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在线作图 >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 >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

转载时间:2022.08.22(原文发布时间:2017.02.20)
123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23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内容为2017年1月14日 网络智库主办“互联网·社会·进化:90看世界的新标尺”,笔记侠作为合作媒体,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的笔记;36氪经授权发布。

笔记之前,请先思考:

  • 为什么比亚迪、华为推崇高度秩序的文化?

  • 宇宙到底有没有客观规律和绝对真理?

  • 互联网能不能代表未来?

  • 为什么西方形成了自由与竞争的文化?

  • 中国互联网学习西方公司却失败,为什么?

一、秩序和演化之间的关系

1、社会的演化本质上是秩序的演化

今天的主题是讲“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演化”。

进化是一种确定性的方向,但是演化没有确定性的方向,根据环境条件可能会发生某种突变或者是不确定的东西。

说到演化,它是近代哲学和科学哲学本体论当中争论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世界是由一个预先设计形式的秩序慢慢向人类展开的,还是在不确定中一点一点建构出来的?这种争论被称之为预成论和建构论。

我觉得它是一种建构的,在这个争论中现在有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人类所能感知到的秩序信息是有限的,但是在人类感知之外的存在信息是无限的;

二是秩序是无中生有的,但是它也会有演化、生成和湮灭的过程,而且演化的进程是不确定的。

对于“秩序是无穷的”这一点,预成论和构建论都是能接受的。就是说,秩序是无穷的,但是它向我们一点点展开,这个无穷的秩序是确定的,是冥冥中存在在那里的,人类只不过是经历了千百万年,一点一点地剥离它而已,人只是一点一点接近这个绝对真理而已,但是这个绝对真理在哪里呢?它是超验超越于人之外的存在。

预成论的根子很深,现在自然科学的很多科学家也都奔着预成论的世界观看问题,甚至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也跳不出预成论的圈子。总认为有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等待我们去认识和揭露,那么这个客观规律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

科学理论从来都不是靠累加形成的,都是矛盾、危机、突变、重整,都是整体化的不断变化。

但是今天的流行理论并不是这样讲的,牛顿三定律当时写出了就那样,今天还是这样。伽利略力学实验、拉瓦锡发现的化学问题,法拉第和库伦研究电学发现的理论和定律,现在跟当时发现的没什么变化,库恩说这都是错的,牛顿三定律今天的描述和牛顿原来的说法是有很大程度不一样的,但是本质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变?因为任何一个思想和观念的确立,都要安置很多新经验,都要对原来的结构进行整体性的调整,那么库恩的这套观念,实际上是可以推广到科学以外的公共观念和公共文化中。

哥白尼穷尽一生写了《天体运行理论》,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以我们现在的宇宙观来看,虽然他这个理论具有颠覆性和时代性,但是它所建构的宇宙模型是非常愚昧、落后的,但他仍然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因为他改变了当时的人对世界、对自然的认识。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哥白尼,图片来源:iCIBA

他的理论模型是这样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我们看到的这些行星都在一个同心圆构成的球形上,一层层的球包围着太阳。我们看到的星星都是嵌在同心圆上面的一个个发光体、亮点,这构成了我们能看到的星空。

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我们过去所认识的自然世界有突变和改变的过程,这也是现在宇宙天文学发展得非常快的一个原因,这也是一种突变。

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下,西方人也有一种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他们认为存在于人类之外的更高级的存在在创造着世界。亚当、夏娃诞生之后就繁衍出来了人类,人类按照这种模式亘古不变的发展下去,譬如中国就是“天不变,道义不变”,按这种理论一直发展下去。

到了马克思,他的思想提出来一些新的理念和看法,但还是有局限性的,他也没有办法跳出西方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怪圈。现在很多西方现代哲学家还在极力用数学为他做辩护,因为数学不断地用模型从逻辑的方式构建这种新的模型,而且不断跟物理的实践经验在契合(一种是纯理性的,一种是经验的),这就导致西方大量的科学家、思想家认为伯拉图的绝对理念是存在的。这种深层次的变化导致马克思跳不出这个怪圈,他虽然提出社会演化了人们,但用的还是确定性的观念。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马克思,图片来源:和讯新闻

他提出来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再到农业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探究一种绝对的公共价值,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对的世界观。因为这种秩序的演化是有很多种可能的,这个社会的存在是由秩序所构成的,如果没有秩序,可能就不会有社会存在。

社会的演化本质上是秩序的演化,个人作为社会中基础的存在,有其自身的思想和价值,这就会建立出各种各样可能的社会秩序,所以这种社会秩序就是无穷的,我们通常称之为“自由”。自由建构的延展性和可能性是无穷的,不会有一个确定性的引发方向。而这种无限和无穷的演化导致了我们社会自然演化过程中又有一种确定的公共价值和公共文化,它们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形成,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

