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科技公司的Logo看起来大同小异?谷歌、Airbnb、Spotify、Pinterest,它们的Logo渐渐变了,从特殊字体转向了无衬线字体。本月初,Oh No Type Co将四家公司之前和之后的Logo进行对比,发现科技公司的Logo看起来很相似。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是不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还是因为文化的作用?这些公司是不想传达特殊信息,告诉别人它们已经是大企业?Co.Design联系了品牌专家,寻找答案,他们与科技公司有过合作。下面就是他们的看法:
无衬线字体更简洁
Siegel+Gale联合CEO、首席创意官Howard Belk
我认为,他们想将Logo的观感与UI融合。它们正在寻找真正凝聚的形象,打造凝聚的体验和观感。当它们审视App、网站、界面的外观时,极力想变得简单。当你追求简单,就会渐渐远离原来的Logo形态,原来更古怪更独特一些。
Base Design创意主管、创始合伙人Thierry Brunfaut
每一天,消费者都会被海量视觉元素轰炸,在街道上、在笔记本上、在手机上,都会遭到轰炸。因为视觉很混乱,想理清头绪就会变得更困难。对于所有品牌来说,影响与明晰变得越来越关键。所有这些Logo都是大胆、中性的Logo,它们向消费者传达同样的信息:我们的品牌与我们的服务很简单,很直观,很明晰。而且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越一般越可靠
Moving Brands创意主管Andy Harvey
它们已经从初创企业变成了老品牌,我认为这种转变是合乎自然的。目标已经变了,以前要制造噪音,现在呢,要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可以信赖、可以依赖的一部分。最开始时,发自内心的个性和气质定义了你,让你赢得早期用户,但是如果你想获得更多人的支持(获得更多的营收),它就会存在限制。
如果我们将品牌等同于颜色、字体、Logo,这种想法有不利的一面,不过这样可以告诉别人,品牌并不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品牌。一些老牌科技品牌通过服务、内容、语音、言行来表达个性。与创业公司(只有一个App或者一个网站)相比,它们的个性可以更加关注眼下,更加鲜活,它承受得起,这样看来,使用友好的企业字体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Logo不再是品牌
Base Design创意主管、创始合伙人Thierry Brunfaut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些强大的数字品牌就像其它任何品牌一样,不再是由Logo决定的,而是由产品和服务决定。它们之所以强势,是因为你能用它们做一些事。以前,设计Logo时品牌设计师会思考“概念”。现在不再需要了,品牌就是概念。它们的Logo可能看起来相似,但是提供的东西却是完全不同的,而消费者最终关心的是产品服务。这些品牌是100%可以轻松识别的。
在自己的领域,现在这些品牌已经做得很出色,有许多人用它们的东西,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它们不再需要Logo了,因为它们成为了日常语言的一个词汇(说动词可能更好)。例如,我们会说“我要Google一下。”这就是个好例子。成为词汇,品牌就能融入句子文本,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为了迎合这一趋势,大多企业会花钱设计传统字体,替代Logo,这些传统字体成为他们的“识别音”,出现在每一个平台每一款设备上。
Siegel+Gale联合CEO、首席创意官Howard Belk
我认为,现在还有一个趋势在流行:Logo不再那么管用。在界定身份时,Logo的作用小了。现在的身份从很大程度上说是用环绕Logo的多种元素和体验界定的,它们为Logo提供支撑。如果让我打比方,可以说Logo是桥梁的基石。它处在中心位置,但是还有很多其它的东西环绕基石,确保桥梁完整,将你从河的一边送到另一边。总之,它要与其它许多东西匹配。
在智能手机上简洁的LOGO更好
纽约Superunion执行创意主管Nick Clark
从2007年开始,大家渐渐排斥Skeuomorphism设计,科技行业推崇扁平设计,因为早些年我们要在UX中包含隐喻,现在变了,而且扁平设计在小屏手机上更快更好。科技排版也受到了深深的影响,一切都变得陈旧,变得更有预测性。在其它许多类型的品牌中也出现了同样的事,视觉元素越来越流行。
你不妨看看其它类型的品牌(并非全部),就会发现那里发生了同样的事。可能不是采用相同的字体,但是的确形成了一样的“品类风格”。例如奢侈品牌,它们更加墨守成规了,有了相似的规范、相似的修辞。
所以说,在一段时间内这种趋势可能还会继续,直到某人站出来推翻一切。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