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gic Leap做完了视觉感知项目后,包英泽就打算离职创业了。作为一个研究计算机视觉近十年的工程师,他深知随着机器人、移动VR、AR设备的普及,视觉感知的意义不言而喻,这就如同机器的“眼睛”,没有了它,机器如何能看懂这个世界。
人工智能革命命第一步从“视觉感知”开始,苹果、Google、微软、Intel 动作频频,或投入人力物力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或收购技术公司做储备。不过,相关技术或暂不对外开放,或对接复杂。而相关开源软件,已经无法高质高效解决很多问题。xPerception 则想从底层入手,打造一款集成感知、定位、避障和导航技术的模块,提供一套高性价比的软硬件一体的视觉感知解决方案。
现阶段,xPerception 已经完成了验证样机模块。从xPerception 给36氪提供的Demo 来看,模块在运算速度、准确性的表现都很不错。这主要是因为xPerception采用了最新的第三代SLAM算法,解决了第二代算法无法克服高速运动的弊端,可以支持高速随机运动。同时引入了最新的深度学习,用binary weight做加速,可以做到快10倍的物体识别效果,很适合在低功耗低成本应用 。
与很多公司选择纯做软件算法不同,xPerception采用了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算法+芯片”。之所以选择采用这一方式,一是因为如果只做软件,客户就需要在每次部署的时候都要进行重新调试,通过软硬件一体的方式,相当于给客户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无需担心兼容、调试问题。二是视觉感知算法对CPU的调用和电池要求都很高,纯软件的做法很难做深度的性能和功耗的优化。
相比于市面上做感知的硬件,xPerception在成本上也要低不少。包英泽预计,在不久以后推出的产品,会有高端版和低端版连个版本。其中,低端版适用于一般的消费类机器人等产品。高端版本会使用更优质的CPU和相机,并附加算法上的一些额外功能,甚至定制,适用于手机、VR、无人机等对感知要求更高的产品。未来也不排除低端产品免费依靠服务收费的可能。
视觉感知技术现阶段最主要的应用还是机器人巡航避障、VR与AR设备 Inside-out -Tracking等,这也是xPerception的重点方向,在走访了国内不少厂家后,已经与多家机器人公司与VR公司建立了合作,搭载xPerception模块的产品将于明年推出。
面对市场上可能存在的竞争,包英泽认为,市面上很多号称研制感知算法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上做些小修小补,这样是无法开发出可以用在第三方设备上的成熟产品,“目前xPerception软件算法上的研发进度,至少领先市场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时间。”
现阶段xPerception已经建立了一个综合型的技术团队,主要成员均来自硅谷知名公司,已获得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