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0年发展,中国广告行业已步入成熟期,增长日趋乏力。一方面,广告主对效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增预算的主流进入了“精准营销”而非“品牌展示”类广告;另一方面,线上流量越来越贵,导致广告主不得不回归线下,但是线下广告的效果很难衡量。
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电梯的年产量2018年已经达到80.7万台,较2011年增长75.8%,增长始终保持强劲势头。而电梯保有量是电梯媒体的支撑点,2018年中国的电梯保有量预计会达到582.7万台,较2011年的201.1万台增长189.7%。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新媒体百花齐放的大环境下,电梯媒体作为新媒体中的一个细分领域,正在重塑着广告行业的格局。
2019年6月21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正和岛主办的2019正和岛创变者年会暨千企助力青岛(半岛)发展行在青岛举行。本次大会邀集数十位商业领袖和数千位商界创变者齐聚青岛,畅论商道。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江南春作了关于“品牌打造和媒体分发”的主题演讲。
江南春认为,整个商业战争的核心不是流量的争夺,而是人心的争夺。《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用在企业经营上分别对应了人心、渠道布局、团队、运营管理的效率和激励机制。其中,“道”是排在首位的,在如今的消费者主权时代,企业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赢得消费者的心。如果品牌或企业不能通过差异化的价值直达消费者心智认知,陷入价值战、促销战、流量战将只是时间问题。
以下为江南春讲话整理纪要,经36氪山东编辑:
一、抵达消费者内心的四个可行方向:
通杀品类、占据特性品类、垂直聚焦品类、开创新品类,这四个方向的最终指向,都是如何在消费者心中赢得认知,如何赢得差异化优势。
通杀品牌一般是所属行业的老大,如阿里巴巴之电商、综合搜索之百度、共享租车之滴滴专车。品牌一旦能够代表品类,品牌等于品类,这样的公司拥有的非常大的领先优势,在消费者心目牢牢占据品类的位置。未来将一本万利。
走占据性方向的品牌通常位于所在品类第二梯队,如京东、王老吉、红牛、飞鹤奶粉,面对第一梯队品牌国际、专业、安全等诸多优点,走占据性方向品牌的方法是把第一梯队品牌的优点变缺点。
当王老吉面对康师傅、娃哈哈时,将自己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红牛定位为提神的饮料,在中国王老吉最高峰卖到250亿,红牛也卖到了250亿,这两个最不解渴的饮料市场份额往往排在中国饮料市场第一梯队,这就是占据特性品牌。
第三个方向是垂直聚焦品类,行业第一、二梯队占领了头部市场,第三梯队是在某个细分领域更占据消费者聚焦的品牌,比如说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唯品会,它在垂直聚焦,在特卖领域更专业、更专注。
第四个方向是开创新品类。第如拼多多在面对电商巨头们占据整个品类时,选择做社交拼团。
通过广告传达的消费认知能不能成功,核心问题是品牌竞争战略是否会成功。
广告靠的不是创意而是套路,就是方法论。套路是面对消费者心智结构的一种科学,其实广告是没有创意的,核心靠的是你对于消费者心智接受模式的科学的认知。
当广告取得了差异化优势的时候,让消费者相信这个品牌认知有七个新方法:
1、打造热销概念,2、最受意见领袖青睐。3、打造领导品牌形象。4、突出专家品牌形象。5、突出历史悠久标签。6、细分领域开创者标签。7、专业制造方法标签。
二、一个企业要取得指数级增长的四个方法:
找到差异化定位;抓住时间窗口;采取饱和攻击 ;占据心智优势。
打造品牌过程中,时间窗口非常重要,中国第一个升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第二个、第三个升空的宇航员没有人知道了。抢占了消费者心智的第一,这是先入为主,一将功成万古枯。所以,如果企业有时间窗口和差异化价值,一定要有饱和性攻击。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了一句话,“一小跳比一大跳容易得多,但没有人在跳过壕沟时想要跳一半。”
品牌的初期不仅要跳得猛而且要快,好概念很快被抢掉。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如果抢得差异化价值和时间窗口,就一定要饱和性攻击,因为最终目的是拥有心智产权。
中国成功的企业有两个类型,一种拥有不可逆的知识产权,一种拥有不可逆的心智产权。高通、华为、英特尔,每年投入几百亿研发,所以拥有不可逆的知识产权。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不乏创新品牌,但是创新赢得局部的优势以后,竞争对手会像鲨鱼闻到血腥,进行跟进和模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又会陷入价格战、流量战和促销战。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抓住时间窗口,饱和攻击,确立心智规划,形成心智产权。