而这种公共价值和公共文化的存在,实际上是依赖于人对社会秩序的建构,每一个人都在建构着有利于他自己的生存环境,无论是大的群体还是小的个体。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家庭、个体、企业,都在建构着特殊的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内部交易秩序和外部交易秩序,国家也在建构着内部和外部的独特秩序,这种秩序存在着稳定性。

家庭也有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这种秩序形成了家庭的稳定性。如果一个家庭内部秩序是冲突的,他有他的想法,你有你的想法,这个时候家庭可能出现分裂。如果一个企业内部有多种文化秩序,一个向左一个向右,那就会导致企业的方向失焦,就会出现企业危机。国家也有国家的整体秩序,这种整体秩序会通过法律、道德和习俗来强化、规范,形成它的稳定性。 

2、内部秩序强度非常高的公司——比亚迪、华为

举个例子,我和比亚迪的一位高管聊天,聊到了比亚迪的文化。比亚迪是一个17万人的大企业,但是你们绝对想象不到,它内部秩序的建构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像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一样,17万人实际上是一个人,在这个公司,王传福是集权的,几乎没有民主。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图片来源:franktop10网站

在他建立的这套秩序中,公司内部100万以上的预算他都是要亲自过问、签字的,而且员工上的是内网,不允许上微信、QQ、视频,只能看跟工作相关的东西,这是对员工思想的控制。

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2003年他们收购秦川汽车公司,当时造汽车是要汽车牌照的。他收购的过程中,很多大的国有企业去参与竞标,人家出价是2亿。王传福就带了三四个人去,第二天跟人家拍板,我们2.4亿买。那些公司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从立项到董事会决议至少要两个月。王传福是一位有战略思想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他那时候已经看到了锂电池行业的滑坡,就进行了大胆的改变。 

当时他的公司是在香港上市的,国际资本说如果你要收购这家公司,一定会把你的股票抛到跌停,但是王传福还是买了。买了之后大家发现王传福的决策是对的,但西方人为什么说要跌停?因为西方人认为在一个现代化企业内,内部的决议和争执可能会导致这个项目流产,而比亚迪这个公司很独特,是从上到下集权的公司,效率非常高,高到让人觉得很诧异。 

前段时间他们又做了云轨。二三线城市想建公共交通设施,但是财政又负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王传福发现了机会,他只花了6个月时间就把城市交通云轨造了出来。17万人是1个人,这样强有力的执行力,这是企业层面的一个显现。实际上这是这个企业内部秩序的强度非常非常高,华为也是这样一家公司。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华为内部秩序的强度也非常高,员工都有巨多的约束,一个男人要当两个男人用,一个女人要当一个男人用,还有睡地铺的文化。实际上这样的文化束缚了这些人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束缚又导致他们的行动力非常强。比如他们内部还有总裁办发的文件,要求一定要在几分钟内回复。

在自然界里面有很多同素异构体,钻石和煤炭都是碳元素构成的。钻石是金刚石,它是立体的碳元素,每个碳元素的活动自由范围非常小。而石墨是平行六边形,碳元素的活动空间就非常大,这种内部元素的自由度就决定了秩序的强度。

在一个公司里面可以看出来,任何存在内部的行为自由度就决定了秩序的强弱。公司员工的行为自由度和选择自由度就决定了这个公司的执行力和公司在恶劣环境下适应和生存的能力。因为钻石和石墨的生成是不一样的,钻石的生成环境高温、高压,一般都是在火山地区才能产生。 

3、社会存在秩序和无序两种变化方式

达尔文在环太平洋探险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小岛,岛上有两种昆虫,一种昆虫的翅膀非常有力,另一种昆虫的翅膀几乎退化了。他没有发现中间态的翅膀,就是像大陆的昆虫一样,翅膀不是很有力,但也不会飞不起来的那种。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图片来源:昵图网

为什么会这样?

