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慢病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个赛道上,存在着各类玩家,从各种切口进入赛道,或是提供智能医疗硬件,又或是提供数据分析的,还有各类健康管理服务等等。
36氪近期接触的「森梅医疗」,打算从临床病情管理系统的角度出发,入局慢病管理赛道。之所以选择这个切入口,CEO张敬的想法是,“病人首先是依赖临床科室、相信医生的,临床的需求更像是金字塔的塔尖。”
森梅医疗的做法是,在院内搭建森梅临床系统(HIS/LIS/PACS),帮助科室提高效率;在院外提供森梅考拉APP,把患者的健康数据沉淀下来,帮助疾病治疗。
事实上,很多医疗信息系统面临的问题在于,即使通过协议、免费入驻等等方式进入了医院,但是医生仍然不愿意使用,根本问题在于系统设计不合理。
在这一方面,森梅医疗具备一定优势,其功能偏向临床,贴合医生的临床需求。CEO张敬具有三年的互联网医疗的咨询顾问经历,曾任商务总监和产品总监,陪诊多名头部三甲医院教授一年以上,因此熟悉临床工作,在产品设计上具有优势。
森梅医疗系统设计
那么,森梅医疗有哪些产品优势,使得医生愿意使用它的系统呢?
首先,医生诊断时通常要回顾患者以往的数据,但是这会占用医生大量时间。森梅医疗帮助重构专科医疗数据,以视图化数据、重点信息筛选、扩充专科医疗信息等形式,帮助临床快速获取病案全貌, 解决诊疗效率低的痛点。
其次,对于慢性病来说,院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模式通常依赖患者自身管理,森梅系统帮助医生跟踪患者的院外数据,如遇数据异常还有安全警告,提醒医院及时回访。
另外,系统还具备AI病情早筛功能,基于全院临床数据的单病种特征数据挖掘算法,帮助精准测算专科病情特征数据链,有利于病情早发现早治疗,解决专病患者知晓率低、漏诊错诊的就诊痛点。
那么,森梅医疗打算如何进入医院?在很多医院已经具有医疗信息系统的背景下,森梅医疗怎么进入医院呢?
对于这个问题,森梅医疗CEO张敬表示,很多医院现有的是院内信息系统,而森梅系统则是注重院外,注重临床能力向患者端的输出,这是两种分支。森梅医疗和院内信息系统是共存的状态,可以互补,森梅系统辅助提供患者的过往指标、过往病历,医生的诊疗操作仍然使用院内信息系统,不会改变医生原来的使用路径。
传统系统进入医院,通常要走招标采购的路径,面对医院信息科,通常要半年到一年时间才能完成采购。森梅医疗的做法是从临床专科进入医院,临床专科认可后,再由专科主任向院长提要求。医院使用是免费的,从第二年开始收取少量年费。正是因为这个策略,森梅医疗的推广速度比较快,今年4月开始对外推广,目前已经在4家三甲医院落地运行,分别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大连医科大附一、河北医科大第四医院、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森梅医疗能否快速铺开局面,进入更多医院。森梅医疗与一些药企建立了合作推广关系,药企认识到科室的慢病管理也有益于产品的回购率。另一方面,森梅医疗首先切入头部三甲医院,由头部医院通过专科联盟去推广到地方三甲医院。
盈利模式方面,森梅医疗对医院会收取较低的年费,未来主要倾向让患者端收费。患者的付费医院来于,医院会给患者安排好复诊,患者不用重新挂号,系统还会帮助患者做长期的病情管理。其他盈利点是,基于病情动态的商业保险合作,帮助药企主动招募患者和随访跟踪。
目前,森梅医疗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目标融资额为800-1000万元。本阶段目标是建立全国18-25家地区头部医院,探索专科联盟推广模式,建立1个专科联盟,专科联盟包含9家三级以上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