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投圈经历了2018 年教育从“欣欣向荣”到“泡沫破裂”、K12各项政策接连落地的洗牌之后,职业教育成为了今年创投圈的风口。为了帮助新职业教育行业从业者更加清晰的描绘未来发展动线,2019年6月5日,36氪特举办2019WISEx新职业教育创新峰会,邀请政产学研四端大咖、汇聚知识分享领域头部KOL,共同探讨新职业教育将如何影响教育行业下一个百年的变革。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来了。
“中国未来十年一定是新职业教育的黄金十年。”三节课创始人兼CEO后显慧认为,人工智能的上升和互联网的下沉,将催生大量的新岗位。新旧职业的交替,对劳动者能力的迁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正是新职业教育的红利。
在后显慧看来,职业教育的几个核心命题是教研、教学、交付和学习效果如何保证。三节课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方法论——RAC学习引擎,他认为:“内容+服务带来口碑,口碑形成品牌,品牌复利将长期增长。”
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像德国、韩国等国家的比较顶尖的职业学校。但对于未来,后显慧充满信心:“中国一定会拥有顶尖的新职业大学,我希望三节课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很高兴分享我对于新职业职教育的理解。
大概四五年前有一个创业者找到我,他做得特别好,他说能不能帮我推荐一个五年经验的社区运营,我说没有。
他说,为什么?
我说,这个岗位只有两到三年的时间,我从哪找一个五年经验的社区运营呢?肯定找不到。
这样的案例特别多,我发现很多人找我推荐人,比如希望我推荐一个十年经验的产品经理,或者六年左右的新媒体运营,或者五年经验的数据分析师,基本都找不到。
更夸张一个朋友说,给我找一个十年经验的增长黑客。我发了一个黑人脸,你看我奥长得像不像。
另外大学生也很迷茫,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客座教授,经常讲课,同学们对未来也很迷惘,找工作也不知道去干嘛。
中国有80%的大学生毕业以后专业不对口,一方面招聘难,一方面就业招聘难,我发现哪里出了有点问题?我发现,其实是两个问题。
表面上是信息不对称,好的同学找不到好的岗位。好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
但本质上是能力不对称,主要是就像市场需要的人,大学供给极少,比如说,想找一个做新媒体社群的,太难从市面上直接找到了。
所以信息不对称好像可以通过招聘网站解决,但是能力不对称只有通过职业教育来解决。
三节课创始人兼CEO后显慧
所以,基于这个思考,2015年11月,我跟另外两位合伙人成立了三节课这家公司。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三节课做什么,就是:“我们培养大学不部培养,但行业很需要的人才。”
我们一开始很难向行业和投资人讲清楚三节课做的是什么,我们说,我们做的不是传统职业教育,也不是知识付费,而是新职业教育。我刚开始讲新职业教育的时候,媒体和同行很难理解。
今天借这个机会,分享一下我关于新职业教育的理解。
2017年,我第一次提出了新职业教育,我认为把职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0、2.0和3.0。
职业教育的1.0阶段核心是解决蓝领工人的培养问题。诞生了一批重要的培训机构,比如必须蓝翔挖掘机、新东方烹饪、北方汽修。它们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核心是把农村劳动力培养成城市需要的蓝领工人。为什么诞生在上世纪90年代呢?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那时候开始了。
职业教育2.0阶段希望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发生在2000年左右,核心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就业,也诞生战胜了一批机构,像达内、北大青鸟、中公。为什么发生在2000年左右呢?从1999年开始中国大学进入到扩招模式,原来包就业的大学生开始要自谋出路。我就是2000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一直伴随着我们。所以出现了这么一批机构通过考证、包就业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现在这些机构都发展得特别棒。
职业教育3.0阶段,就是新职业教育。核心是帮助大家获得新的职业能力,或者帮助行业培养新的职业人才。像三节课和Udacity,都是这样的机构。我们希望通过培养新技术人才、新商业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们诞生在2015年前后,因为有慕课历史所以稍微早一点。为什么是2015年前后呢?是因为互联网下沉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旧行业产生的冲击融合,新的岗位、新的职业大量出现,需求爆发。
职业教育的三个阶段