他后来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这个小岛上经常发生暴风雨,暴风雨会导致翅膀中间态那些昆虫被刮入海中,无法生存。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必须演变,要么演化成能躲在草丛里,要么把自己的翅膀锻炼得非常有力,跟暴风雨进行搏斗。这是两种演化方式。

社会也存在这种秩序和无序的变化方式。

中国的长期演化从秦朝就开始了,春秋战国是非常无序的状态,经济、文化都非常无序。秦始皇对文化、政治、经济进行了统一,书同文、车同轨,这就导致同体的交流统一化,流通速度会更快。这种政治、文化统一的制度又加强了稳定性。

但西方不是这样的,西方从古罗马帝国分裂之后一直形成政教二元结构,文化由教会集团掌控,政治由封建民主和国王掌控,这就导致了长期的博弈。 

中国演化出来的儒家知识分子群体是从上到下一体化的,中国古代是没“权力”这个词的,但是西方有这个词,它是跟政治进行博弈的。中国文化、权利的统一,塑造出一种新的知识分子的价值结构,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层次是渐进的。

中国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的终极理想和价值就是“治国、平天下”,他们在追求建构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我讲的这些秩序就是一个演化,这就是我理解的秩序和演化之间的关系。 

二、互联网不代表未来?

婉卿老师(网络智酷秘书长):互联网是代表着未来,还是不代表未来?

肖风池:不代表未来。 

它其实就是一种条件,在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演化方式,它们的演化都依赖于环境条件,这种环境条件会改变无论是无生命的还是有生命的演化进程。 

互联网也算是人类社会中出现的新条件,新条件的出现加强了人类社会的整体秩序强度,这明显体现在现在每个人的焦虑上。有了工作立马把信息发送给你,你接到信息之后要马上处理,工作强度增加了,工作压力也增大了,这就是这个社会整体的秩序强度的增长。这是我看待互联网的一个维度。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一个新的连接方式,它会打破原有的、传统的社会秩序,但也不是突然之间打破的,肯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哲学家艾思奇写了本《大众哲学》,书里面有一个理论,就是人们偷取雷锋塔上石头的故事,雷锋塔是怎么倒塌的。他讲了两个途径:

1)一个是愚蠢的人,一块一块从塔下拆石头,拆到一定程度塔就会哄然倒塌了;

2)另外一种是悄无声息地从塔顶拆,这个塔消失了,但是可能没有任何振动。我们的社会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三、中国互联网学习西方公司却失败,为什么?

婉卿老师:风池跟我讲到了关于反物质的一些观察,也在一些比较微观的层面上有过一些思考。

肖风池:聊到人造反物质,人造基本粒子,它也是一种存在,我理解这种存在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组织过程。这种自组织过程有内外秩序的稳定性,这就决定了它存在时间尺度,有多久的存在能力。

物质划分成基本的粒子,像原子有质子、中子、电子构成,之后还有夸克的组成。贝克莱说:“我之所以能感受到这个石头,是因为我能踢到了它”,这个话好像是非常无趣的一句话,但是它确实有很深的哲理在里面。是否对人产生了影响,我们是以这个标准来判定一个东西是否存在。而这种存在就在于它的存在形式,存在形态,以及存在本身形成的环境影响功能,这又是存在内部的联系所构成的。

我说的人造基本粒子实际上的只有几个微秒的存在时间,人类用设备检测到了它,这也证明了它存在过。

从基本粒子往上堆积形成演化,像这些基本的粒子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元素,这些元素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又演化出来了大分子蛋白质结构,复杂的大分子蛋白质结构又突变出来了生命,单细胞生命,慢慢演化出来无脊柱动物、脊柱动物、海洋动物、爬行动物,演化过程中有很多分岔,很多可能性。

而人类只是众多演化可能性的一支,只不过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生命秩序形态而已,这种生命秩序形态跟其他的生命都是利用和适应环境而生存的。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人类这种生命秩序形态特殊之处是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和适应环境的工具,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人类适应和利用环境的主要工具,而其他生命的形态它利用和适应环境的这种方法和能力是不同的。

像自然界中的猫科动物,它的嗅觉的灵敏度可以闻到大气中的化学分子,并判断在几公里内有它的猎物或者有它的天敌,能感知得到,但是人类到现在的科学发展都没有办法发明出这种科学仪器去感知到空气中的,进行判断。 

说到这里,实际上是说人类用精神世界演化的过程中,他在自然界中演化进入农业文明,我们又进入工业文明,又进入到现在的信息化文明的过程中,它是不断的利用精神世界去改造人类的自然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婉卿老师: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些可能听上去离ABC轮敲钟比较远的事情来思考呢? 

肖风池: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公司会更容易一些,公司就变得很简单了。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在认识环境理解环境,利用和适应环境,创造新的环境。公司创始人的环境秩序认识能力,决定了他公司所建构的秩序优劣之分。公司创始人建构的秩序也决定了他企业存在的时间长度。 

婉卿老师:你搞清楚这样一个比较往上层面的道理之后,再反过头来看我们今天的公司,看互联网所谓的创新创业,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和一些新的体会在里面?

