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在线作图 >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转载时间:2022.10.03(原文发布时间:2020.11.03)
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少数派”(ID:sspaime),作者:少数派,36氪经授权发布。

购物节来临,我们又半被迫地徜徉在商品和购物的海洋里。平时看起来总能买到「很会买」的 Matrix 作者其实也有很多购物的血泪史,并不总能买到值得收藏的好东西。

 Voyager_1:大疆初代无人机 

我买的最不值的东西应该是大疆的初代无人机,因为这东西对于我这个伪爱好摄影的人来说真的买了就是在家吃灰。不好意思地说,我一次都没飞,本来想说当作一个遥控飞机来玩儿,结果周末但凡闲一点儿就在家窝着,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航拍。买了之后估计有一两年没用,想用的时候发现电池充不进去电了,疯狂百度后推测是电池过放了,想再买一个电池时官方价格直接把我劝退,后来找了咸鱼所谓解锁的也一直没搞,就这样,机器就一直吃灰了。

其次有一个不那么值的东西就是小米扫拖机器人,并不是说不好,拖得挺干净也很方便,就是家里条件还不那么足,有时候很多快递纸箱子,地垫周围很脏,扫起来茶几会移动,头发太多都会导致机器人工作前要先处理一道,比如每次我都是先手动扫地归置一番,然后再让机器人加工一道,有些时候我都不知道是我被机器人鼓励着给家里打扫一番,还是我在使唤着他定期清扫,反过来好像我成了那个机器人(不过能变相督促我保持家里的整洁,好像也不错)。同样是电池问题,扫地机器人如果长时间不用,建议不要一直维持充电状态,今年搞了一次一个月没用,结果再次使用的时候发现没法拖地了,光响不喷水,最后还是寄回维修了,虽然可能只是程序锁死这种问题,但是一来一回也是折腾,现在我习惯性用完就拔掉电源了。

下面开始技术总结:不要乱买,更不要买了不用,不用的东西一开始不买最好,产品需要保养,多关心下产品的维修充电等内容,可能规避很多问题。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HarveyJanson:第三方耳塞、硬盘盒 

吐槽产品 1:SpinFit CP1025

这款产品原本打算写新玩意的,但负能量太大,就拿到群讨论交作业了。

有天早上准备出门,不小心把 AirPods Pro 掉地上了,活生生摔没了一只耳机的耳塞,正好想到市面上有第三方耳塞,说不定也能解救一下自己这个官方塞 S 号都戴不怎么进去的耳朵。淘宝上、张大妈上转了好几圈,最终锁定了 SpinFit 的这副,最小号的还不好买,下单之后等了快够半个月,都忘记这回事了,突然就发货到货了。

这个耳塞的结构很独特,底座(官方称 adapter)和塞体是分开的,一方面估计是方便换不同型号的耳塞,另一方面,也是厂商主要宣传的,是塞体的灵活性。这方面比较好理解:有一个连接处,相当于多了一个自由度,耳塞入耳之后,姿态调整的幅度肯定比连体的普通塞要多一些。

可事实是,宣传的这项主打功能乏善可陈。地铁实测,这副耳塞并没有比官方塞的降噪效果更强(起码低频音是这样),还带来了莫名爆破音的问题,猜测是姿态微调造成的气压变化所致,一直都担心把自己轰聋。

除降噪之外,这副耳塞本身的材质也不够好。首先,耳塞厚度手测是官方塞的一半,实在是过软过薄,虽然贴合度「可能」更好,但被动静音效果值得商榷。其次,接触体表分泌物后,材质会发黏,吸附灰尘和其他脏东西,有碍观瞻,不如官方塞稍微磨砂的质感。

这玩意一套两对,总价 ¥105,相比之下,官方塞两对仅需 ¥59(Apple 在售最便宜产品)。除非有特殊需求,否则我实在想不出第三方塞有什么非买不可的必要。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吐槽产品2:Orico Thunderbolt 3 M.2 硬盘盒

先声明,这个产品本身没问题,问题主要在反复横跳的我。

之前需要用到仅限 Windows 的行业软件,但又受够了虚拟机的卡慢,所以就盘算着整一发 Windows to Go(WTG)。选来选去,找到了这款支持全速 Thunderbolt 3 的硬盘盒,双十一仅售 ¥699,于是就和一块三星 960 EVO 一起剁了。上手之后,确实好用,速度感觉甚至比 MacBook Pro 的内置硬盘还快。但有一个缺点,其实也怪我脑残——这个硬盘盒是透明的,里面有一个巨亮无比的绿色 LED 电源灯。虽说可以倒扣减少光量,但这样一来,散热片就接触桌子、不接触空气了(这个散热片外露也算是个问题,巨热无比),只能每次都把硬盘盒绕到显示器后面,权当不存在。此外,WTG 本身性能释放不够好,加上莫名其妙的驱动问题(回滚驱动以上网),我最后还是放弃了 WTG。

