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在线职业培训网站极客学院昨天召开发布会,CEO 靳岩称公司在拿到 B 轮融资近一年后,终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注册用户突破 120 万,课程内容更加丰富。
36氪曾经多次报道过极客学院,这是一家想做 “中国版 Lynda” 的 IT 培训网站,视频内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一线技术岗位的程序员录制,二是由合作企业提供定制课程(比如和触控科技合作的 “cocos 游戏引擎”系列课程),极客学院不参与视频录制过程本身,但会通过教研把控知识架构,并对讲师资质和视频质量进行严格审核。用户按会员制付费,支付 30元(一个月)到 520 元(两年)不等的价格,即可观看网站全部课程,并享受技术问答服务。极客学院和讲师会按照视频播放量分成。
从表面上看,极客学院的模式是视频授课辅以简单的问答互动。在各大 IT 培训网站纷纷开设 “企业直通班”,对学员全程跟踪指导,结业保证就业,从 “卖内容” 向 “卖服务” 转变的时候,极客学院这种 “看视频” 的学习模式是否还能保证学习效果?
靳岩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告诉我,极客学院的理念是内容为王,课程和其背后的教研是一切的基础,而只有建立在优质内容基础上的服务才会是高效的。在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的时候,用户最迫切需要的不是 “保姆式的伴读服务”,而是一个清晰高效的学习路径,告诉用户哪些需要学,哪些不需要。而极客学院最花心血的地方,正是这个 “学习路径”。
极客学院的教研团队有 20 多人,他们的工作是从宏观上规划整个 IT 教育的知识图谱,再把图谱中涉及的知识点一个一个拆分出来,并研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规划合理学习路径;在这个知识图谱的基础上,网站再邀请讲师录制视频,用他们的实战案例 “填充” 每个知识点。理论上,任何一个表达能力过关、实战经验丰富的程序员都可以生产出符合网站要求的标准化视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极客学院虽然不参与视频录制过程本身,但对内容却拥有极强的把控力。目前,教研团队已经梳理出约 10 万个知识点。
靳岩告诉我,未来极客学院也会做服务,但不是 “企业直通班” 这样的服务,而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 “个性化学习路径”,他认为前者和把线下培训班搬到线上没有本质区别,而后者才是用自动化、系统化的 “编程思维” 做在线教育。理想情况下,个性化学习路径能做到这样的事:从相同起点出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掌握能力、兴趣点、职业规划等,而系统会据此不断调整学习路径,“定制” 适合每个人的知识架构,引导他们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对未来的畅想,个性化学习是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这当然不是个新鲜的概念。大家都想做,极客学院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做得好?靳岩的自信主要来源于 “大数据” 三个字。极客学院拥有 120 万用户的学习数据和囊括 10 万个知识点的知识图谱,两方面数据都在行业前列,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研究两种数据之间如何交互,正是个性化学习的基础,而极客学院做教研,从一开始就是在为个性化学习做铺垫。靳岩认为“个性化” 这件事,流量小的网站做不了,因为用户端数据不够充分;C2C 平台做不了,因为以视频为单位的内容端数据 “颗粒太大”,不精确,知识点的教研被讲师而不是平台控制。
另外,极客学院还在发布会上宣布 “极客+ ”计划正式启动,开启院校合作、企业合作以及公益免费计划。具体措施包括定制课程、员工培训、人才输送、为初创企业和特需人群提供免费账号等。
极客学院于 2014 年 3 月上线。据透露,120 万个注册用户中有 10% 是付费用户,网站每天课程更新数量为 10-20 门,目前共有 1500 门左右,合作讲师 500-1000 个;另外,极客学院 Apple Watch 应用正在开发中,不久后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