肖风池:有,这是非常大的。像中国的“双创”运动开始之后,前两年有很大的互联网公司融到资,甚至融资的方式就是硅谷这种散漫自由的文化,大量的人把这种结果,就是西方的文化现象当做一种结果。

它实际上是一个结果,而中国把西方散漫、自由、无组织的文化,当做他们成功的原因,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 

美国硅谷的文化现状并不是说,是因为这种文化而成功的,他是因为成功了才形成这种文化的。像美国的谷歌,一年的净利润一百多亿美金,生存环境是非常优越的,他不需要在这种环境中跟其他的公司进行激烈的竞争,他就可以非常舒适的生存下来。这种舒适的生存就导致他们有较高的薪水,和较宽松的生存空间。

所以谷歌收购公司是非常失败的一件事情,它在8年前就开始做无人驾驶汽车,但是到现在项目流产。做谷歌眼镜最早也是如火如荼,最后还是流产了。 

流产的原因是,它的生存环境太优越,太舒适了。做一个生产出来之后申请专利,别人再想做的话就要用他的专利,抄一条代码都会被告到倾家荡产。

而中国企业家东施效颦一样的学习美国这种现象,但是不知道美国的原因是什么,现象学过来的结果就是前一段时间融了很多资的按照硅谷文化设计自己公司文化的创业公司倒闭了,融了上亿去租豪华办公大楼,带着全体员工出国游,结果毫无疑问就是倒闭。

因为你在中国,你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无数人从原有的组织结构里面被激活了,他就在市场上跃跃欲试,想展现自己的价值。

在这么残酷的一种竞争环境中,你用自由散漫的、无组织的轻松的文化来塑造你的公司价值和公司追求,那肯定是会踩到大坑的。

四、不同组织秩序产生的不同影响

婉卿老师:以你的实际经验和这些时间的思考,你怎么看待互联网创新这个概念?

肖风池:创新是必然的,如果你不创新没有自己的专利,没有自己的护城河是没有办法生存下去的。现在很多都是专利垄断,没有垄断就没有利润,商业利润的来源就是垄断,谷歌能生存下去就是因为垄断。

华为也在自己做手机芯片,自己做手机各个配件的专利,目的就是为了有大量的利润纳入囊中,创新是必然的。创新的本质就是竞争,就是瓦解别人的垄断,垄断的本质是维持的自己的环境秩序功能的能力和活动,保持自己的垄断不被别人瓦解。 

婉卿老师:我知道你对华为这家公司有很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能不能讲一讲你看到这样一个算是中国的民营企业的非常重要的案例,你对它的观察和一些思考。 

肖风池:整体上的观察就是华为在建设它独特的秩序的过程中是非常特殊的,像我们现在这些创业者大量的享受,像西方这样自由散漫的文化。而华为不一样,在手机市场领域里,它还能非常快的崭露头角,让大家感受到华为很不一样。 

它为什么能做到呢?

很大程度上跟华为建立的华为秩序是有独特关系的,任正非是有非常独到的秩序认识能力的,他能去建立一套对外的不同交易秩序。这个秩序就体现在管理体系,规章制度,文化架构,道德榜样,和对外的商业、商贸来往的方式上的不同。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图片来源:站长之家

福岛核电站出现之后,华为的员工是留下来的,而像IBM、思科员工是被公司接走了。华为的员工留下来维护基站,保证通讯顺畅,就获取了日本大份额的市场。包括他们在叙利亚战争时期,华为的员工还在保持叙利亚的通讯顺畅,这就为他们争取到了很大的市场对它的信任,它的秩序强度非常高,无论什么环境下一定要保持系统稳定性的运转。

婉卿老师:从商业维度上讲,你更倾向于支持这种秩序性比较高的公司吗? 

肖风池:是,华为是一家有非常宏大价值追求的一家公司,它不仅仅是想做一个赚钱的公司,想做一个伟大的公司。但是中国的一个民营企业,要跟西方的这些企业相比的话,实力还是差很远的。

因为他们有很多的技术沉淀和市场经验沉淀,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想在用很低的秩序强度在环境下生存,是很难生存下去,必须要面对这种艰苦的环境去塑造内部秩序的强度,包括华为一直在学习美国军校管理军官的秩序方式。你招一个新员工,应届生进来先学会服从,然后才能学会领导。

婉卿老师:现在我们知道互联网的一些底层的概念,像云的概念、万物互联的概念,开始越来越多的运用在了生产组织的形式上,有很多秩序性要求不那么强的领域,比如设计、创意行业,都已经慢慢开始有一种概念出现叫做“云组织”。它可能跨越了地域的界限来产生这样的一种概念,看上去整个组织形态是非常松散的,跨越的物理领域会很大,能够调动的资源本身看上去也是很多的。

你怎么看待这样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在某种意义上,或者在今天还是被很多人看好的。 

肖风池:这个组织形态如果在一种比较舒适的生存环境下可以发展得很好,每个人都可以很开心。但是如果这种形态在一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就会出现问题。我最近就在为一家设计公司做新的秩序的建设,它以前就是采取了这种松散的秩序形态,所谓的云的工作方式。但是结果发现,大家是工作得很开心了,但是公司不赚钱了,赔钱。 

婉卿老师:公司赔钱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一种松散的组织架构产生影响的呢? 

