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政府大力推行“天网”行动等战略,安防成为了人脸识别最快落地的商业场景之一。36氪了解的云图睿视是一家专注于视频流的实时人脸识别方案提供商,专注为司法以及公安体系内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云图睿视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基于本地局域网,为不具备机器视觉能力的摄像头提供视觉SDK与后台管理系统。创始人兼 CEO 孟莹告诉36氪,云图睿视的技术特长有3点,第一点:针对多个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以及对GPU加速,实现单个人脸识别速度1ms,最大支持40人/帧的同步识别;第二点:不依赖于人脸库完成对抓拍人脸的归档与去重;最后一点,深入客户内部,深挖真实需求。
举例说明,公安在处理刑侦案件时最大的痛点,是遇到警情或案件时,需要对20多小时的视频资料逐帧排查。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错过关键信息。因此公安希望能够通过AI的加持,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下对可疑人群做快速识别。在云图睿视的方案里,公安只需要输入嫌疑人照片,设定时间、地点便能够实现快速识别与定位。
虽然安防市场的需求最为旺盛,但真正下沉到用户身边做定制化方案的团队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定制化方案非常辛苦,无法大规模复制。但团队依然从数个案中提炼出了共性需求,将方案尽可能做到标准化。
现阶段除了人脸特征外,云图睿视正在为体态特征、动作特征以及人像轨迹做进一步的研发。这些研发方向也都是基于客户需求的直接反馈。
孟莹多次强调,未来算法的壁垒会逐渐消除,创业公司应该提前将注意力放在应用于实际场景的结合。他举例到,云图与上海博物馆的合作中,对方就对用户的行为轨迹的分析有需求。因为博物馆内有许多珍藏品,管理者希望摄像头能智能识别出可疑对象。具体实现方案是摄像头会对到馆人群做抓怕与归档,如果有人连续数日到馆且有固定路线以及停留时间,系统会自动标记并提醒保安上前进行询问。
目前,云图睿视的方案都是与甲方一起做操作,已累积服务客户数量50+,包括陕西、成都以及上海的公安部门。收费模式包括SDK的调用费,定向研发费用以及按照摄像头的单位路数收取服务费。今年云图睿视的订单金额接近800万元人民币,明年的订单预计在1200万人民币左右。
云图睿视全职员工11人,创始人兼CEO 孟莹为电子科技毕业,曾在微软工作8年,后续有过两次创业经历。CTO 刘云楚,为中科大博导研究员,曾任某军工研究所的技术骨干。 目前,团队正在寻求新一轮Pre-A轮融资,需求1000万人民币,估值1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的研发。
采访的最后,孟莹告诉36氪,虽然人脸识别的反馈最直接也落地最快,但他更看好特定图像特征的识别应用。比如铁轨是否有裂缝等民生场景,通过机器识别的应用将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下一步团队将逐步研究对物体与相关特征的识别,希望落地更多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