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媒体深度融合逐步走向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主流媒体新媒体建设的当务之急。在多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之下,我国新媒体取得良好的发展成就。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析一下,我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媒体发展现状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新媒体发展不断实现创新变革,应用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深刻地嵌入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2020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功进行了国内首次5G+8K的超高清内容制作与传输,真正开始在5G带动下进行视频内容的迭代升级。全国两会期间,借助5G通信技术和智能高清传输技术,人民日报社推出《两会5G云连线》、人民网推出《两会云客厅》、新华社推出《两会云问答》、人民政协报社和光明日报社联合推出“全国两会云访谈”、广州日报社推出“云桌会”等云访谈、云直播,克服了地域空间障碍,创新了报道形式。
同样在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推出“智能云剪辑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AI云剪辑”功能、中国网推出“AI内容辅助生产”等,提高了新闻内容生产的效率。
2020年5月,国内12家省级主流媒体作为首批成员单位组建了全国区块链新闻编辑部,通过云端实现跨机构、跨地区融合发展的探索。
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省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基本实现挂牌,近三十个省份的省级云也纷纷建成,机构覆盖和支撑的目标基本实现。今年3月,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已超过2400个,这些融媒中心正成为基层主流舆论阵地。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逐渐从机构整合、搭建的基础建设阶段转向协同创新、服务升级和社会治理的提质增效发展阶段。
前一阶段,中央级主流媒体从内容生产、技术维护、供应、传播分发等层面为全国县级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例如人民日报社的“全国党媒信息公共”、新华社的“县级融媒体专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全国县级融媒体智慧”、学习强国的“县级融媒专区”等。下一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将在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舆论引导、网络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在推动基层综合治理和网络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
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占网民整体的62.7%。在推进媒体融合的进程中,各级主流媒体逐步将直播纳入常规报道方式。2020年初,央视频推出的火神山、雷神山建设过程“慢直播”获得大量网民的关注。人民网、人民视频开设全国一档疫情防控主题的网络直播节目《人民战“疫”》,疫情期间总计直播386场,达到近7亿观看量;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举办“百对战疫新人云集体婚礼”直播活动;光明网开展“紫禁之巅”北京中轴线申遗活动直播等,各主流媒体正牢牢把握直播这一传播阵地。
此外,各级主流媒体积极通过直播带货推动各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中央媒体如人民日报社推出“为鄂下单”系列公益直播带货活动、央视推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新华社推出“市长带你看湖北”直播活动等。大量县级融媒体中心邀请地方领导干部借助网络进行“带货”,为脱贫攻坚提供媒体服务。
PUGC(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的是以UGC的形式,生产出接近PGC的专业内容。这一内容生产模式集合了UGC和PGC的双重优势,既有UGC的广度,又通过PGC生产专业化的内容用以更好地吸引和沉淀用户。该模式早出现在音频生产领域。
2020年,随着“刑法老师罗翔”在B站走红,“三一博士”在今日头条半年涨粉50万等现象的出现,各类专业知识成为内容生产的热点。这类内容的生产往往采用的是PUGC模式,具有专业技能的创作者处于内容生产的核心地位。优质的内容创作者目前正成为各大视频提升用户粘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部分主流媒体也在积极尝试PUGC这一内容生产模式。厦门广电集团新媒体中心主任郑红介绍,目前厦门广电有一个300人的厦门广电拍客团,这些专业拍客拍得的画面和素材一部分会输送给厦门广电。如何争取这些优质的内容创作者或许会成为主流媒体提升传播能力的下一个发力点。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刻影响,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建设上危中求变,不断发展。我国新媒体取得重大发展成就,以上是小编的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文章标题: 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文章内容为网站编辑整理发布,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沟通。发送邮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