肖风池:各方面吧,我工作在这个点,他工作在那个点,时间概念不同,没有相同的观念,就导致他要做设计的时候,设计方案稿还没交上来,对接不上,效率就非常低,整体完成一个项目的时间就会被推移。本来一个星期可以完成的,最后导致两个星期完成,你的效率肯定就低了。

如果在这种云的环境条件下,你每个人的时间观念是一样的,工作效率是一样的那还好,但是如果这种环境下,你能保证每一个人的时间观念是一样吗?很难保证。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婉卿老师:可能时间只是维度之一,也是一个比较单一的维度,那你怎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或者在云组织状态下出现了组织间协调很差的情况,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这样的形态本身所携带的问题和缺点? 

肖风池:唯一一条就是增强秩序强度,对这种协作更多的限制,一是时间上限制,二是工作的反馈上的限制,对它进行约束,而不是没有约束的让他完成工作。要在约束范围内给他一个既定的目标,而不是只给一个目标,没有约束范围,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华为实际上是学习军方训练士兵的方式,解放军新兵入伍,前三个月下连队,转变你的思想观念,让你意识到这种环境的恶劣性,然后你再进入军营生活的时候就不会感觉这么痛苦。华为就是这样,前几个月给新员工很大的压力,让你适应这种环境。 

我觉得人都是有惰性的,你让他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没有约束,没有思想上的转变,是很难保持这种强有力的秩序的。这样发展下去,他的秩序会越来越弱化,人会堕落了。

五、现在是文化价值真空的时期

婉卿老师:你看世界新的标尺究竟是什么?

肖风池:对中国现有的过度夸大人本主义价值的思潮的文化,我觉得应该进行一次批判。我们中国现在的过度夸大人文主义价值,就导致了每个人只重视人本身的利益和价值,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污染,整座山都被挖空各种各样的情况。

中国传统的儒家士大夫他们都是有责任、有担当的,“治国、平天下”的终极价值追求在他们的心中都是很重的分量。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甚至一些大学毕业的博士生、研究生,他考公务员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这是跟中国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价值追求完全不同的。而这种价值追求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中国现代人本主义的过度夸大。

西方社会实际上是在制衡这个东西,在去平衡。像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扎克伯格,他们都在做一些努力和推动,在承担着一些社会责任,在更大层面的承担人类未来发展的社会责任,而不是狭隘的民族社会责任或者是国家社会责任,中国这方面是非常缺乏的。

这个缺乏就导致现在中国的创业者只看A轮、B轮、C轮。这就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明显处在一个畸形的状态。不能过度注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一定要考虑社会价值和社会利益,为这个社会做一些价值构建。 

婉卿老师:风池来自于深圳,深圳也是我们国家制造业的前沿,我们今天在讲互联网蓬蓬勃勃,声望很高的时候,也有人转头关注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很久的制造业。我知道你也在深圳的环境中走访了很多制造业的公司。这种企业,按你刚才的这些理解,在实际的企业和工厂当中,有没有看到一些变化?有没有看到一些案例? 

肖风池: 

主要还是个人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追求,在中国古代来说,讲“天、地、人”,“人”在中间,“天”是人的社会知识,“地”是人的实践能力,中国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是天地不均衡的。天太大了就导致这个人的行动能力差,看什么都不顺,做不了的话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他转的,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抱怨。 

另外就是地很大,天很小,就是要赚钱,就是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量中国企业家都是这样的。他们有一些做慈善,其实也是打着慈善的名号赚钱而已,目的还是赚钱,这个思想实际上是中国两三千年来小农经济思想所导致的。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现在是“三千万存款一套房老婆孩子出国游”,这个思想很危险,现在是文化价值真空的时期,我们应该努力建构一个新的文化价值追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是否回归到过去,去寻找传统的文化价值,重新塑造和建构互联网的文化价值,这非常值得考虑。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17万人是1个人,为什么华为推崇高强度秩序文化?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在线作图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在线作图软件

限时免费的在线作图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