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芥末堆,作者:红印儿,36氪经授权发布。
“我没多少时间了,需要加快进度。”大约三周前,来自南美洲的Sofia经朋友介绍,雇了一家在成都注册的猎头公司帮忙找工作。之前,她的朋友通过这家公司顺利拿到了offer。Sofia目前在北京服装学院学汉语,项目到寒假就结束,这意味着她的学生签证即将过期。她需要在这之前找到工作,才能申请工作签证,继续留在中国。
实际上,Sofia上学期刚从北京大学一个语言项目毕业。由于那时没有在中国找到工作,她又不想回南美,才不得不换了一所学校继续学习了一个学期,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回旋时间。
希望留在中国工作的外国留学生,并不止Sofia一个人。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的44.27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大陆(内地)82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机构学习。自2012年来,来华留学生学习的科目不再是汉语一枝独秀,他们选择的专业还包括经济、法学、管理学等等,其中尤以工科的学生数量增长最快。
不过,求学是一回事,找工作是另一回事。
2014年,Jason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他的专业是航空航天工程,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该专业在全球排名十分靠前。
“未来二十年,中国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应该会有很大变化,我很希望能参与其中。”于是,Jason毕业之后立即申请了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一个两年制语言项目。在北大读书期间,他还在荷兰驻华大使馆做实习生,参与中荷之间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项目。
在荷兰所受的专业训练、在中国的实习经历以及日渐娴熟的中文,都让Jason以为他在中国的求职过程不会太难。“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招聘需求在更多情况下还是因职位而异,对于技术类的岗位,雇主往往希望应聘者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中国的航空航天公司想找的是有很多年工作经验的外国人,或者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技能的外国人。”Jason说,他今年28岁,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在应聘中并不占太多优势。而从雇主培养年青人才的角度来看,“我感觉中国公司更希望把机会留给年轻的中国学生”。
实际上,要在中国找到技术类的工作原本就非易事。根据领英发布的《2017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中国的雇主对业务开发和销售人才的需求最为广泛,而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却尚未排入招聘需求的前五位。Jason在北大举办的国际学生招聘会上发现,中国公司的招聘策略通常与他们的业务拓展策略相一致。“当时有很多公司想要进入拉美和非洲市场。”Jason回忆,“那些来自拉美和非洲国家的学生就跟公司聊得很火热。”
图片来自领英的报告截图
企业自身的业务需求并不是影响企业招聘策略的唯一因素。无论是中资还是外资企业,在安排招聘外国人的计划时,均需要参照劳动部、公安部、外交部及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颁布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要求。《规定》里说,雇主聘用外国人从事的岗位应当是有特殊需要但国内暂缺合适人才的。
另外,企业提出招聘需求并顺利找到合适的外国雇用对象只是第一步。只有为潜在雇员顺利申请到就业许可证书,聘用才真正合规。这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由劳动部统一制作,需经企业所在地的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劳动行政部门核准后,才能发放,而其中有一项就是审核企业聘用外国人的理由。
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应聘职位与所学专业是否直接相关是他们在找工作时尤其看重的一点。芥末堆采访到的十位来华留学生在来中国前均已拥有本科学位,好几位还甚至拥有硕士学位。通过本科期间的实习或是大学毕业后的正式工作,他们都在某一领域拥有一定的经验,比如传播、政策分析等等。这些来华留学生们希望在中国获得在该专业领域的更多实战经验,为今后回国积累行业洞见。Sofia委托的猎头公司几周前帮她联系了一个面试机会,可因为工作内容与她所学的国际政策专业没有任何关系,她很快就拒绝了。
倾向于招聘外国人的工作经常集中在外教、记者、销售、海外业务拓展这几种职位。这些职位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或多或少都会将应聘者的外籍身份作为一个加分项。
“如果公司只是需要一个外国人的面孔,你就会很好找工作。”2014年从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获得金融与投资专业硕士学位的Rick现在回想起来,语气里仍透露着些许无奈。2016年,将要从北京大学的语言项目毕业之前,Rick去了北京的好几个招聘会。他在招聘现场看到很多教学类的职位空缺,“哪怕你只是在国外呆过一阵子,或者只是个ABC(美籍华人),都不行。(招收的)一定要是一张外国人的脸。”在Rick看来,外教和外语频道的记者就是两个非常在意是否有外国人面孔的职位。比如,CCTV就有不少来自非洲、欧洲的记者,“外国人的面孔可能会让报道的事情看起来更可信。”Rick说。
