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私域运营(SCRM) > 谁将智能化设备带进农田? >

谁将智能化设备带进农田?

转载时间:2021.09.12(原文发布时间:2020.12.31)
56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56次

文丨马可晴

编辑丨江倩君


冬至过后,本应是农闲的日子,但在广东湛江徐闻,从事农业服务的何林坚一边到田里看农药喷洒的情况,一边他的手机总是响起,大多是生意往来。在他身后,极飞的农业无人机仍然在忙着给玉米做病虫害防治喷洒作业。

今年下半年,以极飞为代表的多家农业科技企业宣布获得融资,资本的看好为行业带来利好消息。如果以“商业化程度”分析农业,人们多从资本的角度切入,用商业运转的逻辑剖析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回报率?人力成本?但事实是,鲜少得到资本青睐的农业,是进入门槛最高的行业之一。因为其回报周期长、风险高,而投资人多注重眼前实效。如果想要看清中国农业的现状,视野中应该装下农业里的人——那些真正与农田接触的人。

“必须用效果说话,不是靠嘴巴”

何林坚,是极飞在湛江徐闻的经销商,湛江徐闻本地人,父母务农,大学读机电专业。他毕业后从技术人员到蔬果批发商,最后回到农田,成为农业服务的一员。

谁将智能化设备带进农田?

何林坚(左)与徐闻90后“荔枝大王”(右)(图源极飞)

何林坚所代表的,正是农业植保的主力军,也极飞的一大客户类型——专业农业服务队,通俗理解是为农户提供农机、农资和农务服务的队伍。彭斌在“2020极飞科技年度大会”上解释道:“中国80%的土地是零散的小土地,所以80%的农民都买无人机是不现实的,还是要有专业的农服人员。今天极飞的农服客户就是做包农药包打业务——从飞手变成专业的农业服务从业者,出了问题有他们承担。这相当于给农户做了心理保障,因为农户的收入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差。”极飞与农业的关系或许可以概括为“用第三产业的思路服务第一产业。”如果说扎根于技术的极飞是设备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那么这些农业服务队就是极飞伸向农田的更为前端的“触角”。

何林坚所在的徐闻,是典型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城镇。根据徐闻政府的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徐闻约建有26万亩菠萝基地,17万亩香蕉基地,23万亩甜玉米基地。“全国10个菠萝就有3个来自徐闻”,徐闻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菠萝的海”这一城市名片。但其实除了菠萝之外,当地的香蕉、玉米、甘蔗、良姜等经济作物都是徐闻的“招牌”。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模式使得徐闻具有较高单亩土地价值,加之经济作物比起粮食作物,更要求“精耕细作”,这给予徐闻农业的产业升级更多发挥空间。

谁将智能化设备带进农田?

徐闻“菠萝的海”(图源极飞)

区别于华中地区的平原所造就的上万亩大农场(此前曾报道过极飞在江苏临海农场打造智慧农业),在徐闻当地,地形特点使得耕地分散,因此他们更习惯用“农户”而非“农场主”来介绍自己,拥有50-200亩田地,就算是“大户”。这典型地概括了广泛散落在中国各地的农业形态——"小农经济"。而一直以来,关于智慧农业的设想能否在“小农”的场景下实现的讨论,从未停止。

何林坚在徐闻给出的答案是:能。

他在徐闻的植保之路是从玉米、香蕉等高杆作物开始,这是无人机最有优势的应用场景之一,“比起其他厂商,极飞无人机的仿地飞行功能比较适合徐闻的情况,不用担心工人高空作业的危险”。但在最为注重实效的农业里,推广一项新技术是十分困难的,何林坚选择逐个作物推广的方式,每一种作物都用一年的时间在试验田里做准备和测试,用眼前最直接的效果“折服”农户,“我们这一行必须用效果说话,不是靠嘴巴”。

相比技术的炫酷,何林坚常常挂在嘴边的是“针对什么作物,搭配什么无人机,需要多少公斤水配多少药,效果最好”。他坦言,无人机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工具,过往农户种植时配药的标准都不一定适用,加之大众讲求绿色高品质,国家也在号召“减药减施”,这都需要他们在试验中试出“最佳效果”。以何林坚为代表的这些农业服务队,如同连接极飞产品和土地的链条,推动智能化设备最大化实现功能,让农民更好理解和使用这些智能设备,进而加速推广。

