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 37度2。36氪经授权转载。
Bronnie Ware是澳大利亚的一位护工,她的工作就是护理和陪伴那些无法医治的病人们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因而倾听了许多“绝望的心事”:那些生命中想做却没做的事。
我们总以为生命是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有大把的时光可以用来挥霍,直到垂垂老矣时,才发现很多真正想做的事已经来不及做。
究竟哪些是无谓的,哪些才是生命中真正值得关注的事?
本篇文章收集整理了这1500多位老人关于“人生中最后悔没做的事”的答案。
有人悔恨没勇于尝试新事物,有人后悔没多花时间陪在乎的人,有人耿耿于怀没多学一门语言,也有人感叹早知道就该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
他们的答案如久旱后的甘霖,给迷茫的你我,提供一些启示。
护士Bronnie说,后悔自己从未真实、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被很多老人反复提及的一点。
这个看似无法造成实质伤害的问题,却成为很多人一生的痛。
为了维持表面的和平,很多人都倾向于对外隐藏自身的真实感受,以求避开冲突,却伤人伤己。
我身边有一对相恋8年却最终分手的情侣,曾经非常恩爱。
女孩性格外向,但爱耍小性子,男孩则是性情内向,温柔,面对女孩不时的“作”,总是笑意盈盈地顺着她。
但就在2人即将结爱情长跑,准备踏进婚姻时,男孩却提出了分手。
问他原因,他说:
其实我受不了她的作已经很久,一直盼着她有一天会醒悟。
但她不断变本加厉,直到要结婚了,我才意识到我根本无法跟这样的人过一辈子。
听到这个理由的女孩,一片茫然。
也许任性妄为的错误的确在女孩,但未及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反而纵容对方愈演愈烈却是男孩的责任。
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恰如其分的爱一个人,我们全靠对方的回应和感受来调整自身行为。
很多老人却用了一生的时间来验证:
回避自己的感受并不能解决问题,大方、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对方沟通才是正确的选择。
你坦然沟通后当然无法控制别人的回应和情绪。
最糟糕的情况,是对方愤怒离去,这正好逼迫你离开一段不合适的关系。
而最好的情况是,你的真实想法引发对方的思考,问题解决,关系升华。
年轻的时候总是害怕孤独终老,所以匆匆找一个人一起生活。
但真的到老了才发现,一辈子都呆在一段错误的关系里,一点也不比独自生活好受,甚至更难熬。
曾经有人在一个女性论坛发起过一个议题:“如果有来生,你还会嫁给现在的老公吗?”
网友们炸开了锅,最扎心的答案莫过于:
当初以为嫁给他能够躲避风雨,没想到所有的风雨都是他给的。
不假思索地选择,雪中送炭很容易变成雪上加霜。
老人们还说,年纪越大,自己就越是后悔年轻时错过了最爱的人。
年轻时,我们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阴差阳错,错过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转身安慰自己,时间会淡化一切。
但老人们说时间并不会真正逐渐淡化一切,到了一定岁数,人反而会倾向于直面自己的种种悔恨。
他们的忠告是,不要随随便便找个人过日子,但是一旦找到了,别轻易放手。
一旦做出了选择,在婚姻关系中,你需要100%的投入,毫无保留。一定要对婚姻保持忠诚,避免家庭暴力或是反复不忠。
婚姻需要100%地“走心”,少一分都不行。100%的真心不见得一定能换来100%的回应。但有所保留的付出,只会给婚姻关系留下各种裂痕。
许多老人都在生命尽头的时光中,遗憾自己为朋友花费的时间不够多,想为他们再做些什么。
看起来,朋友似乎排在工作和家庭之外的第三顺位,占据生命中的时间也并不多。
但很多老人却表示,朋友所带来的融洽感受和心理慰藉,真正帮助自己度过了人生中许多最艰难的时刻。
美剧《急诊室的故事》男主乔治克鲁尼曾在一次家庭宴会中,向生命中曾经出现并帮助过他的13位朋友每人赠送了100万美金。
因为这些朋友在他最困难的时刻伸出了手。这感谢,真实际。
我希望年轻时工作没那么拼命。
在Bronnie Ware经手过的所有病人中,几乎每一位男病人都对她这样说。
为了更快地升职,赚更多的钱,他们错过了参与孩子成长的机会,也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伴侣,也加速折损自己的身体。
拼命赚钱,没日没夜的工作,目的是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但真的赚到很多钱以后,要么孩子已经长大另立门户,要么伴侣已经老去。
曾经用缺失的亲情换来一叠钞票,这时却无法再用钞票再去换回缺失的亲情。
想象一下自己年老后被病痛束缚住的身体,年轻时就会少做些本末倒置的事。
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人类学家Pillemer教授曾经在一次研究中向超过1500名老人提问:人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少操心”是他收到的最多的回答。
83岁的John Alonzo退休前是一位建筑工人,他的一生都在经历财务危机,年轻时候总是活在焦虑中。
现在回过头看,没日没夜的担心毫无意义。我了解到,如果我对某种情况无能为力,焦虑也并不会有所帮助。
真希望那些被焦虑浪费掉的日子能够重来。
老人们还表示,直到人生快要走到尽头时,才明白:
快乐并不需要争取,而是一种选择。
寒冷的冬夜里可以蜷缩取暖的小窝,窗棱上突然停驻的飞鸟,一封许久不见的老友来信,电台突然播放了一首自己喜欢的歌。
这些都是访谈中老人们提到过的点亮生命的时刻。
这些快乐总是细微的,却能够在他们的记忆中停留了几十年之久。
这是所有后悔没做的事情中,老人们最后悔的。直到老去时,他们才发现:
自己一辈子活在社会隐形的框架和他人的期待中,忽略了自己想要什么。
Pillemer教授说,有很多老人回顾一生,发现自己总是在向上司妥协、向家庭妥协、向社会妥协,最终连自己一半的愿望都没实现。
况且,妥协了一辈子也未必能成功。
现年54岁的亚马逊创始人兼CEO,Jeff Bezos身家已经达到1300亿美金,他的成功正是因为选择了做自己。
1994年,时年30岁的Bezos还是一名前途大有可为华尔街投资银行金领,这时的他已经嗅到了互联网的商机,想同妻子MacKenzie一起,开展一趟冒险:
辞掉工作,创办亚马逊,在网络上销售图书。
反对的人不少,他当时非常尊敬又信赖的老板也说:
听起来,这是个好主意,但他可能更适合那些职业生涯不如意的人,不适合你这样已经拥有了一份好工作的人。
Bezos重新犹豫了48小时后,维持了自己的决定。
我并不害怕因为失败而后悔,我更怕因为怯于尝试而困扰一生。
七老八十的时候,一个人真正会后悔的绝不是那些做过却失败的事,而是自己的懦弱。
美国作家保罗·鲍尔斯在《遮蔽的天空》中写道:
正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才会以为生命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然而每一件事都只会发生一个特定的次数,一个很少的次数,真的。
你还会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个特定的下午,那个已经深深成为你生命一部分、没有它你便无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
也许还有四五次,也许更少。你还会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也许二十次。然而我们却总觉得这些都是无穷的。
“10 Things Old People Say they Regret Never Doing In Their Life”
《老人最后悔从未做过的10件事》
人生哪有那么多无穷?
更多的机会,人和事不过是见一次,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