图片来自豆瓣截图
外教是来华留学生经常会看到的工作职位。豆瓣上有两个名叫“外国人在中国找工作”的小组,其中规模较大的那个组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成员6424个。截止11月22日,在该小组首页显示的39条招聘信息里,有19条都是招聘外教的。知乎上,一位名叫加百利的外国用户直接写道,“大多我认识在华工作的人(包括本人)是外教,其中大多数只教英语口语。”
Rick在北京求职的过程中有些失望地发现,“开放给外国人的工作岗位不是很有挑战,也不够有趣,比如都是些教学类岗位。”虽然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他曾做过一段时间外教,但这并不是他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期许。“一份有挑战的工作应该能让我学到东西”。Rick说。
Alex如今在中国国际电视台(英文简称CGTN)的西语频道工作,负责在新媒体集群里跟进各方面的资讯。他是学新闻出身,硕士毕业于位于马德里的佛朗西斯科·德·维多利亚大学。“欧洲在2010年就是一个噩梦。西班牙国内没有任何工作机会可言,(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作又很廉价 。”Alex说,“中国发展得那么快,我要来试试运气。”
2011年,在浙江大学学了几个月中文之后,Alex发现,他还是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足球教练。还在西班牙时,他就曾在多个俱乐部做教练。“在中国,足球市场的工作机会比其他任何领域的都要多。”Alex说。2014年,他获得了最高级别的足球教练证书,并在北京的万国群星足球俱乐部执教。
汇丰银行2016年发布的《全球外籍人士调查报告》指出,50%在中国的外国人表示,他们是因为中国市场的潜力而选择来到中国的。与此同时,34%在中国的外籍人士说,他们带着提升工作发展前景的希望而来。这两个比例均高于全球其他地方的平均水平。
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Steve也是因为经济危机来到中国的。他从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拿到修复与建筑遗产保护硕士学位的时候,西班牙的建筑行业正遭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干我们这行的几乎没什么工作可做。出于文化和语言上的考虑,我的很多同学到欧洲其他地方或者南美工作。”Steve说,“但我担心那些地方的市场接近饱和,2014年就到北大来学中文了。”
相比西班牙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不振,中国建筑市场的开放与活力吸引着Steve。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仍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鼓励用创新的方式提升建筑业整体质量。Steve从中看到了尝试新项目的机会。
“只要你有充分的理据做支撑,中国的投资人和政府很愿意倾听不同的做法。”Steve说。他目前在北京一家建筑规划公司工作,手头有好几个农业发展方面的项目。他们给农民搭建出最基本的设施架构,让农民可以在上边开发出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农业旅游,进而提高收入。
像这样通过设计和建筑去改善人们生活的经历是Steve无法在西方发达国家获得的。“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比较固化,除非与基本的行事框架保持一致,不然新的想法往往被忽略。”Steve想了想说,“对于新的想法,西方国家的大门是默认关闭的,但在中国,大门被关上的情况没那么普遍。”
理想固然丰满,但获得工作机会是实现各种理想抱负的前提。初来乍到,Alex打算从他在新闻专业方面的背景着手找工作。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地方,有人、有关系都能(在求职中)帮上大忙。”Alex坦言道。他目前在电视台的工作就是通过在台里工作的一个朋友知道的。Alex在中国的第一份足球教练的工作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得到。 “同学知道我是足球教练,又知道有人在找教练,就给我们安排了见面。我就拿到了工作。”Alex简练地说,“就这么简单。”
Steve时常关注建筑行业的几个网站,比如www.buildhr.com、www.gooood.hk,他现在的工作就是从网上得知到招聘信息。虽然面试时因为学生签证过期,他不得不回到西班牙去做Skype线上面试,但整个求职过程都相当顺利。“再来一次的话,我可能会再多联系一些熟人,让事情进展得更快。”
如果不是因为迟迟拿不到办理工作签证所需的材料,来自土耳其的Tim可能不会放弃海南航空的offer。他甚至自己雇了一个顾问帮他处理签证的事。“因为我不信任海航的HR,负责对接的人并不知道要做什么。”Tim说。他今年刚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毕业,一番辗转后现在上海搭建自己的进出口贸易公司。
芥末堆访谈的十个外国留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办理合规性手续的繁冗。Steve说, “外国人在中国找工作的最大挑战就是手续麻烦。好几个公司都想雇我,但后来都放弃了,因为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聘用外国人的资质。有的时候,问题是聘用流程不够清楚。”
除了前文提到的就业许可证书,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企业若想让外籍员工能够在华工作,还需要为他们办理就业证。《外国人就业证》由劳动部统一制作,再由企业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发放。办理就业证需要在被聘用的外国员工入境后15日之内完成。