我发现每一次的职业发展或者职业教育的变迁背后都是社会和经济的变迁,底层肯定是劳动力和劳动关系的变迁。基于这个思路,我认为中国未来十年一定是新职业教育的黄金十年,为什么呢?因为以下因素将影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影响因素就是人工智能上升和互联网下沉,我们都能感受到过去互联网从一二线城市往三四五线城市下沉。从消费互联网往产业互联网走,我们看到过去两三年时间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出来,走到产业人工智能、工业人工智能,现在慢慢走向消费级的人工智能。这两个趋势同时发生,而且对未来十年的影响将极其深刻。这两个趋势的发展,将大量新的岗位诞生。
新旧职业的交替,本质上,是对劳动者能力迁移的要求,新职业诞生,就是劳动力能力的迁移的需求。原来的人不适应A岗位,要去B岗位,这些问题谁来解决呢?我认为这就是新职业教育的红利。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分享一些对的事情。
看几个数据:9个月,这是三节课做一门课程的生产周期,非常慢,要花9个月的时间打造,就是像孕育一个孩子一样,每门课程都是一个精品课。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打造一门课程?是因为我们认为好的课程是教育的基本元素,也是教育品牌的生命线。如果没有好的课程,这个教育机构很难有很好的发展,这是我的判断。
第二,60%。三节课的新增用户有60%来自于口碑推荐,很多同行做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受控于获客成本高。但是我们会发现基于口碑增长模型是可以走通的。好的口碑来自于好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验。我在三节课经常说,慢一点比较快。对教育公司来说,慢一点可能真的比较快。
第三,300%。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学员在三节课学完以后,会拿着三节课的学习结果,我们叫”作品集”去找工作。我们做了一些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一个同学有作品集和没作品集,求职的时候电话邀约率有显著提升。对于大学生来说,提升了300%到400%。
我们发现一个有作品的大学生和没有作品的大学生,在用人单位面试时会有显著差异。各位也有感同身受,当一个新人看了一个作品集,我更倾向于约他聊一聊,看看他到底怎么思考的。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对于人的要求偏模糊,学历只能证明他的高中学习经历,甚至连大学也不能代表。
所以我们发现作品集对求职者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这几个数据背后是我们团队在思考职业教育的几个核心命题,教研、教学、交付和学习效果如何保证。我们也总结了一套方法论。
今天在这里,第一次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核心底层方法,我把它叫RAC学习引擎,这是三节课三年以来打造的一套自己的学习引擎,有点抽象。
我通过一个用户视角跟大家分享一下。当一个用户来到三节课,会报一门课程,课程是体系的,会对应不同年限的人分为P1、P2、P3级别。当用户进入到学习场景里,用户会发现 ,体系课里的知识点跟他工作时遇到的岗位能力点非常接近,他学完以后可以立刻用到工作里面去。
学习过程也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是基于项目制的训练,并且我们有双师模型辅导同学训练。上完课以后他们会有自己的作品集,学完找工作可以把作品集给到用人单位,就会显著提升他的就业成功率。
所以RAC学习引擎可以帮助用户把学习经历变成职业竞争力,帮助用人单位把学员变成它想要的样子。我们To C、To B都有学习引擎,帮助C端和B端提供学习解决方案。
RAC学习引擎
我们花了三年时间打造这个产品,因为我们相信叫“内容+服务带来口碑,口碑形成品牌,品牌复利长期增长!”
我觉得希望用户喜欢三节课,记住三节课,所以花了大量时间做这么一个模型。如果一家公司有自己的增长飞轮,我认为这就是三节课的增长飞轮。我们希望用户记住我们。
“职业能力进阶,就上三节课。”如果用户记住这句话,或者传播的时候能够说出来这句话,所有的增长都实现了。对于未来我也有一些思考和想象。为什么我们公司叫三节课呢?这就是刚刚提到的RAC引擎的三个字母,就是认识、还原、创造。我们认为一个人从这三个阶段能学到一个技能,我们也同样认为三节课能够改变一个人。
所以对于未来,我有一些想象,我走过一些城市和国家,发现德国在工业革命以后,有它自己的顶尖应用类学校,比如像慕尼黑工业大学;而美国是随着二战以后的发展,一批名校应用而生,像加州大学的各种分校,在工科、商科等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邻国韩国也有自己的顶尖的职业学校。
我相信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中国也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顶尖新职业大学。我也希望三节课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希望三节课成为中国顶尖的新职业大学,特别希望跟大家一起去见证这个产业的发展、行业变迁,洞见一批属于中国顶尖的新职业大学。
这就是我的分享,感谢各位的时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