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清流资本,作者: 看现象;36氪经授权转发。
曾几何时,在创业圈里流传着一句戏言:“初创公司做品牌的理由无非两种。第一种,公司刚融了一大笔钱,兴奋得没处花,需要扬眉吐气一下;第二种,公司账上没钱了,得做做品牌,看看有没有新的投资人上钩。”
戏谑归戏谑,但这里面也透露出了初创公司CEO们眼中的“做品牌“意欲为何。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公司如果能手握一张好品牌,似乎就拥有了一张消费市场快车道的通行证,比如一杯打了星巴克 logo 的咖啡可以比普通咖啡卖出高很多的价格,这就品牌所带来的产品溢价。
但奇怪的是,虽然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好,可是创业团队们似乎将精力主要放在产品,而容易忽视品牌建设,在一个样本为60的初创公司调研显示:只有不到10%创业公司有专职的公关部。
因为在很多创业伊始的CEO的眼里,做品牌从0到1之间有条鸿沟,一次次品牌建立的尝试仿佛都沦为让市场部花大钱做了一轮又一轮收效甚微、十分鸡肋的宣传。做品牌就仿佛购买游戏装备,达不到一定的级别,就别想了!
『但其实这是对“做品牌”的误读,品牌建设并非要效仿那些大企业,真金白银砸个风尚大片、大手一挥献身慈善事业,创业公司做品牌是去传达如何更好地向用户展现优质的服务。因而创业公司“做品牌”并不是一个时机成熟再思考的问题,而是应该在一开始就带着品牌意识去做产品。』
我们不妨以三国时期为例,三国时代立足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就是军队(产品),你要打胜仗,如果你的你的军队(产品)不够好,你在市场上就没有机会。
可是,刘备既不会打仗又不会做运维,为什么能够赢得天下人的信任成为君主呢?因为他非常有品牌思维。他通过信仰文化,让所有人都能够相信他、跟随他的脚步,这就是品牌思维。
很明显,刘备并不是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产品)后,再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品牌)让那些人追随他献忠心,而是在一开始先打造出了他的品牌,进而凝结了这样一个厉害的军队(产品)。因此,品牌的建设应该是优先于产品的。
品牌意识,就是打造“人设”
具备品牌意识的公司,会在创立之初就为产品注入独特的标签,并在后期持续地、步调一致地积累它、强化它。比如无印良品的“人设”是性冷淡,它之后简约、冷色调的设计就在不断为这个概念加成,进而你看到性冷淡就会联想到无印良品,而想到无印良品,你脑海中也有很清晰的品牌定位。
品牌意识,就是画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品牌意识本质上就是看你的品牌是否精准定位,切准细分市场。一个新品类出现时,用户还没有完全形成需求,无法判断品牌对他来说有什么价值,这时创业公司就需要把那些能够塑造刚性需求的点直观地呈现出来,告诉用户我的品类、我的品牌能帮你做什么。
品牌意识,就是在为你的PR省钱
具备品牌意识的公司,心中一把刻度尺,知道发展方向在哪,知道做事底线在哪。无论市场、销售或运营部门在做各类活动时,都应该先默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的品牌标签是什么?我们希望像消费者传递的关键词是什么?我们这次活动会帮助品牌标签的强化还是削弱?如果对品牌没帮助能否优化活动以符合品牌标的需求?这样你就不会一次次砸大钱在没有意义的品牌推广上了。作为一家既没资源又没钱的创业公司,虽然你没钱做,但你总得有心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