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pp把生活寄给父母
去年十月的某个晚上,Livio忙碌一天回到宿舍,突然想起许久没跟父母通过电话。拿起电话准备拨号的一瞬,他又一时语塞——这么晚打电话,近期忙碌混乱的状态跟家人没办法三言两语说清楚,长话短说又太过例行公事,父母了解不到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纠结的结果是,他把心一横,不如把酝酿已久的一个idea付诸实践——做一个app,可以把手机里的照片打印出来寄给父母。于是,Livio一个人穿着裤衩就兴冲冲地奔向另外一个创始人居住的地下室,探讨一夜画出了产品的demo图。回想起这段经历时,Livio还颇为兴奋,他笑着说道,“你知道当时北京是十月份,已经非常冷了”。
Livio做的这款产品叫“寄照片回家”,今年4月30号在App Store上线,不到两天的时间便蹿上了照片类应用排名前200。如下图所示,“寄照片回家”的步骤设计得和想法听起来一样简单:选照片——添加照片描述——上传照片完成支付,用户就可以把记录了自己生活场景的照片寄回家中,打印和邮寄的过程都由第三方公司完成,不必亲自动手。
Livio希望“寄照片回家”可以帮到在他乡的白领和学生群体,增进他们跟家人的沟通,“以前70后们大多留在了家乡发展,但到了我们80后,大学开始扩招,很多人都离家上学,留在外地工作,跟家人的沟通很少,家人理解不了你的生活状态。哪怕是视频聊天,也只是固定在室内,你在外面的生活场景,父母都不了解。”
简洁设计背后的复杂思考
虽然“寄照片回家”整体设计很简单,用户操作三步便可完成,但这背后是Livio和其他三个团队成员不断的头脑风暴删减功能的成果。
他说的一句话很打动我,即“用户简单,产品复杂”,跟Vine创始人Hofmann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Livio举了一个小例子,团队做“添加照片描述”步骤时,讨论了很久该如何把文字和图片恰到好处地整合在一起。他们曾经考虑过在照片背面加个横条放文字,最后头脑风暴决定把文字添加在照片最下方一行,因为一般照片的主要内容是在黄金分割线上部的约2/3空间内,下面的部分即使删去也不影响照片的故事性,所以添加文字最为合适。而往图片上添加文字,在用户看来是一步完成,其实后台需要执行将文字和图片图层合并再一起压缩的复杂步骤,但“寄照片回家”都在用户端做了简化,把复杂问题留给了后台代码。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Livio担心用户看到“下一步”不知道到底剩余多少歩,会中途放弃,于是把按钮做成了“下一步(1/3)”,比如照片描述的文字会固定置于照片下方,不随着照片的横放或纵放而改变位置。
作为清华软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Livio说他做技术之余经常试用产品,处女座的完美主义情节可以让他把阅读类应用全部试用一遍,直到选中自己满意的产品为止。他之前是师兄帮帮忙的联合创始人,因为学业关系中途退出,目前已经拿到门户网站产品职位的offer,“寄照片回家”对他个人算是一项业余作品,他预计目前的产品形态不会带来太多盈利,可以当成一项促进大家关怀父母的公益项目来做。
因为“支付宝要抽成,再算上服务器带宽成本,如果每个用户只寄一张我们算是亏本的,要寄三张以上才能持平,所以目前基本上是以成本价在做。”Livio说道,要用户量大了之后才可以把印刷成本降下来。他说如果市场反应还不错,整个团队会把这个项目坚持下去,并探讨新的盈利模式,比如做子女为空巢老人购物的电商平台等等。
ps. 5月12号是母亲节,牵挂家人的读者可以点击这里下载“寄照片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