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服务换取数据,是与医院和医疗机构合作时,建立软件服务的用意之一。比如之前聊到易随诊想要结合院际合作与科室合作,搜集病人肿瘤数据。还有像易诊、微糖等先从C端开始做起,从外部包围医院。
智慧云康则是走的一号路线,但软件并不是打通HIS,或者其他临床业务,而是帮助医院完成管理上的优化,很像是做医院咨询服务:
1.HRP——耗材、药品等进货到出货间的各环节数据记录,避免错漏。联合创始人李华春告诉36氪,医院进药到病人拿药之间的流程并没有cover到,比如有时候供应商报销却忘记上货,或者医生拿药时记录有疏漏等,都需要详细记录。
智慧云康还建议医院使用自己的药品条形码,对于药品信息数据搜集也是不错的方式。
2.HTC——临床行为和成本优化。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做了哪些检查,耗时多少,是否手术或者需要住院,住院时间多久,最终花费多少钱。
3.HBI——决策系统。根据数据搜集的结果,移动端和PC端都可以看到计算机+人工给出的解读和策略推荐。
4.HPM——医生行为数据KPI。通过对医生诊疗行为数据的调查记录,帮助医院观察医生操作效率,工作时间等细节。
通过移动管理,可以辅助医院降低运营成本,评估员工,同时适当提高效率和效益。当然,这个平衡还是要掌握,过于强调盈利的业务调整也不可取。
李华春说,智慧云康还与一家做临床业务,名叫芯联达科技的公司合作,将两者数据完全打通,两种服务合作售卖,积累临床诊疗方面的专业信息。
升一个维度来看,当积累多个医院数据后,软件服务就不再是孤岛。智慧云康还想做数据共享服务,比如医生调取筛选后的精品病历查看,选择标准的临床路径,最佳诊疗方案或技术。在数据授权上,李华春强调,搜集后的数据是经过处理的,不但抹去个人信息,而且会做筛选、清洗和结构化,也不算是医院自己的数据了。
个人用户端,因为看病路径和费用比较全面,可以给用户提供非常全面的看病指南,包括什么症状可能对应什么疾病,在哪个医院看是多少钱等。这个将作为其一种商业模式。
除此之外,医院数据对管理部门和拨款、财政定价、社保商业保险定保等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会作为智慧云康的商业模式之一。
药械采购方面,智慧云康还打算建立一个药械信息平台,医院在采购时可以看到各个药械品牌在哪种医院使用,采购量是多少,费用如何,暂定会收取药械厂商“信息服务费”。
最终,智慧云康可能会将目标定在出境医疗和高端医疗,当然,这都是在前期业务完成的情况下。
团队base在北京,一共有30人左右,打算在印度、南非和印尼市场同时扩张,天使投资人为几位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