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费者对于国产耳机的刻板印象仍然是“质量不高”、“没有品牌”、“音质不好”,一部分消费者不加选择地购买几十块钱的耳机,另一部分则奉国外品牌如森海塞尔、B&O、AKG 为圭臬。
实际上,近两年,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国产耳机品牌。根据鲸准的融资信息,从 2016 年到现在,已经有 15 个国产耳机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其中像小米手机耳机供应商 1More,汪峰创办的品牌 Fiil,主打降噪的 Linner等品牌,也在不断地被大众所熟知。
如何打造品牌和产品差异性一直是国产耳机厂商们的困惑。我们曾经报道过耳机行业的几大趋势和热点,潮流化的热点已经过去(所以 Fiil 没有成为第二个 Beats),真无线的热点刚刚被 Airpods 点燃,智能化的趋势定义尚不明确,目前主要有语音助手、智能翻译和听觉增强几个赛道。
真无线耳机,即将传统蓝牙耳机进行分体设计。从 2014 到 2016 年,kickstarter 上有几十个真无线耳机项目,其中代表包括 Earin 和 Apollo 7。随着苹果推出了 Airpods,巨头们如三星,Bose,Sony,B&O 纷纷推出了真无线耳机,大部分产品都支持 Siri 等语音助手的使用。
当经典品牌,国内外的初创企业都在布局真无线耳机时,如何进行产品定位和用户画像分析?国产耳机品牌「疯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9 月 20 号,疯米发布了两款产品,疯米 W1 无线蓝牙耳机和疯米 AI 无线智慧耳机。性价比是疯米主要的优势和卖点。在功能和性能参数和竞对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疯米的价格是传统耳机品牌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疯米 W1 售价分别 99 元,AI 无线智慧耳机售价 299 元。
疯米和其他品牌全无线耳机性能对比
根据疯米产品经理,发布会主讲人苗景伟的介绍,疯米主要定位的用户群体是原来购买意愿在 0-499 元之间的用户,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注重性价比,对于外观和性能有一定要求,品牌认知相对模糊。因此这次推出的两款耳机在最大限度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重点保证了延迟、续航时间和防水性能等几项指标。
另外,这次推出的两款耳机中,W1 主打运动场景,AI 无线智慧耳机支持 Siri 等语音助手的使用。苗景伟认为,较低的购买门槛会吸引一部分没有耳机使用习惯,但是经常运动或者使用语音助手的用户开始尝试智能耳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市场空间。不过,真无线耳机的市场空间还没有完全展开,用户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漫长的时间,疯米能否起到教育市场的作用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谈及盈利预期,苗景伟表示,这两款产品的利润空间并不高,主要的意图还是以低价触达更多的用户。公司后续会推出价位较高的耳机,来匹配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
关于未来的发展,苗景伟认为,初创公司的入局点仍然在于性能的打磨和性价比的提升。耳机品牌的用户黏性很高,初创公司想靠格调或者潮流取胜的难度很大。另外,在智能家居不断渗透的背景下,耳机作为总的语音输入入口,可能会和更多的智能家居硬件建立联系,目前疯米也在和腾讯叮当等企业进行相关合作。
--------------------------------
我是乐文,36氪超人学院创始成员,关注教育,文娱,智能硬件。超人学院结束后,我将会去清华读书,并持续从事早期投资相关工作。
Wechat:18722489693,欢迎一切关于 智能耳机 的观点交流,欢迎一切需求和机会。如果有任何能帮到你的,请随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