后来狠心买了正经 Windows 电脑,真香 *2。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Kostya :64G 手机 

感觉年轻的自己还是不会考虑自己的长远需求,只看到一件事情的现状并以此做出判断。这直接导致了两年前换 iPhone 时发生的惨案。

2018 年 9 月 27 日在 Apple 天津恒隆广场买 iPhone 的时候只想着自己目前的 iPhone 6 是 64G 的,于是就还是买了 64G 的 iPhone XS Max。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后悔的开始。以下内容来自 最近写的 iPhone 12 购买心得 :

使用这款手机的两年来,64G 的容量逐渐成为阿喀琉斯之踵。首先,系统和 app 的体积越来越大。其实根本用不着说像「微信」这样的 app 空间占用大户,系统升级带来的空间占用已经相当可观。近年来 iOS 本身体积的不断增长对容量较小的手机来说是致命的;除此之外,随着 iOS 机型的扩展,app 中许多对当前设备无用的资源也侵蚀着 iPhone 的存储空间。iOS 相对封闭的特性又使得这些占据空间的「垃圾文件」难以废除。当年 64G iPhone 6 还可装 100 多个 app,如今在 iOS 14 下,我的 64GB iPhone 在 70 个左右 app 的时候,存储空间已经达到了 50G 甚至更多。

其次,我需要在手机上离线内容(音乐、视频和文件)的需求越来越高。已经开了 200G 的 iCloud Drive 空间,每个月要 21 元 —— 这样的话,一些小型的文件、照片等资源是可以从 iCloud 随时下载,但是在目前 4G 信号羸弱、校园网连接不便(玄学认证)且费用奇高,以及 iCloud 服务本身不够稳定的压力下,这种方式并不靠谱。音乐经常需要缓冲很久;而我的 iCloud 照片库约 10,000 项目(包括照片和视频),占用空间 40G,根本不可能将原片储存在手机上,只能在每次使用编辑功能或者放大查看的时候即时下载,还经常失败。出于同样的原因,高清视频等资源也难以使用手机观看,这样一块出色的 HDR 屏幕简直白费。

最后,手机存储空间剩余容量对手机整体性能是有影响的。AnandTech 上的文章建议将 SSD 固态硬盘上的空间保留至少 25% 以保持其性能。这就意味着,一台 64GB 的手机,大约在 40GB 空间占满的时候就可能会产生 SSD 在写入上的性能问题。而我之前最少曾经只留下了 4GB。那段时间,手机的确是有不少卡顿现象出现 —— 即使是 A12 也无法应对这种物理上的限制。

当时买 iPhone XS Max 的考虑是这样:相对手中持有的 iPhone 6,一是可以体验更大的屏幕、更快的性能和更好的电池续航,并且获得接下来的软件更新(例如 iOS 13);另外就是看中了 Face ID 对我的巨大意义。然而在后期的使用中,除了 64G 本身带来的体验之外,仍然有几项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一是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作为温度控制措施降低屏幕亮度 —— 这导致夏天的户外直接看不见屏幕;二是机身的重量过重,不仅在手里是沉甸甸的,走路的时候在口袋里也能明显感受到不安分的跳动。

不过,今年终于是没忍住换了 iPhone 12,新的设计应该可以解决除了发热之外的其他问题,当然这次也没有上次那么天真,直接上了 256G,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不用担心存储容量不够用的问题了。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现在就两个字:舒适。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HackettHsu :焖烧罐 

这是某品牌的焖烧罐,是我最近觉得「买了」没用的东西。这货是我前几天在文新献血屋献血时送的,所以严格来说入手方式不能算买。当时还可选雨伞,但是我受「出租屋还缺个热水瓶」以及「想随时能喝热水」所以选了这个,但这货居然只有 500mL,保温效果不到 12 小时!还不如选雨伞呢,公司一把出租屋一把,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杭州多变的天气了……

现在偶尔用这家伙存少量热水,方便下班回家喝代餐。不说了我去某东挑热水瓶去了……

  • @HarveyJanson:但有的保温杯也挺给力的,比如象印,我妈原本用焖烧壶泡绿豆水,最后成品是食堂那种一大锅的绿豆水。

  • @Kostya:还不需要电,真就保温杯原理,这听起来岂不是宿舍神器?

  • @HackettHsu:别,我写这东西的目的是拔草!