农夫山泉有点甜,听着听着真的觉得有点甜了,这个世界没有事实,认知就是事实。
在中国今天的消费者市场,有两个货架至关重要,第一线下的货架,点多面广,线下的货架是否带有明显优势。第二是消费者心智货架,在消费者心智货架你排位越大,销售机会越大,所以我觉得如何占据消费者心智的排位,因为认知大于事实。你可以发现消费者不相信事实,他以自己的认知判断。
三、中国媒介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媒介市场在2015年跌了2.9%,2016年跌了0.6%,2017年涨了4.3%,这已经是一个存量博弈的市场了。其中,传统媒体在2015年开始进入慢慢下降的通路,跌了7.2%;2016年,跌了6%。2015年,电梯涨了17.1%,影院映前广告涨了63.8%,互联网涨了22%。2016年,电梯媒体涨了20%多,影院涨了44.8%,互联网涨了18.5%。其实从2015年到2017年基本上有个同样的特点:分众和互联网的市场份额在涨。
2015年中国广告市场走下行,2015年跌2.9%,2016年跌0.6%,2017涨4.3%,这已经是一个存量博弈的市场。其中,传统媒体逐步下跌,平均每年下跌6-7%。而在2015年,电梯媒体增长17.1%,影院映前广告增长63.8%,互联网增长了22%,2016年同样电梯媒体增长20%多,影院增长44.8%,互联网增长18.5%,在过去的2015年到2018年四年当中,电梯、影院、互联网基本都得到了20%左右的增长。因为在媒体整体环境当中,互联网收视时间全面超过所有传统媒体的收视总和,在一天当中占据消费者时间51%左右。
中国主流人群逐渐从看电视获取内容转向从互联网了获取内容,并且他们很少看广告。自互联网的收视在2015年超过所有传统媒体的收视总和后,传统媒体走向了漫长的下降通路。
主流人群不看电视之后,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成了内容获取主要渠道。同时,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的消费者只关心内容,很少看广告,这对企业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获取资讯方式变成看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娱乐方式则从看电视变成了看视频,现在中国每个月活至少看过一次视频的人有7亿,7亿月活视频用户当中2.8亿买会员的,年底视频会员规模预计会达到3.5亿,这3.5亿是社会的主流消费人群,而他们买会员就意味着会去广告。在整个市场当中,如果要抓住消费升级的浪潮,抓住未来5亿中产阶/级的市场,非常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些城市主流人群和风向标人群。
从16年前,我当时开创分众的时候有一个想法,我认为中国接下来最大的改变是城市化,而城市化最基础的设施是电梯,没有电梯城市无法经营、无法运营,因此电梯媒体一定会成为引爆城市主流人群的基础设施。
我当时做了十年广告,转型做分众的时候,我发现广告是反人类的行业,没有人愿意看广告,看电视是要看节目,看手机是要看内容,很少有人愿意看广告的,广告就是一种打扰,是一个中断。但如果一个人跟一个女生坐在电梯里,盯着她看是不礼貌的,这时看广告便成为打发无聊、处理尴尬的一个方式。广告在电梯场景当中成了主动被看的东西。
四、电梯媒体有四个差异化优势:
第一是“主流”,电梯影响城市的主流人群,好的公寓楼和好的写字楼,每天坐电梯都是主流人群。
第二是“必经”,电梯是必经之地,今天大家玩快手还是玩抖音,玩微博还是玩微信没关系,你还是要经过电梯。
第三是“高频”,史玉柱讲了一个观点,广告的本质在于重复,受众的本质在于遗忘。消费者没有人想听广告,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个人买家个人卖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有个观点非常好,看一个广告看到有点烦的时候,才是真正打入消费者心中,如果看广告不烦就没有打进消费者心里去。
第四是“低干扰”,把一个人关在一个平方小电梯里放广告比较靠谱,把人放在开放空间里,马路上眼球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其实这是一个假性收视,消费者很难形成真正有效的关注。
用户没有选择才是广告主最好的选择。
今天,中国人20%看电视,20%看视频,20%看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还有10%给小朋友,10%打游戏刷抖音,还有10%在外面聊天酒吧看电影,人生有多少选择,对个人是好事,对广告主是灾难。
在今天碎片化的生活当中,回家没选择,上班没选择,等电梯没选择,这些用户没选择的场景才是广告主最好的时光。
整个媒体环境剧变当中,一定要拥抱变化,手机端成为消费者主要资讯,这时候做内容、做话题、做植入,创造成为主要的内容。第二,被动化。消费者被动的生活空间非常重要,如针对商务人群的公寓楼、写字楼、机场;针对年轻人、时尚人群的公寓楼、写字楼、电影院。
本文图片来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