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医疗只是年过百万高净值人群的特权?MORE Health(爱医传递)说,他们能降低跨境医疗的费用。
利用美国的医疗专家资源,以及大数据和AI技术,MORE Health想让中产乃至收入更低的的重大疾病患者以其可负担的费用,接触到全世界顶级医生。这家公司于2011年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医疗中心外科教授 Dr. Robert Warren以及其他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
“在创立初期,我们发现,一位顶级医生每天的日常工作量约是18个小时。这就决定了他们每周对接的病人上限为2-3个,再多了的话,医生并没有足够的精力。Warren说,“也正是这样的局限性坚定了我们日后要做平台化发展的想法。我们想做些与传统跨境医疗中介不同的事情,来控制和降低跨境医疗的成本,这样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中国医生的水平与世界前沿的医生并没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中国一线医院的医生都是与世界接轨的,”Warren说道,“但中国医生负荷量太大,而且科室不够细分,不过经验是丰富的。美国医生科室资源比较整合,信息比较前沿。我们就想结合两方的优势,由中美医生联合为病人找出最适合他的方案。”
金钱和时间的成本节约得益于中美主治医生信息的完全共享和对称化。MORE Health 的CTO胡泊分享说,平台不仅只是提供法律法规上对患者数据和隐私的保护,更是给医生提供了一个远程会诊的基础工具。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病人想要求助于一个专家意见时,第一个选择可能是微信拍个诊断结果的照片,但这对医生是毫无用处的。拿CT影像来说,医生必须要看到完整原始的影像,才能基于影像做出诊断。MORE Health的平台就提供专门的影像浏览器供医生来使用。而且CT影像通常为几百兆甚至上一个GB大小,技术团队开发了新的数据格式并自行研发了算法,只为让医生无延时查看图像资料。
此外,整个平台是基于云端的分布式设计,医生不需要额外下载软件,即用即走。
不需要赴美,依靠平台提供的便利性,从根本上为病人降低了成本,从商业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也更符合控费需求。
“我们的用户主要是来源于签约医院医生的推荐,医生会根据病患本身的病情和经济条件,介绍我们的服务,” Warren说。
而对于在美国的专家而言,他们也需要更多案例来进行研究。
“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可以带给他们很多不管是学识、数据或是经验方面的增加。实在要我说的话,我相信学习交流是跨境医疗团队的最大动力,” Warren说,“因为这些病例不仅是他们自身有利,资源共享后,未来,对整个医疗界都是有利的。”
当专家会诊所积累的案例越来越多时,MORE Health 试图用机器学习来分析这些案例,并为之后的诊断提供辅助。
“在几千个肺癌的案例中,找到相似度最高的案例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MORE Health的CTO胡泊分享说,“新的病例进来后,我们会拿它和旧的病例计算相似度。因为每个病例本身都是多维和稀疏的,所以,如果两个病例的相似度达到80%以上时,就说明这两个患者的情况非常相似。那这时候,我们数据库内所储存着的完整病理化验、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的价值就非常高了。”
换句话说,对于缺乏经验的医生而言,机器能够向他们推荐相似度非常高的病例,而这些病例都是由全球顶级的专家进行会诊并给出诊断方案,这可以快速增加他们在有关领域的学识和经验。这也意味着,有了这些辅助,病患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诊断。
MORE Health表示,现在有关非小细胞肺癌的数据库已建设完成且较为成熟,新的病例均可以在数据库内找到88%或者89%这样的相似度的旧病例,不过产品暂时还未上线。日后,随着MORE Health的病例库扩大,比如说十倍以后,新病例甚至可能找到99%相似度的旧病例。
同时,团队还在做包括结直肠癌和白血病相关的案例库,预计在2-3年内,相关产品会上线。在一系列产品上线后,中低产阶层只需要花一部分费用便可享用数据库内的美国顶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
此外,国内跨境医疗市场已经逐步走入规模化发展:各大中介机构开始在细分领域稳固地位,比如肿瘤、试管婴儿、抗衰老等。同时,国外医疗机构中国办事机构比如MD安德森癌症中心、梅奥诊所逐步发展成熟。无需赴美+远程会诊这个概念,也在更多的互联网跨境医疗服务平台变得普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