外国雇员也需要自行完成两项手续要求。首先,被聘用的外国人需要去使馆申请Z字签证。在拿到就业证之后,外国雇员还需持就业证到公安机关办理居留证,这项手续需要在入境后30日之内进行。换言之,只有同时持有Z字签证、《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被聘用的外国人才可以合规地在中国工作。
对此,Steve表示, “我理解政府需要一些管理聘用流程,但清晰、全面地传递相关规定,让公司和外国人能看懂这些规则很重要。” 正在找工作的Sofia有类似的感受:“搜索招聘信息、找人对接、面试,这些都不是最难的事。最难的是申请签证。同一个规定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公司也不清楚该怎么弄。规定就该是规定,就是统一的一个。政府不仅应该跟留学生讲清楚,还应该跟公司普及,毕竟他们是雇主。”
求职与工作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可能让外国求职者感到无所适从。Tim是通过海航的国际英才实习生项目(International Talent Program)被录用的,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复制粘贴全球人力资源战略的项目。只要你能在项目里呆满一到两年,并表现出你对公司的长期忠诚,公司就会立刻提拔你为经理。”Tim有一位在海航的上海分支工作的美国朋友,“跟他老板跟得很紧,不到一年就参与签订过价值十亿的订单,很快就被调走并获得了晋升。没有什么事是有固定标准的。”
在薪酬方面,Tim透露说,“(外国员工)从一开始就挣得比中国员工多。如果你再讲讲价,甚至可以得到两倍于入职新人的工资。” 根据汇丰银行2016年的《全球外籍人士调查报告》,从绝对工资数目来看,22%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年薪可达到20万美元及以上,而在全球,平均只有11%的外籍人士可以拿到如此多的薪水。
图片来自领英的报告截图
可是薪水并非外国留学生选择工作时的唯一考量标准。Rick还会关注公司声望、公司人员构成里外国人的比例。“公司最好不要完全由中国人构成。”Rick说,“并且最好曾经有过跟外国人接触的经历。这样的话,公司会更理解外国人,比如在文化方面,他们可能会允许外籍员工在圣诞节的时候回家。” 据人社部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5年末,持外国人就业证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共24万人,当年的全国总就业人数约为7.75亿。可见,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的比例并不太高。
至少在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工作文化还是会对外国员工造成一些冲击,比如较长的加班时间、处理工作关系所需的微妙方法等等。Sofia在一家中国的NGO(非政府组织)实习时发现,“中国人不给你直接的命令,他们会说‘我建议你做什么什么’。这跟在智利很不一样,我们会直接说‘我想让你做这个做那个’。一开始我以为他们说的建议真的只是建议而已,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因此,从自身的母语优势和文化适应性上考虑,一些留学生会倾向于选择外资或是有海外业务的企业。比如,Sofia的策略就是找南美的公司或者业务上与南美有来往的公司。不过,2017年领英发布的《“一带一路”人才白皮书》显示,即使是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分支里,72%的公司依然会选择从中国外派员工,而非招聘海外当地的人才。
今年5月,Jason已经回到荷兰的ADSE公司就职,这是一家从事航空航天、国防以及基础建设方面的咨询与工程设计的公司。ADSE公司在中国也有业务,Jason说,“我很开心还可以继续跟中国有接触。”
一番权衡后,Rick也决定回到荷兰工作。今年27岁的他目前供职于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可能先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再来中国工作会是更正确的顺序。”Rick说,“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带来价值。”
Sofia已经向猎头公司支付了一笔定金,“之后找到工作的话,他们还会收取第一个月的税前工资作为服务费。” 就芥末堆采访时猎头公司的进展来看,Sofia并不十分满意。她在等待猎头公司消息的同时,也在网上自己搜索招聘信息。
在领英主页的个人介绍里,Alex写道: “我一直在两件让我充满激情的事情上寻找前进的方向:体育(主要是足球)和沟通。”去年底,他和几个西语国家的朋友一起在北京办了一个非营利性质的足球俱乐部,目前已经有400多人的支持者。 “我是俱乐部的主席呢。”Alex说。下一步,他想把足球俱乐部拓展到中国更多的城市里。
今年10月27日,加泰罗尼亚议会投票宣布从西班牙独立,一时间让加泰罗尼亚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媒体的关注给身处加泰罗尼亚的Steve家人带来很大压力。“我很庆幸我现在在中国,可以远离那些纷争,心态相对轻松些。”Steve说。
Tim还在上海经营着贸易生意。回想起找工作的经历,他说:“我觉得(这段经历)还算是件好事儿。(在中国)待得(时间)足够长的人会适应这些情况,他们不会觉得很沮丧。”
教育部今年发布的2016年来华留学数据表明,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生数量自2012年起持续增长。看起来,外国留学生的求职故事还将继续。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