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在线作图 >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转载时间:2022.04.07(原文发布时间:2018.06.02)
184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84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36氪经授权转载。

置身万象舆论,他们或为小凤雅的遭遇哀叹惋惜,或为Ayawawa的言论愤懑难平,亦或为菊姐的“复活”拉票打call。场景一幕接一幕,围观者转换了无数身份,成为强大的“幕后推手”。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回顾一周内容,和你一起聊聊围观群众的力量。

吃瓜群众的崛起

全媒派本周文章《换台式吃瓜,赶片场式围观:每次声势浩大的讨论后,为何总是一地鸡毛》聚焦围观文化,探讨了吃瓜群众如何参与事件发展?又为何在四下散去后狼藉遍地?

面对日益壮大的吃瓜队伍,全媒派读者认为:技术赋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使其身体未至而声音先行,但过载的信息也总能迅速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

@南有嘉木:

作为时常沉浸在舆论场景的人而言,感受深刻。技术赋权让吃瓜群众迅速崛起,集结成声势浩大的讨伐大军,追逐网络风向话题,热衷于口诛笔伐的参与和事件几度反转后的旁观。热点永远不会超过一星期。网络事件就像龙卷风,余下一地鸡毛的狼藉,颇有人走茶凉之感。肉体的现场缺失的确降低了舆论关注的行动力,但吃瓜群众却也享受了旁观者的窥视和非现场支持的安全感。人虽没到,但嘴刀子到了,算是吃瓜群众的另类主人翁场景参与模式。

@Dxlkslbccdtks love:

后真相时代人们比起了解新闻事件的真相,更吸引他们的是增加自己的社交货币,我身边的人都在关注这些事件,如果我不关注这些,可能就没有办法和他们交流了,再加上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更迭的速度加快,也加快了新闻热点事件的变化,人们不断地追逐热点以增加自己的社交资本,至于真相究竟如何,他们并不在乎,也根本没有时间关注。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June:

“吃瓜群众”也有群体划分,社会上每个人关注的事件都只是海上几座小小的冰山,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倾其全力让这座冰山浮出水面,然后攫取其他群体的视线。注意力总是有限,一山未融一山又起,冰的融化总是悄无声息,话题也是。

@Stephanie-Liao:

看到有人提到沉默的螺旋,触发沉默螺旋的是社会孤立恐惧动机和个人对所处信息气候的感知,“赶场式围观”也是一样,热点事件是社交货币的重要基础,“错过”恐惧动机(本质上也是害怕被孤立) 使得围观群众们对热点疯狂追逐。

加上人们媒介使用时间长、社交媒介极大提高了吃瓜群众对特定信息的接触频次,在媒介信息中寻求满足感发泄表达欲的吃瓜群众们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迅速分散注意力。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狂欢下的宣泄

@江覆:

当媒体与民众都在努力参与新场次的舆论热点时,参与的不是事件而是参与本身,重要的不在于事件的原因与结果,而在于自己有没有缺席狂欢。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的网络围观,把注意力变成稀缺却又毫不耐用的廉价关心,任何持久一点的严肃都付之阙如。

@未老已牢:

也许每一次“义正言辞”只是一次发泄。现实中的碌碌无为和零存在感,对于这样的人,网络事件只是一次发泄的渠道,所以用着极端的态度或似乎高人一等的言语,真相不重要,后续不重要,解决方法也不重要,能够发泄的渠道(事件)才重要。

是围观行刑的群众,那个人是谁?他为什么死?谁在乎,叫人兴奋的是,今晚聊天的时候:“哎,我今天看见砍头了,那血滋的~~”

围观注视下的喜与忧

一哄而上的吃瓜群众,往往在热闹一番过后渐渐离去,很少有人再回来追问一句“后来呢?”在情绪的驱动下,围观似乎变成了失去理智的讨伐大会,没有真相作为根基,他们在天平的两端摇摆不定。对此,全媒派读者认为:忧虑仍存,但亦有转机。

真相的缺席与摇摆的受众

@雨啊:

后真相环境下身体缺席,感性先行。公众是在与大众传媒的社会契约关系中接触事实的,公众对于真相传播者也即媒体总存在天生的质疑和信任缺乏,渴望切身参与的公众与长久替代和传达公众体验的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空前复杂。获取片面信息的受众自觉认识了真相,代入参与,化身在场者,在盲人摸象的信息中众声喧哗,客观存在的“真”被主观“善”的评判取代,追求的结果不再是真相,是参与者的逻辑和情感是否达到预期,是否被满足,事件本身并不是主要关注。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王幕来:

拟态环境是由媒体构建的,这点依旧没变,只是多了很多自媒体而已,个人并不具有话语权,引起社会讨论。 就好像一面白墙,原本是几个人画,大家一起看,现在画的人多了,热点的生命周期自然被压缩了。

所以,吃瓜群众背后的意味,应该是面对自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新一轮的两极分化,被不同圈子的增长分化下,进一步挤压的“沉默的大多数”,过去他们只是沉默,现在则是会说话的垫脚石,看似在讨论,却不过是一个个数据的分子而已。

@ㅤㅤㅤ: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对电视的批评,完全可以搬到变本加厉的网络时代。前一秒还在看沉浸于年轻生命的消逝,后一秒便对着恶搞表情包哈哈大笑,一切严肃的事情不在那么严肃,在信息急剧爆炸的时代,人们已经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所麻醉,大量无用的信息,仅仅成了人们的闲谈,大家最终沦为一个单向度的人,没有批评,更没有行动。