 黎明前线Alan :联想无线触控版 

Windows 平台的触控板一直是一个……无人问津的需求,可能也和 Windows 10 之前的触摸板体验一直不佳有关。这种情况即使在 Windows 10 推出了「精准触控」认证之后好转不少,但目前独立的触控板领域也仍然堪称一片荒漠。

但作为一个妙控板重度用户,,即使在使用 PC 时也想还原到这种手指轻便操作的体验,于是就在长期的关注之后,发现了这款为 Windows 8 系统适配的触控板 —— 联想 K5923 触控板。

由于实在是太过久远,目前在淘宝上这款触控版的售价也只在 100 元左右价位,蓝牙直接连接,虽然支持不少手势,但大部分是和 Windows 10 系统不兼容的:比如我在使用中就经常出现误呼出多任务界面的问题。但其实就简单触控来讲还算跟手,也能简单满足基本的上网冲浪需求 …… 当然也仅此而已了。

现在,这款触控板虽然仍然放在我的桌子上,但也只是作为一个鼠标的辅助(准确情况是基本不碰),偶尔积灰了会拿出来擦一下了。但其实就目前看来,Windows 触控板领域并不是没有希望:比如一直在为 iPad Pro 做键盘的厂商 Brydge ,其实最近就推出了一款 Windows 版「妙控板」,虽然目前售价 $99,但如果之后国内开售之后,还是会第一时间买来尝鲜的吧……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Kostya :我派有一篇文章: sspai.com/post/56799专写 Magic Trackpad 在 Windows 系统下咋用,简直拯救我!

 玖音 :印象笔记扫描笔 

我买过最不值的产品是印象笔记扫描笔,但是它在我的生活中依然帮到了我很多。当时对它的幻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惨。对于「保存」这种事情,只要有一点偏差,就会令人很头疼。而印象笔记扫描笔带给我的问题,就来自于它并没有做到 100% 的识别准确率,而在那么小的屏幕上即时修改错字的体验并不好。

宣传时说的可以对 iPad 等显示屏上的文字进行扫描,实际使用中则是局限重重,比如需要将屏幕亮度调至 100%,至少在室内我会觉得这个亮度有些刺眼,况且都已经使用 iPad 了,截屏后用白描不香吗?目前它依然是我脱离数码产品的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把手机放在桌角,翻开一本实体书,看到有趣的内容用笔轻轻一扫,相较于在书上划线,或者手机拍照,用扫描笔记录的过程(应该)是很自然的。之后在电脑端稍加整理,比用手机拍照识别还更方便一些,毕竟白描等识别软件多了一步复制粘贴的过程。

而且,脱离数码产品的本质不就是放下手机嘛?

@会飞的三羊店长:你唤醒了我一个久远的记忆……我买过这个鬼东西:Wacom Bamboo Slate,传说中在纸上写字就可以在 App 上获得电子版的手写板,但谁写字时落笔不分轻重且所有笔画都相连呢,所以写出来的字笔画都是断的,尤其中文,更是奇丑无比。更要命的是这玩意儿特别沉,不带纸质本子就有个 iPad Air 沉了,真不知道买它的意义在哪。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薰:啊,我也有!我拥有的是 Wacom 影拓板,一点也不好用。甚至比上面这款产品更好笑,影拓板一定要搭配影拓的板子,用纸张写的话电脑里也无法展示出压感。

@玖音:这款产品的类似产品……比如我买的 yogabook,也带了一个本子和笔,比这个 Bamboo Slate 更神器,那玩意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能出墨的 Wacom 手写笔,所以 ** 的使用的时候还需要打开 OneNote。

@HarveyJanson:现在 Moleskine 不还有个这,想不出有啥意义。

 薰 :氨基酸洗发水 

日化产品吐槽一下日本 amino mason 氨基酸清爽洗发水护发素套装,用了以后莫名其妙开始起头皮屑,而且一点控油力度都没有,头发很容易油。后来靠用 selsun 小黄瓶拯救了头皮。

(因为难用到爆炸已经扔了,只能官网扒图)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拐子狼 :Parrot 耳机、纪念金属块 

出于贫穷和敦实的打工人身份,继承了勤劳节约优良传统的我向来是能用的凑合用了,不能用的打打补丁凑合用了,实在不能凑合的赶紧退了避免资本的荼毒。不过前段时间真的在屡次补救失败的前提下扔掉了一个买来时很喜欢,相处时很愉快,待久了彼此厌恶的产品:我青葱岁月里的第一台头戴式耳机,花费 ¥2999 大洋购置于上海环贸 Apple 旗舰店的 Parrot Zik 2.0。

