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ID:HRInsight),作者Sean Ye,36氪经授权发布。
年终总结,绝不是我们职场人热爱的话题。
但却是一项无法逃避的工作。
就像学生时期的期末考试一样。年终总结是我们证明自己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总结告诉领导:
为什么应该留下我
为什么应该给我加薪升职
所幸,年终总结和期末考试不同,没有标准答案,对于惨淡2019的小伙伴们来说,这就给了咱可以操作的空间。
很多职场人在写年终报告的时候特别挣扎,当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写到上司满意。
在指导年终报告的写作时,老板经常会说,没写出亮点,没体现价值,没领会精神。
多说几遍,搞得我们慌得不行。
那么,怎样的年终总结,会让老板们感觉特别靠谱呢?
我们就从两个目标维度出发说一说年终总结该怎么写
为什么应该留下我
为什么应该给我加薪升职
2019年,大环境如此,如何保住手头的工作,是不少职场人的第一目标。
那么,为什么公司应该留下我呢?当然是因为我干活了,我完成KPI/OKR了。
汇报这部分工作的关键是:数据为先。
以我自己举例:
我在过去一年,公众号写了很多,在知乎积累了很多粉丝,在领英也开始在领英的职场洞察里写一些观点。参加过多场线上线下活动。还赢得了很多奖项。
这听了感觉好像还行,但有感觉什么都没说。
我们换个说法:
公众号发文56篇,粉丝增长3万;
知乎发文90个回答,粉丝增长18万;
LinkedIn粉丝增长超过1万;
参加了知乎,36Kr,百度百科,小灶能力派,北大生涯发展辅导项目组织的9场分享会;
荣获了知乎「职业规划」话题优秀回答者,36Kr年度专栏作家,以及LinkedIn领英年度行家。
参与了广发项目,亲身试水了一次视频广告。
这样看,是不是清晰很多?
其实并不是。
有了数据,肯定更清晰,但是这个总结依然存在两个典型的问题。
在罗列工作内容时,还需要注意罗列核心工作,不要把所有做过的事情都罗列上去,显得分不清重点。
比如,我在线下活动中试图列出所有的主办方,在获奖称呼方面也试图列出所有的奖项。
再比如,我列出的最后一点参与广发的广告项目,这一点和上面那些要点是不对等的。不应该单独拿出来。
在PPT制作中有一个魔法「7」原则:
每页PPT不超过7行;
每行标题尽量不超过7个字。
再改一遍:
公众号56篇,涨粉3万;
知乎90个回答,涨粉18万;
领英28篇,涨粉1万;
参加了9场线上线下的分享会;
荣获奖项3个;
如果真的想再强调一下个别项目,可以再单独起一章节:
高赞内容:
外企衰落11周年祭
35岁以后,被外企扇过的那些耳光
甲骨文裁员:越追求稳定,越求而不得
2019年下半年,就业形势好转了吗?
2019,哪些行业,值得加入?
广告合作:
自如——海燕计划;
谷歌——谷歌成长指南;
浪琴——工匠系列;
广发——职人生存指南。
……
做总结,并不仅仅是写总结,之后还要汇报。不要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要通过层层递进,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
甚至还可以附上图片,更具备说服力。
(得意ing,给自己贴金贴得润物细无声)
所谓升职加薪,就是说上司看重你,认可你提供的价值。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仅仅是能够取得成绩,更在于你是否有大局观,能够通过复盘和思考找到未来的方向。
所谓年终总结,一部分是总结,其实还有一部分是总结基础上的展望。
总结-复盘
复盘的能力,是每一个领导特别看重的。
你在和领导汇报时,讲自己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关注的是What和How。
但是领导在和他的上司沟通中,要讲的是Why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
Why this-只能这么做吗?有其他选择?
Why now-必须现在做吗?优先级上有更重要的吗?
我们做年终总结,上司也要做年终总结。想要升职加薪,我们提供给上司的总结,应该可以成为上司做自己的总结汇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你能站在领导的角度,想人所想,领导会意识到你并非仅仅完成手头工作的普通员工,你有思考有复盘,这种人才能够成长,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
如果有升职加薪的机会,领导当然会第一时间想到在这种下属。
即使这家公司眼瞎,你对业务做过充分的复盘和思考,在跳槽面试的时候,也能很快赢得面试官的好感。
再延伸一点
2019年是个艰难的年份,很多职场人想要完成KPI/OKR(的一半)已经需要竭尽全力。
在过往的年份里,职场人经历的往往是:
半年完成全年任务,老板想了想,任务指标设计得不合理,改一改吧,再给你加一倍;又完成了?继续加。
而在2019年,能完成任务的,特别是完成收入指标的职场人都是珍稀动物。
所以,完成不了指标,如何做年终总结?
这就需要「复盘」和「思考」了。
如果在年终汇报时,你一脸怨气,或者一脸无辜:「大环境这么差,我有什么办法?」
那么老板想的是,明年应该还是这样的大环境,你肯定还是没有办法,那还是把你开掉吧。
大环境不好,大家都知道。
但我们需要从黑暗中探索光明,从垃圾中翻出可回收垃圾,需要从过去的一年工作中总结出有用的经验,甚至是教训,能够帮助你在新的一年里做得更好。
这就是求生欲:老板,你看我还是有价值的。
老板一看,确实大环境不好,换个人估计也就这样,还是继续信任这位吧,毕竟他踩过坑,经历过挫折,也找到了解决办法,应该明年会出成绩。
没有成绩,的确很难做出亮眼的年终总结,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是作为一个善于复盘和思考的巧妇,明年还是没米,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
继续以我举例,我今年也遇到过坑。比如,我谈好出书的出版社最终决定毁约了。
如果要给自己一个总结汇报,我会这么做。
总结教训:
谈好的出版社毁约,是因为出版社的主营方向不是职场书籍,合作是新的探索。
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好消息,这意味着出版社没有足够的职场书籍出版和运营的经验。
而我当时只顾着分成和首发册数,没有考虑出版社的契合度。这是导致最终项目终结的核心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方毁约,也是双赢。他们腾出手来把书号给到更擅长的领域;而我能避免一次出书即扑街的风险。
解决方案:
我重新起步,做了三件事:
腾出时间和精力去咨询出过爆款书的朋友;
找到善于运营职场方向书籍的出版社——3家;听取了专业编辑们的建议;
重新规划选题,为新书创作新内容。
这么写完,我至少会感觉明年出书,还是有机会的。
如果我们以这种思路去总结去复盘,起码会让上司感觉,这一年的坑你没有白踩,明年还是有希望咸鱼翻身的。
但我却不这么看。
在如今的职场上,酒香也怕巷子深。
如果我们只会埋头干活,不会观察趋势,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那么大概率是会被市场所淘汰的。
我在《厉害的人,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里提过: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最大的特点不是努力,而是善于观察趋势,善于思考复盘过往的得失。
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定期复盘,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认识到并纠正工作和个人发展中的误区,让我们的职业发展更加顺畅,也让我们的年终总结不那么难做。
希望文章有所帮助。
希望大家的年终总结不是这样的:
而都是这样的:
瞎说职场(HRInsight):
是Sean分享人力资源行业12年从业经验感悟的地方,主要内容涉及:职业规划,个人职场提升以及求职面试建议。
Sean拥有10多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先后供职于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Randstad和咨询公司Mercer。工作之余,Sean的身份还包括第一财经/南都周刊/领英专栏作家,知乎人力资源优秀回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