@阿蕉: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信息不断向我们涌来,人们总是盲目的听信,满目的站队,很少去真正的深层次的思考,表面上看是舆论的狂欢,本质上却是在被别人左右。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声量的增大与素养的提升

@瓶子:

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技术赋权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有了话语权,面对很多人们不能实际亲身参与的热点事件,网络让更多的人有了离场介入的机会,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在舆论领袖的影响下,在沉默螺旋的作用下,偏激且不理性,盲目跟风,利用自己的话语权进行大规模的声讨与审判,而当事件逐渐清晰,真相浮出水面,新闻出现反转,可笑的是当初声势浩大的声讨沉默了。

另一方面,吃瓜群众的人数优势可以推动舆论发展,进行舆论监督,倒逼有关部门有所作为,在社会监督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如何引导和发挥吃瓜群众积极的一面应该是问题的所在。

@谭文:

我相信传统媒体把关人的缺失会以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为补偿,新闻反转会消耗吃瓜群众的信任与耐心,这是必须得承认的,但是每一个个体会在一场场的热闹中凝聚真正的共识,形成真正的集体意志。只是目前还不明朗的是,形成的集体意志里,能有多少理性的成分,是否足以对抗集体的不理性。

路人粉的胜

菊风来袭,所到之处无不风靡。本周全媒派文章《“得路人者得天下”,这股席卷全网的“菊风”是如何刮起来的?》揭秘“菊色风暴”背后路人粉的神秘力量,他们的崛起让王菊实现了真正的“逆风翻盘”。抱着“看一看”的态度,吃瓜群众也不自觉地成功入坑。

这场来势汹汹的“菊风”能刮多久?谁也不知道,正如全媒派读者@Cyanic所感慨的那样:群捧或群嘲,只在转瞬即逝间啊。

一场抵抗式的狂欢

@彩虹:

为什么《偶像练习生》火的是花美男,而《创造101》火的是“反女团”的王菊呢?因为主体观众是女性,都是人群中外表相对普通,却又想彰显自我的“王菊”

@啊朋友再见:

王菊更像是一场全民娱乐狂欢,互联网每隔一阵就会掀起娱乐狂潮,从戏精到佛系,从杠精到隐形人口,每次都是公众对自己的自我消费。陶渊明是因为在王菊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外形普通的阳光女孩。而且再加上对一直以来社会上对女团的美白甜偏见,才有了这次娱乐化的“抵抗”。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ㅤㅤㅤ:ㅤㅤ

整个过程中,几乎是一些大V和广大网民,“菊”起一片天,可见web2.0时代,广大网民自下而上的议程建构能力越来越强。广大网民的追求对娱乐的满足,对王菊进行传播和二次的解构创造;意见领袖进一步引发共鸣,扩大影响,进而形成了舆论气候,使更多原本不关注的人,由于担心被孤立在公共话题外或出于从众心理,也加入到这场“狂欢”中。

这一议题最终借助社会化媒体的开放性与即时性,多级传播,层层扩散,最终疯狂刷屏。 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没有牌照的电视台。也许传统媒体的力量在今天借助网络不断延伸的同时,也在不断被分散。

@雨啊:

主动受众传达信息,魔性接地气的人际传播鼓动再生庞大主动受众,形成多米诺骨的幂式传播速度;后续庞大再生受众形成认同和归属,情感投射(比如最先支持的gay圈群体),意见领袖(群体意见把关人的引导和追随),“陶渊明”的身份确认,参与式亚文化传播的主动性刺激;沉默的螺旋导致路人的观念影响,主动或非主动性认同引发社会语境的互动反馈。偶像产业粉丝主动受众的角色扮演无疑会是偶像人设和发展前景这个拟态环境中的一大原力。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Schrödinger&Πανδώρα:

路人粉的力量确实比死忠粉来得强大太多,它让人可以在一夜之间迅速成为全民pick对象。但迅速成名也能迅速消失,“路人甲”就是”路人甲”,大多数人就是从众心理,流行文化最能体现集体无意识现象。偶像产业的核心还是“忠实信徒”,对于路人来说偶像只是过眼云烟,只有死忠粉才能为偶像的成名之路持续地贡献。当然如果如果是让偶像到达“人尽皆知,却不甚了解”的程度,路人粉的力量是巨大无比的。我觉得选举可以借鉴一下,传播的“纯粹接触假说”告诉我们,高频次刺激能大大增强人们的好感度,毕竟黄子韬的表情包就为他收获了不少路人缘。

@Dxlkslbccdtks love:

路人粉的确是这场“菊风行动”的主力,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和互动才让菊姐成为全民皆知的名人,但是在这些路人粉中又有多少是真心喜欢菊姐,他们不过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普通的自己的影子,亦或是仅因一时兴趣,抱着凑热闹的心情参与其中,一旦他们的兴趣消失,被他们捧上神坛的菊姐也很容易掉下神坛,真正能让偶像获得持续发展的还是那些能够全身心投入的死忠粉,毕竟爱豆能够一直红还是需要粉丝持续热烈地支持,而路人粉的强大力量就在于他们能够让一个普通人瞬间成为大众的焦点,但这种力量并不够持续,谁也不知道菊姐能够红多久,但下一个“菊姐”可能就在路上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当围观开始成为一种力量,我们开始思考:这种力量的不可控性是否会反噬形成伤害?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让围观不止于围观,也许是一个各方都应考虑的长久命题。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向社交围观势力低头!读者:得“菊外人”者得天下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在线作图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在线作图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