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概念再度兴起,内容创业的生命力在哪里?如何整合南加的内容创业资源?今年年初硅兔赛跑的小马在南加华人创业颁奖礼给我们解释了内容创业中的发展基础和未来前景。以下是小马关于短视频的演讲稿:
二月初,在Facebook的quarter earnings call上,Mark Zuckerberg再一次把视频称为是“Mega Trend”,Facebook则会把更大的力度放到视频的推广上,尤其是短视频内容。所以接下来Facebook的用户将会看到更多的短视频推送。
作为经常喜欢刷社交软件的90后,短视频在去年一下子火了起来。起初我是在Facebook上看到很多Viral的小动物的视频,接着是Buzzfeed各种试吃的视频,然后Instagram上网红的skits等等,就更不用说Snapchat了。
但是短视频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这里总结以下最关键的三个条件。
短视频的发展背景:
10多年前,Youtube因为支付不起昂贵的CPU处理器差点没有破产。现在不仅CPU价格便宜了,处理速度变快了,而且每个人口袋里的手机都可以成为一个4K的高清摄像机。这给视频内容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手机还担任起高清显示屏的角色。德勤之前对于Millennials(80、90后)新千年一代的研究表明,他们中的56%已经不用电视看电影或者电视剧了。对比其他几个媒介,从趋势上来看,更多的人开始用手机观看各种视频。
细分他们在手机上看的内容,更多人在手机上看短视频。
大公司在做。
2016年,Netflix在视频内容创作上投资了60亿美金。当然这些视频内容涵盖的面不仅仅是短视频,还包括电影、电视剧、TV shows等等。
紧随其后的是Amazon,因为和Netflix在抢占streaming video的市场份额,亚马逊在2016年在所有视频内容制作商的投资都翻了2翻。
NBCUniversal 去年向Buzzfeed又投了2亿美金,主要用于短视频内容的制作和开发。
Facebook 2017年也会花大量的资金去推广、甚至生产视频业务。
从观众消费习惯上来看,短视频更像是适应新时代、适应年轻群体的方式。
碎片时间
短视频非常适应我们对碎片时间的应用。相比起其他种类的视频,短视频可以在任何空暇的几分钟,成为观众一个快餐式的消遣,并且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消费内容。
没耐心
视频的最主要消费群体是一帮年轻人,他们多半没什么耐心,更喜欢开门见山。短视频正是打破了传统讲故事的逻辑,不再需要做什么铺垫、环境渲染等等,一般都是直接一上来就告诉观众谁、在哪、做了什么。除此之外,电影、电视剧的对时间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年轻人没有那么多耐心看太长的视频。
Multitasking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擅长同一时间做多件事情。最常见的比如说边吃饭边发短信,边写作业、边哼歌。短视频也成为了multitasking里的一种。
这个数据里统计了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看短视频。数据表明,除了在睡觉前看、在原先看电视的时间看短视频以外,年轻人还喜欢边看电视边看短视频、一边吃饭一边看、还有一边和小伙伴玩耍一边看等等。
短视频火起来是必然的。
从数据上来看,有24%的网民(18岁以上)每天都会看至少3个短视频,20%每天至少看1-2次,还有76%的网民至少每周至少看一次。
很多人说好莱坞已死,好莱坞对手在硅谷。
一方面确实说出了好莱坞的老牌电影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缺乏创新、模式老套等等,但另外一方面不可忽略的是,这里无论是从拍摄、后期制作团队的数量上,影视人才的输送上,整个产业的完整性上,仍然是全美一流。
没错,大数据的崛起,为内容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比如说越来越多的视频开始被数据驱动。去年最火的神剧《House of Cards》(《纸牌屋》),其实就是Netflix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的主题。数据更可以用来指明什么时候应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什么时候应该给观众一些highlights,什么角色应该找什么人来出演等等。但是数据擅长的是分析,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是对趋势的判断、对一些细节的剖析,但是如何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在一起,是创作人才需要做的东西。洛杉矶每年有着大量的影视制作人才输出,这里有着最完善的基础设施。好莱坞的传统电影行业也许在走下坡路,但这里仍然是内容创作的中心。
在内容创作层面,洛杉矶的内容产出可以分以下两大类。一类为MCN,一类为个性化人才。
MCN 1.0
第一个阶段是综合性大MCN的产生,比如Makers Studio 和 FullScreen。以Makers Studio为例,Makers Studio 是Youtube上最大的内容制造方之一,拥有4亿订阅用户,2014年被迪士尼收购。
MCN 2.0
第二个发展阶段就是很多垂直领域MCN的产生。比如主打游戏类视频的Machinima,主攻拉丁美裔的Mitu,以生产做饭视频为主的TasteMade,用网红做在线教育类视频的JumpCut等等。
MCN 3.0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就是过去一两年中,很多MCN都很挣扎,甚至一些MCN不再承认自己是MCN。主要原因有两点:
1. MCN的根基受到挑战
MCN是基于Youtube诞生的,他的商业模式以广告为主。以往MCN把精力全部放在Youtube上,但随着Instagram、Snapchat、Facebook等平台也开始推出视频业务,和Youtube分流量,MCN原有的商业模式受到了挑战,他们需要配合更多其他的渠道和平台来进行内容推广。
2. 人才流失
MCN 旗下签了很多网红,他们内部会把网红分为三档并分别对待:小网红接受培训,中网红由公司帮忙接单,大网红一般公司会帮助他们在内部创业、成立个人工作室或者开发个人app等等。
显而易见,大网红变现能力最强,MCN也会主要集中精力打造他们。但由于MCN的这种广告分流的商业模式,导致很多大网红的盈利达不到他们的预期:因为广告费用需要先分给Youtube,再分给MCN,最后再拿到自己手里。所以MCN成为了很多大网红的跳板,他们红了以后,就会毅然决然地离开。对于小网红而言,由于得不到足够多的资源,时常才华被淹没,也会纷纷离开。所以MCN留不住人才。
MCN 3.0 趋势
短视频IP化,即把一次性的短视频打造成一个可以反复利用的IP。
