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鲁美大连校区(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外的一家夫妻炸鸡店,花费万元置办了一台无人机,专门用来给学生送炸鸡外卖。无人机装有摄像头,所以飞到了哪栋宿舍楼,到达了几层,店主都能实时掌握,学生可选择在天台、阳台或者楼下自取。该炸鸡商品的宣传语十分霸气,“鲁美不让进?给你飞进去!”
事情虽小,个人认为,意义深远,因为用校园市场来验证无人机配送这一话题的真伪真是一件再英明不过的事情。如果回过头来看的话,很多商业模式其实都是在校园里得到了初步验证。比如 ofo,最初就是铺在校园里的“小黄车”。宅米,也是利用校园来验证“最后一公里”配送是否是学生的真实痛点。
那么,为什么校园市场如此受巨头、创业者的欢迎,孕育了这么多的商业模型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大学生总数稳定,据教育部报告称,15年中国大学生规模就已达到了3700万,位居世界第一,且随着2胎政策的开放,人口红利还将持续。
不仅人多,消费力还强。由中国校园市场联盟联合调研的《2016中国校园市场发展报告》称,中国大学生消费市场总规模已达到了6850亿元,并且以基础生活消费品为主。
大学生本身就是天然优质的用户,首先校园市场较为封闭,大学生们又大多喜欢跟风,所以品牌起量较为容易。而且智能手机早已风靡校园,学生们空闲时间又多,对新产品的、新讯息也了如指掌。且大学生们未形成成熟的品牌观,所以校园品牌总是处于“潮汐”现象,一批一批起,一批一批倒,比如“人人网”、当下的各种“校园贷”,这就给新品牌、新商业模式的切入提供了恰当时机。
说了这么多,再切回正题,既然机会这么多?那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一家校园 O2O 可以被称为巨头?几位曾经以各种方式做过“校园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创始人们告诉36氪,其实学校这个场景是非常适合做配送服务的。经过调研,学生们十分愿意接受送货上门的服务(很有可能是因为懒的下楼、懒得化妆、懒得穿衣服、懒得穿鞋·······),且学生用户分布集中(这点很好理解,基本都是住在8人间、6人间、4人间的寝室)。
盈利难的关键问题就出在配送费上,上文提到,学生们消费品牌具有“潮汐”效应,其实不止是品牌,学生们的消费时间同样具有“潮汐”现象,学生们的消费欲望往往会在“20:00-24:00”这个时间段内集中爆发,就4个小时。而为了这点时间,配送员们需要马不停蹄的穿梭在各个教学楼、学生公寓,和学生们抢电梯、比脚力。而学生们又因为没有收入来源,导致客单价低。更要命的是,本就不多的毛利需要商家和配送员们分,而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赚少了又没人愿意干,所以从事 O2O 商家的利润基本都被配送费抵消了。
而当无人机出现后,因为省去了配送员这套程序,也就没人和商家们分利润了。而且无人机不需要和学生抢电梯啊,只要把货物集中地放在天台、凉台等地,可以让学生批量领取,这样就正好发挥了校园用户集中地优势。
当然无人机配送现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当其中就是安全,万一有人利用无人机投放有安全隐患的东西,或者拍摄不该拍摄的画面······再加上成本还是偏高,损坏率也不能有效降低。但一旦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可能我们就会见证一家基于校园的商业巨头的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