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erp软件应用现状分析 >

erp软件应用现状分析

36氪企服点评小编
2021-07-06 11:17
579次阅读

    ERP在我国的发展已近20年,国家对该项目的投资累计超过80亿元。我们国家现在有15000家大中型企业和1千万家中小企业,预计到2003年将有50%~70%的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所以,了解ERP及其相关产品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现状,相信对即将上马ERP项目的我公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erp软件应用现状分析。

erp软件应用现状分析erp软件应用现状分析

erp软件应用现状分析

    按企业对ERP系统认识的不同,可划分出三类典型企业: 以进为“上”型:指关注企业管理新发展,采取“拿来主义”态度,积极地学习、借鉴,当条件成熟时及时上马的企业。盲目乐观型:这些企业对ERP认识模糊,混淆了“ERP软件”与“ERP系统”的概念。

    他们认为,只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计算机硬件和某种ERP软件,就能解决企业这样那样的老大难问题。或者就是企业为上而上,追赶潮流,把钱花在外部包装上。其实,ERP系统能否成功实施,关键是企业要踏踏实实地做好5个“P”的工作,即Process(业务流程改造)、People(人力资源和组织)、Practice(业务行为规范)、Products(信息产品支持)、Partnership(选择合作伙伴)。没有“5P”打基础,只是盲目乐观,企业注定隐患丛生。 怀疑观望型:当前ERP软件市场大体“一头热”,说明了持这种想法的企业占到多数。他们认为,ERP是舶来品,尚未经过中国国情的“改造”。

    再加之,许多企业曾经上马的MRP II系统运行不利,更使得他们提出“ERP究竟是否适合中国的企业”这种疑问。

    在已经实施ERP的企业中,按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类。第I阶段的企业,是指进行了系统总体规划,计划的编制已开始由手工完成向计算机辅助完成转变,对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开展了前期工作的企业;第II阶段的企业,指在第I阶段基础上,已经应用了系统的部分模块进行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订单管理、材料用量管理等,基本上形成时段式MRP的企业;第III阶段的企业,指向能力需求计划扩展,把车间作业计划、销售、财务导入系统,基本上形成闭环MRP,或者已经形成MRP II或ERP的企业。

    据统计,只有少数企业处于上述第III阶段,绝大多数企业是处于第I、II阶段。一般来讲,由手工管理向第I、II阶段的实现较为简单,企业注意力集中于购置硬件和软件,往往半年就能安装试行完毕。

    大部分企业都是停留在第II阶段的水平而停滞不前,因为从阶段II向阶段III的扩展特别强调企业各子系统之间的高度集成,也就使得这一过程成了触动传统生产管理方式最多、企业最难突破的“瓶颈”。其具体表现为:首先,子系统能够局部运行;其次,信息未在整个企业管理范围内共享,形成各个“信息孤岛”,价值流不能实现与物流、信息流的同步控制;再次,企业的弹性不足以适应生产的变化,系统实施中,人工介入过多,导致主生产计划功能不能完全实现。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企业的管理模式距离ERP/MRPⅡ系统所内涵的管理思维方式仍有较大差距。ERP/MRPⅡ在某些企业的实施不利,其根源往往在于企业旧有管理模式与ERP/MRPⅡ系统内涵的管理思想的不一致,有的甚至是严重的冲突。这个问题不解决,上马再先进的企业管理应用系统,也不能从根本上搞活企业。

    ERP/MRPⅡ的软件和管理概念进入我国近20年来,有近千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引进了这一系统,根据抽样调查统计,投资总额在80亿元左右。研究内容涉及企业应用ERP/MRPⅡ的现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并对企业采用该系统带来的好处等。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erp软件应用现状分析,感谢观看。

[免责声明]

文章标题: erp软件应用现状分析

文章内容为网站编辑整理发布,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沟通。发送邮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