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哈力克
编辑 | 苏建勋
刚在微软商城上线不久的HoloLens 2(混合现实头戴式显示器),除了在制造、零售、医疗健康领域带来全新体验之外,还将触角伸向了能源行业。这其中,最新落地应用案例的主角便是中油瑞飞和微软HoloLens 。
油气行业绝大多数的操作都是物理操作,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以及一线员工具备非常娴熟的操作能力。中油瑞飞作为油气IT业务的中国石油集团信息化建设的主力部门, 如何让员工利用全新技术提高手操能力以及改变生产现场是他们思考的问题。
作为第一批应用微软HoloLens的企业用户,近日,中油瑞飞联合微软展现了HoloLens落地工作场景的初步成果,据36kr了解,中油瑞飞将HoloLens应用到了培训、研究还有展陈这三个领域进行相关的工作。今年,中油瑞飞有五到六个项目跟HoloLens的落地相关。
为何如此热衷于HoloLens所代表的混合现实技术?中油瑞飞物联网重点实验室主任、部门经理孙仕胜回忆称,当时,生产现场出现了一个故障,现场没有人能够解决,最后是由涿州赶来的专家在现场用了半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这期间,故障导致停工4天,造成了1000多万的损失。
随后,中油瑞飞开始做远程协同系统,但是由于通讯、算力等问题,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差强人意。直到人工智能开始进入能源行业,孙仕胜发现智能眼镜是很好的人工智能载体,微软HoloLens满足了这一点。
在油气生产场景中,现场的作业人员和生产作业的现场是核心要素。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培训提高操作能力。但是太过于专业的内容只能通过专业的软件才能看到,而且,油气田的很多现场都是在野外,距离市区、办公场地比较远,不能做到随时随地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对此,中国石油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信息管理部副主任粟鹏介绍称,通过佩戴HoloLens,员工可以任意调整现场设备、管线的摆放位置。用简单的手势造作就可以对设备进行拆分、放大、缩小、旋转,也可以拉近或者走近观看,从而更加直观、更加细致地观看设备的内部结构,掌握设备的原理。
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手势识别操作实现对三维设备的“拆解” 图片来源:Microsoft
此外,员工还可以不通过专业软件,不去实验室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直观地了解油气场目前的生产情况,和地质构造情况,包括生产现场,油气井的生产实时数据,产量、压力情况,每天的产气曲线等。
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将工作场景“挪”培训室,让工人可以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中开展培训,这在提高学员对专业技能接受程度的同时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油气行业安全很重要,容不得有半点闪失。据孙仕胜分析,油气行业80%的安全事故是由操作失误导致的。因此,中油瑞飞也开始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在巡检过程中解放工人双手。
通过自动对相应的作业过程进行精确的记录,如果出现操作失误,则直接触发报警。“通过AI智能作业的方式,不但能提高员工生产作业的能力,更重要的维度是,它还能保障生产作业的安全。” 孙仕胜说。
此外,在油气行业的“展陈”领域,更多的是落地成为远程作业指挥中心。就像科幻电影里的三维大沙盘,通过它来展示现场的动态情况,进行仿真来辅助进行决策。
从员工到工作内容再到指挥中心,都是为了让员工更专业,工作更安全高效,指挥决策更科学,从深层看,这些都指向一个终究目的:通过技术革新生产力。
不过,混合现实的落地应用才刚开始,需要花费时间在技术和商业化之间取得平衡,才能产生真正能改革生产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