据何林坚透露,目前在徐闻大概有七十多台农业无人机,仅以他售卖出去的极飞无人机就有六十多台,占比高达九成。而在徐闻,八成以上的香蕉都是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工作。

在农业领域,无论是稳产保供,还是产业升级、更新设备,“政府补贴”一直占据重要的推动地位。但在徐闻,农业无人机的落地是市场驱动的结果。依靠农户的选择和信任,农业无人机已经成为了打药施肥的"必需品":"现在(农户)对无人机很依赖,没有人愿意自己下田打药。"

让90后回到农业

2021年,随着极飞新一代无人机的发布,何林坚也着手准备将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带到菠萝地里。回想起2017年,他第一次将极飞无人机带回徐闻时,仍然十分印象深刻,当时有位55岁的农户黄大哥很反对,认为用无人机“不行”“搞不了”,现在这个农户成为了他的客户,拥有两台极飞农业无人机。何林坚之前跟这位农户开玩笑说:“你以前不是说这个不行吗?”已经58岁的黄大哥认真回答他说:“现在可以了。”

谁将智能化设备带进农田?

58岁的黄大哥操作极飞农业无人机(图源极飞)

“黄大哥能学会用无人机,那证明很多人都可以学会”,何林坚说道,“临近退休的年纪,这比在外打散工轻松也挣得多”。农民对“农业科技产品”存在“入门难”的问题,一旦成功落地推广,他们对科技的渴望和热情超乎想象,当农民开始习惯无人机作业后,其他智能化设备走进农田的路会平坦许多。谈起极飞2020年正式落地的新品类农业无人车,何林坚坦言,虽然在徐闻有像火龙果、菠萝等特别适合使用农业无人车的作物,但是由于农田刚开始种植时并没有按照无人车运行的规格去设计,推广落地会有点受阻。但他也说到,不少农户来询问极飞农业无人车的规格和运行参数,“我很疑惑问农户为什么要这个,他们说要按照这个规格去规划新一轮的种植”。

在徐闻,很喜欢用“XX大王”来称呼一个人在某一作物种植内的成就,就像在商业领域会评选优秀企业家一般,何林坚曾经是“辣椒大王”,他的一个客户是“荔枝大王”,何林坚还特别强调“荔枝大王是90后”。与商业领域相继涌现大批“后浪”不同,农业里的“后浪”屈指可数。何林坚坦言,在徐闻,无论是农户还是农业服务队,仍然是以70、80后为主,像“荔枝大王”这样的90后一直都是少数。

正如极飞的创始人彭斌在公开场合和采访中一再强调的数据一般,“我国34%的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已达到55岁以上,预计到2025年,中国农村务农人口仅剩0.6亿”,务农人员大大减少和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村劳动力成本高、农业无人可用,这也是极飞一直以来想要解决的农业痛点。吸引年轻人回流,是增加务农人口、减缓务农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

农业智能设备的出现,农业服务队的升级,或许就是年轻人走进农田的机会。根据何林坚的介绍,在徐闻当地的智能化设备已经形成了“大户买机器,小户买服务”的潮流。以往农业服务队更多是以短工、长工的形式存在,更像是建筑工地里的工程队。而现在因为有农业智能设备的加持,因为提供高品质的农业服务而备受小农户的青睐,农业服务队也有了更多的议价能力,伴随设备普及和量产带来成本下降,设备的回本速度也加快,何林坚表示,据他所知的农业服务队里,最快十几天就回本了。这也就意味着,在农业里,有了更多可挖掘的价值和空间。

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给了徐闻丰富的经济作物资源;以无人机、无人车为代表的极飞智能化设备进入徐闻,给了当地农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可能。

谈起未来农场,何林坚更多是想到下一步的业务方向——为农户提供有监控作物虫害设备做农田的“稻草人”,他期待未来农田能减少打药、精准打药,一如他踏实的风格,这样的未来,或许并不遥远。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原创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氪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氪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谁将智能化设备带进农田?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私域运营(S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私域运营(SCRM)软件

限时免费的私域运营(S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