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媒体、自媒体“标题党”现象也加剧了不良信息和恐慌情绪的扩散,各种猜测、情感表达和极端言论更是加深了公众对党政机关的不信任感,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应对和处理能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介绍舆情风险点有哪些,社会安全舆情风险。
社会安全舆情风险
在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中,网民的情绪化表达较为突出,一方面表现在事件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激起了公众内心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暴露了党政机关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的疏漏,而这正契合了部分网民长期积蓄的对党政机关的不满情绪。如在湖北武汉7月发生的致3死4伤的砍人事件中,在事实没有调查清楚之前,网民就对犯罪嫌疑人“喊杀”;而对于警察击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有网民认为“现在警察怎么都这么窝囊,开个枪都畏手畏脚的”;部分网民甚至认为“中国人太缺乏安全考虑、没有危机意识”是导致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的关键原因。
诚然,在任何一起舆情事件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情绪化言论,但由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可供讨论的议题更加多元化,网民的思维也更加发散,导致情绪化表达更加泛滥。
情绪化表达其实包含了表达者对利益的一种不正常追求,社会各方都站在各自的角度,在表达言论时掺杂了过多的情绪化信息,从而导致舆情事件的发展演进偏离了正常轨迹。因此,在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中,能否扶正抑偏网民情绪,对于快速平息舆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境外媒体和异见人士一直致力于炒作国内热点事件,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更是其不遗余力炒作的重点对象,他们借此批判国内社会治安状况,甚至攻击我国的司法体制。以深圳西乡沃尔玛持刀砍人事件为例,境外敌媒均发布相关报道,境外视频网站YouTube出现大量现场照片及视频,引发大量境外网民关注。
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境外媒体及异见人士通常都乐于“添油加醋”,甚至不惜造谣传谣,制造事端。对于不适合大范围传播的血腥视频,也是肆意公开,部分内容通过自媒体平台回流至境内,对境内舆情引导造成冲击,同时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这提醒相关部门,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要加强对境外舆情动态的监测,防止舆情倒灌,影响社会稳定。
流言蜚语的多发增加了公众辨别事件真相的难度,影响了网民客观理性地看待相关事件,也间接绑架了社会舆论,这对相关部门的舆情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以上就是舆情风险点有哪些,社会安全舆情风险的全部内容了,相信大家阅读过后应该对舆情风险有了基础的了解了,希望本篇文章内容能够帮到大家。
[免责声明]
文章标题: 舆情风险点有哪些,社会安全舆情风险
文章内容为网站编辑整理发布,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沟通。发送邮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