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在线作图 > 聚一张订单 撬一县脱贫 黑土地上贫困县脱贫的底气从哪儿来? >

聚一张订单 撬一县脱贫 黑土地上贫困县脱贫的底气从哪儿来?

转载时间:2022.07.17(原文发布时间:2019.07.23)
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次

“随着入市(WTO)以来,人们对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注重高质量的绿色餐饮。面对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促使进行绿色实验,验证能否种植出高质量、高产量、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稻米。全部施用农家肥,没有农药,利用覆膜除草,抗病虫害的新技术。

——2004年”

2004年,27岁的姚宏亮回到故乡黑龙江延寿县,在自家的土地上挂上一块三合板牌子,上面写满带有错别字的雄心壮志。

聚一张订单 撬一县脱贫 黑土地上贫困县脱贫的底气从哪儿来?

图:2004年,姚宏亮回到延寿,开始研究水稻种植技术升级问题

   从那天起,这个在东北农业大学进修回来的高材生,走上了他“姚疯子”的道路。

 “姚疯子”

 东经128度2,北纬45度3,蚂蜒、亮珠两条河流冲击出一片肥沃平原,便是今天的哈尔滨市延寿县。由于群山环绕,河流纵横交错,河滩漫地腐殖土厚达40厘米。延寿地之膏腴,全国罕有。

 因交通不便,既不毗邻铁路,又非高速沿线,工业时代,延寿的招商引资一直落后于哈尔滨的兄弟区县。时至今日,延寿是哈尔滨唯一一个尚未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县。

 也正是因为历史上从未被重工业“光临”,延寿依旧保持着最优质的生态环境。土地肥沃,空气清爽,河流清澈。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孕育出的延寿大米品质极佳。延寿也因此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香米之乡”的称号。

 但和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一样,品质好的农产品,未必能在市场上卖出好价格,辛辛苦苦种一辈子地的农民,也未必能纯粹靠地上的收成,摆脱贫困的梦魇。

 作为土生土长的延寿农民,姚宏亮从农大进修后,便从哈尔滨回到了延寿:“我那时候眼前就有一道模糊的光,我就知道这辈子得往这个方向走。”姚宏亮所称模糊的光,就是要用先进的生物覆膜技术,解决传统使用农药、化肥除草除虫的种植模式,通过有机、绿色大米的种植,提升大米产值,带动村民脱贫。

 延寿的土地肥,水稻长的好,草也长的好,跟水稻抢养分。稻田除草有多种方式,最累的是人工除草,成本最低的就是用农药。

 一次偶然机会,姚宏亮发现,装肥料的袋子飘到了地里,被袋子压住的土地温度高,长不出草。“如果我把土地都盖上生物可降解膜,秧苗穿过膜插在地上,是不是就能用物理方式除草呢?”姚宏亮想。

 姚宏亮先在自家的土地上进行实验,跟着家人一起为耕地“贴膜”。周边的村民都放下了自家的活计,在姚家地边上“像看外星人种地一样看我们”。有人给姚宏亮的母亲报信:“快去看看你们家小亮吧,在地里瞎整呢!”

 姚疯子的名字,从那时起就在村里传开了。

 覆膜技术解决了除草的问题,姚宏亮还号召村民摒弃化肥,使用农家肥。村民怀疑,“不用化肥,庄稼能长的好?”姚宏亮只能拉上最好的几个朋友,在自家田里进行实验。

 有人心里没底,在农家肥之外,又上了一遍化肥。结果到了秋天,水稻长“疯了”,营养过剩,反而不结穗。这也证明,在延寿的土地上,用农家的有机肥,足够满足庄稼的生长。

 用了六七年时间,“姚疯子”把覆膜田技术、农家肥技术和覆膜插秧一体机都研发成熟。用覆膜插秧一体机,比手工覆膜插秧提高功效20倍以上。机械覆膜水稻生产技术模式,增加有效积温200~300℃,使第二积温带种植稻花香等优质晚熟品种成为现实,亩可增产100~200斤,节水40%以上。

聚一张订单 撬一县脱贫 黑土地上贫困县脱贫的底气从哪儿来?

