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商店催生了繁荣的移动应用生态体系,准入门槛的降低令各种规模的开发者蜂拥而至。不过,这也给他们带来了严峻的生存问题。
繁荣
苹果的应用商店、Google的Play,一个个智能手机平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开发者蜂拥而至,催生了繁荣的移动应用经济。据Research2Guidance的数据,2012年,前5大应用商店的收入之和已经达到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如果说这个收入的数字缺乏说服力,我们可以看看每周苹果应用商店的提交应用数—26000,根据AdEven的预计,今年苹果应用商店预计新增43.5万。而Google Play的应用数今年6月预计旧将突破百万。
落寞
但是表面上欣欣向荣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普遍性的生存问题。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2012年,前25大应用就豪取了总收入的50%。现在的应用商店俨然成为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熙熙攘攘的市场已经拥挤不堪。付费应用的平均收入已经从2011年的26720美元降至2012年的19560美元,下跌了27%。
方案
这个问题有若干种解决方案。比方说,改进应用发现和搜索机制,提升应用整体质量等。不过波士顿的几个学生和创业者却想出来一个更好的主意:售前应用商店PreApps。
这个刚刚发布的平台充当的是市场的角色,它可以将最终用户和应用开发者联系到一起,让应用开发者共享自己的应用并招募beta测试者。其最大特点是这些测试发生在应用在iOS应用商店、Google Play或Windows应用商店上架之前。
PreApps的创意来源自其他市场。预览、评价电影、音乐、视频游戏的网站和平台多如牛毛,但是繁荣的移动应用却没有此类的平台。为什么不为用户提供一个去处,好让他们看看即将上市的好应用呢?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移动应用的发展拐点已至,为了树立品牌,吸引消费者,争取到最终客户,也必须尽早展现自己,发展测试者,培植忠实的粉丝,正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跟Google和苹果的商店类似,PreApps允许开发者发布应用,应用会归类为不同类别。每个应用均有描述、定价、过期(或发布)时间、截图、社会化分享、视频、评论及建议。开发者甚至可以发布调查,询问用户是否满意应用的调整和更新。
反过来,最终用户可以试用应用的预发布版,应用做出改动或发布也可以收到通知,可以成为beta测试者。每个应用图标的下面都有一个“成为beta测试者”的按钮,用户可以直接发布信息给开发者,对方同意后就可收到应用的beta版。
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不过是beta测试打包服务的另一种方式,算不上新鲜。因此PreApps打算将自己进一步打造为开发者的资源中心。其主要目标人群是年轻群体,包括在校生或首次开放应用的人。PreApps可以为这些群体提供寻找广告网络、设计应用内购买工具、图标创建或演示视频制作等服务的帮助。
在费用方面,所有的beta测试都是免费的(应用页面下方的价格只是产品上市后的价格)。
PreApps的创始人希望通过SEO帮助开发者,让早期用户利用社会化网络来分享其应用,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上市前尽量改进应用。这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其价值定位会更加清晰。
当然,要想获得发展的动力,PreApps必须跟市场上的一两个最大的应用商店以及某些知名的应用开发商建立合作关系,但是这并非易事。他们必须证明自己具备足够的价值和足够广的分发渠道才能吸引到像Rovios那样的开发商到这里来预发布。但是这似乎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PreApps的愿景是不断增强移动应用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联系,然后创造出更好的应用。通过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反馈来提高应用的成功几率,进而也改善了用户体验。这是个不错的愿景,但是前路漫漫。
Via: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