比如Maker Studio旗下最大的网红PewDiePie,开始推出一个叫做《Scare PewDiePie》的系列。这个系列把网红PewDiePie放到各种游戏的情境中,每一期都以PewDiePie为主角,以网络游戏的情节为变量,把PewDiePie的个人影响力打造成一个可以反复刺激粉丝的系列剧,围绕相同的主题、内容进行创作。
再比如说以生产针对青少年内容为主的MCN AwesomenessTV 拍的系列剧《Royal Crush》。《Royal Crush》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拍拖的故事。起初是AwesomenessTV接的邮轮公司 Royal Carribean 的一个广告,摄制组直接把故事背景驾到了游轮上,游轮每停靠一个港口,这对少男少女就会有新的故事情节发生。现在这个剧已经拍到了第四季,不仅成为了AwesomenessTV旗下最大的IP之一,还把Royal Carribean邮轮公司的品牌形象、广告、与视频完美结合。
第二类内容创作为个人,在说他们之前, 需要提一下新崛起的这一代人 —— Gen Z。
高盛给Gen Z的定义为,98年后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是历史上第一代Post - Internet Generation,即后网络时代的人。互联网在他们出生的时候已经诞生,他们完全无法想象没有互联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无法理解我们原先竟然在大马路上拦出租车,就仿佛我们这代人无法想象没有电视的生活一样。
他们消费内容的习惯也和Millennials(80、90后)不同。
Gen Z 用更多的手机、其次是电视和手提电脑。我们Millennials,则更习惯用台式机、其次是手机、电视。这里Gen Z 看电视的时间多于手提电脑的原因之一是电视为电子游戏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对于社交软件而言,Gen Z 不再像Millennials那样在乎Facebook,而是把注意力像Instagram、Snapchat转移,他们同时看更多的Youtube,这也间接体现了图片、视频媒介在新生代中的崛起。
这代人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他们的注意力只有8秒钟,11%的人有ADHD(注意力缺乏多动症),也就意味着视频内容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更喜欢看talent individuals做出来的短视频。
Lele Pons
Lele Pons 还没到21岁。她是Vine 上第一个拥有10亿浏览量的Vine star,现在她的短视频总共有60亿浏览量,位居榜首,比第二名的浏览量多20亿。Lele 5岁从委内瑞拉搬来美国,她在曼阿密长大,现在生活在洛杉矶。上高中的时候同学都觉得她太奇怪,所以她饱受各种bully。后来Lele开始在Vine上制作6秒的短视频,视频中的她经常像图中一样epic fail,但是很有Lele的特色。Lele 够拼、够大胆、不怕丢面子、无所谓形象,凭借着超真实、超搞笑、超夸张,成为短视频里面最火的新星。
Cameron Dallas
Cameron今年23岁,和Lele Pons一样,他也是最初从Vine上火起来的。我在今年Las Vegas的活动上和Cameron聊了很久,我记得他当时给我说,当Vine这个平台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他觉得这可能是下一个趋势。然后他从这个平台开始做研究,研究它背后推送的逻辑和algorithm:什么样的视频,甚至是什么样的自拍可以获得最大的粉丝量,然后比着做,不断的尝试。之后他在把相同的模式复制到Instagram和Youtube上,扩大了自己的粉丝群。
Team 10
Team 10 是由网红 Jake Paul成立的,Jake也是从Vine上火起来的,他现在Instagram上拥有400多万粉丝。网红一般都有自己比较固定、排外的圈子。Team 10的模式简单可以理解为大网红带着小网红飞。即小网红可以申请加入Team 10,选中后可以与像Jake这样的大网红一起拍摄视频,发布的时候大网红会在各个渠道@小网红来为小网红们涨粉。
最后
以往我们通过文章抒发、表达情感,现在视频成为新的语言。好的内容可以扩大影响力,产生共鸣。尤其处在美国,我们其实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文化传播。南加州每9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从事内容创作的活动,这里每天都有新的内容诞生。然而在全美范围内,针对华人的内容,或者是华人所创作出来的内容,却少之又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在这波视频流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也希望硅兔赛跑能让读者获得更多来自湾区的优秀内容,成为读者心目中最”有品,有料,有趣“的科技创投内容媒体。
参考资料
[1] "Zuckerberg calls video a "mega trend" as Facebook expans focus and looks at "episodic" content." http://www.geekwire.com/2017/zuckerberg-calls-video-megatrend-facebook-expands-focus-looks-episodic-content/
[2] "Netflix investing original shows finals pays off." https://www.wired.com/2017/01/netflix-investing-original-shows-finally-pays-off/
[3] "NBC extends strategic partnerships and additional 200m in Buzzfeed." https://www.nbcumv.com/news/buzzfeed-and-nbcuniversal-announce-expanded-strategic-partnership-and-additional-200m?corporate=1
[5] "Lele pons." http://www.thesomereport.com/blog/2015/9/22/kffckbr9ve7ew2dpq7xhm4ra82otzx
[6] 对比中美网红 解密国外经济产业. http://www.ebrun.com/20160316/169071.shtml
[7] 看美国如何制造十万个Papi酱. http://ent.qq.com/a/20160425/063185.htm
Makers Studios content funding sparks
http://variety.com/2016/digital/news/maker-studios-content-funding-sparks-120171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