图:姚宏亮改造的覆膜插秧一体机,因造价昂贵,被姚宏亮戏称为“稻田宝马”

 这时,越来越多的村民相信姚宏亮,并加入了他发起的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作为当地农村里的“能人”,姚宏亮也逐步承担起县里的扶贫任务。

 “麻杆打狼——两头怕”

2018年,姚宏亮的合作社成员中,有80多户贫困户。到今年底,还将有90多户贫困户加入到信合稻米合作社,希望通过绿色米、有机米的种植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稻米产区,“五常大米”的品牌全球闻名,其他县市也都有当地的区域品牌。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丰收了,渠道商压价,农民不一定增收;天灾了,欠收的风险农民自己承担;种植的方式升级,贫困户又拿不出钱来做前期的投资……

聚一张订单 撬一县脱贫 黑土地上贫困县脱贫的底气从哪儿来?

图:延寿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一隅

 “无论是延寿大米这个区域品牌也好,还是覆膜田大米这个技术品牌也好,这几年在市场上都在走上坡路。”姚宏亮说,“但是你要说服当地农民加入你的合作社,必须给他们确定性的保障,让他们吃下定心丸。”

 “没有确定性销路保障的技术升级,就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姚宏亮说。参与新模式的农民心里没底,怕新技术种出来的粮食卖不好,还不如传统种植传统销售;合作社怕农民没信心,不严格按照有机流程种植稻米,影响品质砸了牌子;有意向的投资方也怕,怕这种模式难以复制,无法扩张,难以定下投资农业新技术的决心……

 “我理解农民,他们都没什么钱,抗风险的能力很低,面对新技术、新模式需要定心丸,再正常不过了。”姚宏亮说。

 一个星期以前,一个打着“聚划算看地考察团”旗号的旅游团来到了延寿,在姚宏亮的稻田间“指点江山”,大有要承包一篇稻田的气势。这是聚划算在2019年最重要的项目,叫做“聚土地”。聚划算方面表示,要通过农产品预售,探索智慧订单农业模式。

聚一张订单 撬一县脱贫 黑土地上贫困县脱贫的底气从哪儿来?

图:聚划算看地考察团现身黑龙江延寿县

以来延寿考察的王女士为例,在聚划算的对接下,王女士只要预付一元钱,就能“承包”延寿10.5平方米的土地,待新米上市、交齐尾款之后,王女士就能获得5公斤的当季延寿大米。7月22日,聚划算智慧订单农业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聚划算聚土地项目,已经成功“承包”2万亩黑龙江大米。

“有了确定性的订单,农民尤其是贫困户就有了定心丸。就会铁了心的走高端、有机、绿色的种植模式,延寿大米的品牌形象就能提升,脱掉贫困的帽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姚宏亮说。

 因为持续创新农业技术,带动当地脱贫,姚宏亮得到了不少荣誉:哈尔滨市人大代表、感动哈尔滨人物、省劳动模范……但在合作社的荣誉墙上,那块写满初心的牌子,仍然摆在最高的位置。

 让土地更有想象力

 7月22日的发布会上,聚划算提出一句口号:“聚土地,让土地更有想象力”。对此,姚宏亮感同身受,也释放了他对自己合作社未来的想象。

 “农民很苦,想贷款买点农机更新技术,都贷不到款。为什么?没有抵押物。”姚宏亮想,如果聚土地的订单农业持续发展,农民土地上未来5年甚至10年的销路都有了保障,那就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有了确定性的长期销量保障,农民可以以此为抵押,贷款更新种植设备;可以跟保险相结合,不必再为自然灾害担忧;城里的资本也可以更放心大胆的进军农业,助力农业品质的提升和品牌的突围……

 聚土地项目一直秉持聚划算“无所不能聚”的理念,并不局限在农产品领域,在今年的聚土地项目中,就有山东的蓝宝石矿、金矿这样的矿产。甚至在未来,聚土地还会上线“聚游乐场”“聚养老院”这样的项目。

 姚宏亮今年42岁,长期的劳作使两鬓的头发已经开始发白。但这样的年纪,在村子里还能算得上是年轻人。农业辛苦,不确定性高,年轻人都在离开农村。但参加了聚土地项目后,姚宏亮对延寿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这旮山好水好米好空气好,欢迎聚划算将来到在我们这聚一个养老院,或者聚一个度假区。”姚宏亮憧憬着将来这些服务产业,能让方正这片土地集聚人气,留住更多的年轻人。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聚一张订单 撬一县脱贫 黑土地上贫困县脱贫的底气从哪儿来?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在线作图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在线作图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