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竞核”(ID:Coreesports),作者螺旋丸,36氪经授权发布。
十五年前,中国就曾尝试游戏分级制度,但未能正式出台。
十月初,一位游戏产业资深从业者透露最近可能会出台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的限制措施。
当时笔者心中装着无数个问号,心里叨念着不可能。不到一个月时间,靴子落地,且限制措施之严格超乎想象。
11月5日,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提出游戏账号实名认证、时长、付费、适龄提示等六方面的举措。
对游戏从业者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通知》指出,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
同一游戏企业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16岁,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16岁以上未成年人,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与此同时,《通知》还规定了每月充值累计金额。
对游戏厂商而言,《通知》中规定的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限额,可能会对公司短期的流水产生影响,长远来看更偏向利好。
有分析人士指出,游戏减少向未成年人渗透,可以改善游戏行业的整体风评。他强调,《通知》明确界定了边界,提高了确定性,游戏厂商可以调整用户面向范围。
倘若把时间拉长,视野放宽,不难发现游戏厂商早已提前布局未成年人保护。
早在2017年2月份,腾讯就推出了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试图在未成年人游戏行为发生前提供解决方案。
在后续功能升级中,不断完善家长端、教师端以及孩子端功能,形成了“家长守护”、“师生互动”、“自我管理”的产品体系。
具体到家长守护产品,家长可查询和设置孩子的游戏时长和消费;通过家长学院和互动内容,了解亲子沟通的科学方式。
据悉,成长守护平台上线一周年内,受保护的游戏账号的游戏时长平均下降25%,充值额度最高下降37%。
在游戏外,家长可利用成长守护平台主动管控孩子的游戏外。而在游戏内,腾讯则引进了“健康系统”。2017年6月,腾讯正式推出健康系统,相当于在未成年人玩游戏时植入了一项强制下线指令。
具体来说,13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游戏超过1小时会被强制下线,13周岁及以上未成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过时间后将被强制下线,当天不能再玩,在每日21:00-次日8:00之间禁玩。
2018年9月,健康系统全面升级,引入实名认证,人脸识别两项功能。
而后,腾讯还上线少年灯塔主动服务,旨在游戏消费行为发生后,最大程度上减少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今年以来,针对未成年人保护,腾讯先后推出“儿童锁”模式,并进行“16+”试点。
总的来说,腾讯未成年人保护系统已形成准入确认、事前设置、事中管理、事后服务的体系。
跟腾讯一样,网易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今年年初,网易上线“家长关爱平台”,涵盖四大功能:
其一是,查询孩子的游戏资料;其二是,管理孩子游戏时长;其三是,管理孩子游戏消费;其四是,多账号监管,协助家长监督孩子。
除却腾讯、网易外,包括三七互娱、盛趣游戏等厂商均已推出过未成年人保护措施。
大家或许会问,既然厂商们都在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措施,为何不参照国外直接推出游戏分级制度?
其实在游戏产业界,部分游戏游戏厂商已经开始探索类似的游戏分级制度。
2019年5月8日,腾讯在游戏《和平精英》中正式启动16+计划,成为中国游戏行业首款试运行16+的游戏。根据中国健康系统的公安实名校验结果,只有年满16周岁的用户才可以获得系统授权,登录游戏进行体验。
此外,在游戏中,年满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用户每天游戏时长限制在2小时内。
咋一看,腾讯推出的16+计划有点像分级制度,但相似度着实有限。往前追溯,早在2004年,中国就开始尝试游戏分级制度。
当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游戏专业委员会成立,并公布《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绿色游戏推荐标准草案》,这份草案设立了详细的游戏标准分级,但未能正式出台。
在最近两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每年都有关于游戏分级制的讨论,成立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仅从现有的结果来看,尚未落地实操。
究竟海外市场的游戏分级制度概况如何?这里,我们拿美国、日本的游戏分级制度做个简单的比较。
跟中国游戏行业类似,美国游戏行业成立分级系统也是为应对逐渐严格的大众监督。
1994年,因游戏《真人快打2》与《毁灭战士》中暴力和色情画面引起的争议,美国正式启动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Rating Board,ESRB)。换句话说,游戏分级制度在美国已有25年历史。
需要指出的是,推动成立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的并非美国政府,而是名为互动数码软件协会(Interactive Digital Software Association)的商会组织。
该组织,将来自350多个发行商的18000多个游戏全部分了从E(Everyone,所有人)一直到AO(Adults Only,仅限成人)的不同级别。
游戏分级主要取决于游戏内容中包含了多少暴力、杀戮、毒品以及赌博成分,EC(Early Childhood,幼儿)级的游戏包括了教育类以及最基本的游戏内容,主要面向2至10岁的儿童。
大部分的游戏属于E10+(Everyone,10岁以上)和T(Teen,13-19岁的青少年)这两个级别。而M(Mature,成人)的分级则针对17岁以上的成年人。
当时,世界三大主机厂任天堂、索尼和微软公司都禁止游戏开发商在其主机上开发AO级的游戏。
日本借鉴了美国分级制度,并于2002年成立了对电子游戏进行分级的民间法人团队—计算机娱乐分级组织(Computer Entertainment Rating Organization,CERO ),给电子游戏标注年龄级别。
成立之初,CERO采用以年龄为标示的4种分级:全年龄对象;12岁以上对象;15岁以上对象;18岁以上对象。
除却上述4种分级标示之外,还包括针对游戏试玩版的适用CERO规范,以及针对分级审查中游戏广宣的审查预定等标示。
不难看出,日本、美国分级制度标准存有差异。双方的共同点在于,领导制定分级制度的机构为民间团队而非政府。而在中国,现阶段是游戏厂商而非行业组织,是推动游戏分级制度的主导力量。
腾讯、网易等厂商先后推出了自律性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甚至初步试水分级制度。现阶段,我们无法判定中国游戏分级制度到来的具体时间,但有理由相信这一天终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