Parrot 说起来是个无人机公司,前些年还捣鼓过很炫酷的固定翼无人机,所以它在我心里也是挺潮儿一企业,跨界做耳机也蛮有风格的,无线蓝牙又可以接线插孔,还有 APP 调节音质,有运动模式室内模式等等选项,在那个极为先进的 3.5mm 耳机孔还没有消失的年代里显得颇为先进。所以耳机刚买来我真是爱不释手,恨不能吃饭睡觉都戴着,一个字,通透。虽然至今也是个木耳,但拥有了贵重耳机就好像也能在耳机吧大佬们探讨核电和水电的区别的时候插一句「那个 Beats 是真的不行」了。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后来夏天了,头戴实在是太热了,我就挂起来闲置了;结果过几个月再拿出来,丫数据线蜕皮了,于是某宝买了条 Beats 的作为替换线;再后来电池又不行了,于是某宝买了电池替换;再后来居然耳机皮套蜕皮了,哇你是要进化了吗全方面无死角蜕皮干嘛?这次我还是不甘心搜遍某宝没有替代耳罩,买了最近似的 Beats 耳罩(你们看耳机吧大佬就是骗人的嘛 Beats 作为配件厂很厉害的)试图套上,结果在上套的暴力操作中不慎打到线路,直接无法开机了。于是在一段犹豫后我终于把它扔掉了。

这段经历就仿佛谈了场压抑很久的恋爱,我们最终分手放开了彼此。如果能让我回到 2015 年的夏天 Apple 那华丽的玻璃大门前,对着将要推门而进的青涩无知的少年说句话的话,我一定要告诉他,别买了,虽然她很美丽,但核电水电真没啥区别。

还有小米有品曾经出过的众筹纪念金属块,买了发现一点用都没有真就是个金属块(售价 89 元)。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阿振 :可多了 

我买了就想丢的东西可多了,有些是图便宜,有些是图新鲜。

  • 我买过 TP-Link 的随身路由,买来之后因为额外养一个流量卡太贵,基本没有用过,然后电池还是主板坏了,就扔了;买过长方体的鼠标,黑黑的一块,因为看着有趣,然后用着手感太差,就扔了。

  • 我买过 9.9 包邮送 100 个墨胆的仿 Lamy 钢笔,手感和写字的感觉巨烂,就扔了。

  • 我买过平价的非球面镜片,戴上边缘的像差有点大,转头就头晕,扔...还没扔,留着应急了。

  • 我买过铝合金的笔记本增高支架,因为角度偏高,手搁上去打字非常累,就扔了。

  • 我买过佳能第一代 50 1.8 镜头,果然便宜没好货,对焦慢、跑焦各种问题,没怎么用,咸鱼低价出了。

  • 我买过 2 个 Kindle,但是看过的书还没有 Kindle 值钱,才发现购物驱动需求是伪命题。

  • 我买过小米的手持自拍杆,但是长度很短,三脚架对平面的要求也很高,还要记得充电,总是忘记,就也吃灰了。

  • 我买过小米路由器青春版,想着出差的时候可以把有线网络转成无线网络,避免了使用酒店低速无线网,不过现实是每次都嫌麻烦懒得带,扔箱底了。

以上林林总总的东西,一部分是实际功能的缺陷,另一部分就是对自己需求的预期错误,所以购物要都能是实际需求驱动,那应该很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剁手。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9.9 100 个的墨囊……

 XavierWang :Apple Pencil 笔尖套膜 

相比不少 Apple Pencil 用户为了让书写的时候不打滑、不发出声响费劲了心思,我也是(来握个爪。创口贴、纸胶带、硅胶套、磨砂膜,这些解决方案都不大令人满意,创口贴、纸胶带、医用胶布容易掉胶,需要经常更换,并不美观;白乳胶、硅胶套产生的阻尼偏大,如果在非全贴合屏幕的 iPad 上使用,会出现断触的问题;磨砂膜、类纸膜可以改善书写体验,但十分影响屏幕显示效果。

后来看到有第三方的 Pencil 笔尖套膜,叠加购物节的折扣便入手了。

书写速度较慢时,确实可以增大笔尖的阻尼,同时噪音也减少了许多,但如果是涂鸦、速记呢?虽然商品描述里说的是「一次套紧,轻松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笔尖套膜往往会因为书写速度过快,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从笔尖脱落,笔尖和屏幕接触的一瞬间发出响声。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 不便收纳。因为套膜没有使用粘合剂固定在笔尖上,收纳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以防被蹭落在笔袋或者是背包里,这种情况至少还能取出来,而我还在 Pencil 上套了一个保护套,笔尖套膜便顺势卡在保护套里,除非使用镊子,否则没办法拿出来,每次上课时,我都要拿着保护套在课桌上敲(太尴尬了。看着剩下的四套笔尖套膜,我…… 幸好价格也不算太贵。

购物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被商家看似骨折的优惠「蛊惑」,或者是需要定时换的想法而大量购买,尤其是第一次使用这种商品的时候。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我们买过这些「刚收货就想丢掉」的蠢东西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在线作图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在线作图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