对 1a 品类潜力客户来说,会按照标签贴四宫格,比如说品牌潜在人群、品类场景人群、品牌高相似画像人群,里面的每一类人群用户心智都是不一样的,那么提供的内容、素材、沟通的时机都会不同,每一个小四宫格可以再去叠加标签,好处是当我们做了一年营销活动,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在新客、拉新、促活等事件上花费了多少钱。
同样,活跃用户也可以叠加标签,甚至发展到标签八宫格、十六宫格等具体应用。此外,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情,用户进行了细分,但资源有限,我们还需要做优先级判断,如果这次只有 500 万的预算,这 500 万预算到底给哪一个用户分层?
建议可从两方面评估:一是重要性评估;二是可改变性评估。有的客户是很重要,但是可改变性没有那么高。这时候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判断。
用户分层及优先级确定之后需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这里是讲了一个方法的框架模型——6W3M 模型。
做这个框架的时候,第一是把我们逻辑进行梳理,第二是想要把这种框架和逻辑变成产品的一种能力迭代,然后赋能给一些新员工。
6W,就是 Why、Who、When、What、Which、Where。
“Why”指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每一个营销一定要清楚它的沟通目的,是为了去做拉新、巩固、忠粉,每一个目的不一样,后面选择的标签、触达的对应人群,还有你触达的方式都不一样。
“Who”要去筛选不同的标签,拉新有五个用户分层,你需要定义什么时候触达哪个圈层,是在活动的时候还是在日销的时候,还是在做某一个动作的时候做触达。
“What”指我给他的内容是什么,刚刚讲到说每一个细分用户他的心智都是不一样的,对价格比较敏感或者喜欢促销的用户给他价格优惠的信息。比如刚才的 Finish 会有高端人群关注地球和环境保护,此时会有品牌动机还有情感交流给到这些用户,有一些宣传文案和内容。
“Which”指落地到拉新商品,其必须要有很强的转化力、竞争力,旗舰店可能比较认品牌,专营店可能会比较认活动,不同的渠道定位和商品定位对应的人也不会不一样。
“Where”指你用什么样工具触达它,常见的是微信、短信,还会联动站内广告推广工具等。
3M,指 Money、Measurement、Monitoring。
“Money”指项目总预算多少?(投入主预算/配合投入预算)
“Measurement”指一些评估指标,如点击通过率、互动率、转化率 、人均 PCT、投入额、销售额、PC 额等。
“Monitoring”指沟通策略实时调整:AB 测试分批次人群投放 、多重分时段人群投放。
选取人群沟通时会有侧重点,大多数资源会投入到重要人群上,并设置合理的评估观测指标,下面举几个例子:
1、2c 日常阻睡沟通策略
对于濒临入睡的人群,做阻睡非常重要,我们希望不惜一切成本把它留在活跃用户的池子里。因此,会设计一系列的营销策略影响它,如我们一个月左右会有五重阻睡的沟通机制,分别在 Day1、Day7、Day14、Day28、Day35。
针对不同沟通节点,我们会给到它不同的内容、利益点、渠道等,这样我们就会不断优化我们文案、渠道、利益点,最终我们尽一切可能让濒临入睡的用户留在池子里面。
2、1a 日常拉新沟通策略
阻睡完了之后还会有一些日常拉新的动作,这会跟业务团队配合比较多。
因为像标签、人群包是由数据团队来挑选,最终执行和触达是由业务团队做运营,日常拉新时,我们会给到很多标签和人群包的建议,做精准触达。如给已购洗碗机未购 Finish 客户,判断沟通策略:功能 > 情感 > 动机,并赠予开机套装折扣,在京东公域短信或钻展投放。
统计评估,从整体上看,包含两种方式:
因为用户运营不像做聚划算、抢购那样销量爆发比较快,用户运营是一个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对消费者进行关怀和服务,对你的产品和品牌会有一些心智影响。所以在这时候我们会有一些长期目标评估。这两种评估是怎么做的呢?
单次数据营销活动的效果与效率,通过即时性或短期指标,评估投入效率,单次数据营销评估三要素:人群基数大、转化效果好、投入成本低。
1、人群基数
人群基数是指使用沟通渠道(where)成功触达到的用户总数,比如短信发送人数、钻展曝光(点击)人数等。
2、转化效果
转化效果即转化率,转化率 = 成交人数/人群基数。
3、投入成本
投入成本是指在数据营销活动中与用户沟通的成本,如短信费用、钻展费用、派样费用等。此外,还可进行无形资产的评估,在短期评估营销结果的 ROI 等指标之外,反应品牌积累的人群价值,体现品牌与消费者联系、品牌建设情况;流量属于平台,而消费者资产属于品牌。
指标可选择品牌拉新,是培养高潜力的消费者转为已购客或兴趣客,而非只是用广告触达更多的人。另外活跃用户的质量,老客加忠粉的占比,它的质量占比越高,说明我们活跃顾客质量越高,即后续老客和忠粉的 GMV 占比就会更大。
以长期和发展的眼光追踪与分析消费者指标,评估数据营销方向与长期效果。具体来看,相关 KPI 有三个:
拉新率高,活跃用户数量变大。即品类潜力和品牌潜力转化到我们活跃用户的池子的转化率。
流失率低,活跃用户数量变大。即 2C 转化成 3A,我们濒临入睡转换到轻度睡眠这样的用户占比要低。
活跃度强,老客与忠粉的比例大。即用户的互动要更大。
只看这几个可能会比较片面,所以还需要看趋势、比对手,作为数据长期评估的方法。
1、看趋势:
What : 核心指标的长期追踪评估;如:销售额、品牌消费者资产、活跃用户数等;
How : 需要明确指标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情况,同比、环比、预测模型;
Why : 对变化原因进行挖掘分析。
2、比对手:
What : 设定参考系,如行业大盘或竞品品牌指标对比;
How : 明确与对手之间的差距,指标高低、指标变化率;
Why : 对变化原因进行挖掘分析。
[免责声明]
文章标题: 品牌营销是做什么的
文章内容为网站编辑整理发布,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沟通。发送邮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