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内各大音乐平台兴起了扶持独立音乐人的风潮:14年阿里音乐旗下虾米音乐启动“寻光计划”,寻找独立音乐人;15年QQ音乐开放音乐人专区,吸引独立音乐人入驻;16年网易云音乐启动“石头计划”,投资2亿扶持独立音乐人……
资本纷纷聚焦独立音乐,主要是由于音乐平台希望缓解两大痛点:版权问题和变现。从短期来看,独立音乐人的原创歌曲对平台的正版曲库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它能丰富曲库中音乐的数目和多样性,且不需要花费巨额的版权费用。从远期来看,签约后的独立音乐人若能孵化成功,便能反过来为平台带来流量,还可能通过出唱片、涉足泛娱乐等方式带来更多收入分成。
同时,发展独立音乐也是非巨头平台的最佳选择之一。在2015年QQ音乐收购了海洋音乐后,腾讯、阿里等几大音乐平台呈现垄断之势,其他平台在版权等方面难以与其比肩,因此扶持独立音乐也可以让这些平台与巨头相对差异化地发展。
尽管近来的独立音乐人扶持风潮有着资本的动因,但事实上,一直以文艺和理想主义为标签的豆瓣音乐,才是国内平台中最早关注独立音乐者。
从2011年开始,豆瓣就举办了阿比鹿音乐奖,以豆瓣收听数据和专业音乐评审意见为根基评选优秀的独立音乐。当时的豆瓣是独立音乐人的聚集地,最早商业化的一批独立音乐人,如12年与摩登天空签约的宋冬野,最初也是在豆瓣的平台被发掘的。阿比鹿音乐奖见证了好妹妹、陈粒、阿肆等一批当下热门音乐人的成长与成功。
2014年,豆瓣推出了帮助独立音乐人商业化的“金羊毛计划”,它是国内第一个为独立音乐人提供“作品在线播放即收入”的项目。2015年开始,豆瓣还为独立音乐人提供了全球发行服务,并成立了以孵化独立音乐为主的大福唱片。目前,豆瓣音乐已经有4万音乐人,50万首独立音乐曲库,15组签约音乐人,12张独立发行的唱片。
尽管关注独立音乐已久,但由于几大平台纷纷上马独立音乐扶持项目,豆瓣音乐如今也面临和其他音乐平台争夺优质独立音乐人资源的问题。2016年底,豆瓣对此给出了应对之法:在12月21日的更新之中,它将豆瓣音乐人的独立音乐作品加入了豆瓣FM的推荐列表。
这次更新相当于将独立音乐整合进了豆瓣音乐最核心的业务之中:豆瓣FM是豆瓣音乐的核心产品,目前日活为45万,其歌曲推荐功能一直是用户最为喜爱的功能之一。豆瓣音乐表示,相比于其他音乐平台,FM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推荐算法”,基于自行研发的声音指纹鉴别技术,豆瓣能够更好的推荐用户喜欢的歌曲,因此切歌率比竞争品更低,也有较高的用户粘性。
在过去,豆瓣FM推荐的歌曲主要取自豆瓣购买的正版曲库,并不包括豆瓣音乐人所创作的歌曲。随着16年豆瓣内部业务的整合和豆瓣音乐事业部的成立,将音乐人和FM项目有机融合也就成了必然趋势。
豆瓣认为这次更新“实现了用户和音乐人的双赢”。对豆瓣用户来说,豆瓣FM能够自此提供更丰富多元的音乐资源,同时部分弥补豆瓣在版权曲库购买量上不及竞品的缺陷;而对豆瓣音乐人来说,豆瓣FM也成了他们宣传和推广的新渠道,他们能借助FM的精准推荐功能,将自己的音乐推送到潜在听众群体中。
但这次更新在盈利模式上并没有太多突破:延续了“金羊毛计划”的策略,豆瓣FM将根据歌曲播放次数,向独立音乐人支付使用费,但用户收听这些音乐仍然是免费的。故而,这次更新虽然是对豆瓣FM内容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但并没有使豆瓣独立音乐本身的盈利前景更明朗化。
从发展的眼光看,独立音乐未来可能通过签约发行、出售衍生品或售卖版权给其他平台的方式盈利,但目前来说,豆瓣内部在音乐方面并没有硬性的营收指标。对于过去在豆瓣孵化出的独立音乐人——如陈粒、好妹妹乐队——的出走,豆瓣也持较为开放的态度。豆瓣音乐自身更倾向于将此次更新描述为一种理想主义的尝试:“更好地服务用户和音乐人,发展更多元的独立音乐,同步国外的先锋音乐”。
不论理想主义还是资本所需,独立音乐的确和以情怀著称的豆瓣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发展独立音乐也就成了豆瓣音乐几乎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