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真叫卢俊”(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真叫卢俊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前几天在市调的时候,和同事路过上海那些老破小的小区。
看着这些年岁已久的房子,面积小,产品又存在明显硬伤,显然已经不适合居住。
我很不解,不由得感叹了一句:“你们说,这样的房子,怎么会有人买?”
同事回答:“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房价高。
你知道么,高房价治疗一切矫情。
虽然现实,但是必须接受。
这里说得矫情,不是不好,也不是作。
因为什么都想要,就是什么都不要。
暂时的妥协和不矫情,也许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比如,在老家的时候,新房供应比较大,又有限价,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很普遍。很多人宁可等2年的期房,也从没想过去碰老破小的二手房。
在小城市里,一套几十年的老房子,如果不是因为有名校学区加持,一般来说只能租出去,或者等拆迁。否则,是完全没有市场的。
二手房不仅品质不佳,且税费很高,完全不考虑买。
除非......
除非我,摇不到中意的新房,又够不上更高房价的门槛。
那么就会妥协,选择竞争更小,价格更低的二手房。
甚至,当知道自己预算不够的时候,很多人是直奔着总价更低的二手房而去的。
所以我们才看到,在上海,有些老破小如果价格够低,要比周边的新房,去化得更快。
根据兔博士APP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31日开盘的浦东北蔡板块的凯利海华府总计推盘1116套,而2020年前四月,网签成交仅仅88套,去化率8%;
而小区斜对面的昌七小区,1-4月挂牌量34套,成交却有16套,将近50%的去化率。
我们从价格上对比:凯利海华府,单价8.4W,周边94年的二手房,昌七小区,单价4.2W,显然对他来说,是很大的冲击。
对买房者来说,也是不小的诱惑力,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凯利海华府一直以来的那么低的认筹率。
可见,当在预算有限的情况又必须要买房的情况下, 确实很多人会丢掉,非要买一手房的矫情。
面对这么大的价差,任何人都会犹豫。
其实,在一座高房价的城市里,其实是房子在选择你,而不是你在选择房子。
就像身边正在考虑卖房的同事,不停感叹:
“为什么上海的阳台都那么小?”
“哎呀,就差一个好的小学了”
“旁边地铁不那么远就好了。”
其实,我们只要换位思考一下,谁不喜欢大阳台?
可是折合成人民币,一个大阳台要200万!
如果是双名校学区房,价格要比周边高一截之外,竞争会超激烈。
一旦铁学商景齐全,那就是稀缺土地,从开发商拿地开始,成本就是惊人的。
价格摆在那,人们往往会去舍弃舒适度,毕竟在上海,每一平米花费的代价都不低,纯碎为了追求舒适度,毕竟是少数人才能过的生活。
高房价治好了面积矫情,对大尺度的追求,要在承受范围内,市场都会遵循二八定律,买房也是如此,大部分人都是刚需。
所以在产品开发上,也一定会控成本,控总价,同时满足相对齐全的居住功能。
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户型,配小阳台居多,追求功能性更多。
同理可类推,追求大面积,双名校学区,一流商圈,景观的房子,这样的要求,在不考虑房价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高房价不仅治地段矫情,还治面积矫情,学区矫情,圈层矫情...
学会取舍,以最重要的目标为导向,是高房价教会我们的道理,否则买房,形容因小失大。
都说以工作半径为导向去找房子,节约时间成本,在你能够负担得起高房价的前提下,当然是买房计划的A方案。
但当下,很多为了买房,会选择B方案——双城生活。
在上海工作,就一定要在上海买房吗?
不一定。
只要在交通上能解决,在住房上能满足,可以先在周边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另一种解题思路。
很多人之所以被环沪城市里的房子所打动的,因为房价相比上海,低了好几个级别,够得上门槛。
同时,相同价位下,可以选择面积更大,品质更好的小区。
一个自己有了房子,解决了居住问题,二个又承担得起的房价,还能够改善生活,何乐而不为。
而房子买得远,就一定意味着要牺牲时间成本吗。
也不一定。这里边,还有另一种解题思路,那就是租住分离。
将远距离的新房租给别人,自己再在公司周边租房住。住房和租房,完全可以分离。
如果不是高房价的压力,我相信大部分人,不会选择这一步,新房装修完没几个月,转手就成为了别人的窝。
正因为这一辈人对房子越来越不矫情,也因为房价越来越高,我们的接受度才变高了。
也许未来除了B方案,未来还有C方案,D方案......
关于人生和房子,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选择。
租房的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城市资源紧缺,在高房价的背景下,高房租成为了必然。
以前从没想过自己能和别人合租的同学,后来可以同时和好几个人同住一室。
以前从没想过自己的房间那么小的同事,甚至放不下一个书桌,和一个衣柜,后来还自己将小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
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会住在如此这么偏僻郊区里的我,也能接受了一天上下班要花费3小时的生活。
合租是年轻人在一线城市打拼时,居住的常态。
住得远,上下班时间长,也是当收入和房租摆在眼前,不得不妥协的事。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买房,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
最终,是房子在选择你,不是你在选择房子。你一开始想买位置好、配套好、有潜力的房子。
在楼市一看,要么发现抢的人多,要么发现自己钱不够。
居然,几次摇号没摇上后,然后转向自己都不大看得上眼的外环的房子,心想咬咬牙也就先买一套吧,要么是价格明显高的,要么是户型差的,要么是周边啥也没有的。
并没有多少人能拍拍胸脯说,这辈子非要买到理想中完美的房子。
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总归先上车,才是硬道理。
你会因为有了第一套房子,才会敢去置换第二套房。
也因为努力买到了不完美的第一套房,才可以有底气越来越矫情,越来越挑剔,去置换第二套更好的房子。
最后,你可能会发现,你原来的那些挑剔与矫情,都在自己的努力下,一个个都实现了。
最后的最后,我觉得应该给这个“矫情”,打个引号。
我们奋斗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想要更好的房子没有错,也不是作。
如果我们想在任何一座城市买一套房,没有必要去抱怨房价有多高,去抨击是谁在抬高房价。
因为,那也没有用。
与其说,高房价治好了我们的“矫情”,不如把它当作我们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
到了未来,我们都可以在买房这件事上,越来越矫情,越来越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