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从黔东南州工信局获悉,“十四五”期间,黔东南州将聚焦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工业强州”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产业发展提升行动,着力培育一批百亿级支柱型产业,不断做强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构建工业“大格局”,推进工业“大突破”。
要实现这一目标,针对工业产业发展,黔东南州给出了方向清晰、发展有力的路径——通过“六个聚焦”助推工业“提档升级”。
为何聚焦“一圈两区”空间布局?黔东南州用“三图”给出答案:基于产业“现状图”,明晰产业“布局图”,绘制好产业“全景图”。
凯里都市经济圈——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民族工艺品加工、民族医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
黔东片区——重点发展白酒、冶金、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及以钡化工为主的矿产开发、精深加工、高端产品研发等产业,打造贵州东部产业发展聚集区;
南部片区——重点发展大健康产业、农产品加工、林木加工等产业,打造贵州南部绿色发展创新区,用好用足全州460平方公里园区规划,构建全州工业产业大格局。
聚焦产业链条,是基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黔东南州将围绕链主企业发展上下游产业,打造最优产业生态,补齐补全上下游产业生态链条,推动产业相互配套、聚集发展。
着力打造百亿级铝加工、玻璃、钡化工、新能源、木材加工、民族医药、生态特色食品、电子信息、民族工艺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重点推动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突出“从一产抓出二产”,注重“二产带三产”。
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专项工程,打造一批融通发展典型示范和新模式。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88亿元,增长9%左右。
筑牢工业基础,黔东南州通过一个“主阵地”和一个“重要抓手”举措,让园区配套强起来。
首先是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主平台主阵地。按照“一个园区、一个主导产业、一个行业领军企业、一条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思路,深化要素保障,持续优化配套服务,着力建设专业化、智能化、现代化园区。
大力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园区系统性评估、园区综合考评及结果运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通过“错位式”发展和“飞地园区”建设模式,把工业园区建好建强。
其次是把十大重点工业产业作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以十大工业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预计十大工业产业实现产值32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户,实施“千企改造”工程项目185个、完成投资49亿元。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传统行业绿色改造升级,坚决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全面推进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全力推动工业生态化、生态工业化。
重点做好水泥行业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实施高性能混凝土生产技术升级改造及绿色生产评价,加快玻璃加工行业综合利用一体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积极推广石材加工一体化回收处置和再利用生产新型建材技术。
加快形成黔东南州“6+4”绿色循环工业体系,探索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展绿色工业园区试点创建工作,支持凯里炉碧工业园区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利用州内“县县通”天然气项目,推动天然气园区直供,加快园区“煤改气”“焦改气”工作。
纵深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把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中之重,推进工业生产设备联网,强化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升行业赋能服务能力。
依托“贵州工业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全流程和全产业链智能化改造,加快工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实现关键工序、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智能化,打造一批融合标杆项目、融合示范项目和融合企业,实现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引导工业企业、平台服务商、第三方开发者积极培育工业APP,拓展工业软件在工业企业关键环节应用,带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坚持“四个强化”“四个融合”,落实省“百企引领”“万企融合”,建设融合标杆项目6个以上、融合示范项目60个以上,带动120户以上企业和大数据深度融合。
“火车头”跑起来,“四个轮子一起转”起来,工业高质量发展“强起来”。因此,产业发展起来!人才是核心、关键因素。
黔东南州将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全方位多领域提供人才支撑,持续加注工业领域人才供给,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实施园区“聚才”行动,让工业园区成为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及其他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热土”。因此,黔东南州将在培养、引进、用好工业领域专业人才上下功夫,进一步激发工业领域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厚植工业人才队伍。
同时,建立落实高端产业人才联系制度,健全州、县两级产业工业人才库。推进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对工业项目、园区建设、产业构建的智库支撑。
此外,推动一批产教融合联盟创建省级示范,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促进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