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贺倩雯
随着一声“请在你面前的签字板上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并按手印。”在万州区人民检察院远程提讯室内,一场跨越空间的审判就完成了。
疫情之下,司法审判应该是怎么样的?
36氪近期接触的一家电子签名公司重庆傲雄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傲雄在线」)给出了答案:用电子签名完成。
「傲雄在线」成立于2004年,与其他CA数字认证的电子签名公司不同,它是市场上唯一一家专注于手写原笔迹电子签名数据采集、笔迹生物特征识别的研究及综合应用的电子签名公司。
傲雄在线公司一角
CA数字认证和原笔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电子签名均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但CA认证与原笔迹生物特征识别最本质上的区别在于两者认证介质的不同。CA认证是用物理介质(如U盾、密码模块)与用户身份绑定起来,只有在与用户身份绑定之后才会有意义,就是我们俗称的“认证不认人”。在不发放实体物理介质的情况下,使用者在登录时,基于获悉的密码、证书等信息进行使用,系统是无法确定使用者是否是授权者的。
而手写原笔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电子签名是基于生物特征不可复制的特点来进行身份识别,不需要借助其他介质进行身份绑定来赋予意义,其他人不具备和你一样的生物特征,因此系统无法识别除了你之外的人。
因为两者本质上的区别,因此他们应用场景也有分别。
目前以手写原笔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电子签名应用场景集中在公检法司、金融、政府,这些司法效力要求高的场景,在行政、民事、刑事等需要签字确认的领域,完成对纸质签名的替代,充当证据。而CA认证应用场景集中在保险、第三方支付、B2B、B2C等相对司法效力要求相对弱的场景。
原笔迹电子签名系统到底该如何使用?「傲雄在线」总经理吴乐琴给介绍到:“i-signing原笔迹电子签名系统(以下简称“i-signing”)有签名形成、数据电文融合、数据流转和保存全路径的可追溯功能。系统上存储的签名,不是一个图片文件,而是存储了包含签名人各种生物特征的一个数据包。”在签名数据包里包含了签名人在签名时的笔压、笔速、笔序等70多项生理特征值数据,并且随着数据库的积累和AI算法的不断学习,这种可被依赖的特征点还在不断增加。“在70多项生物特征值监控下,模仿签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可以核验签名是否为本人签字,在司法鉴定中也具备证据能力。”
谈及「傲雄在线」的初心,吴乐琴表示:“「傲雄在线」一开始的目标就很明确,一直朝着从司法路径上解决司法鉴定问题的方向进行研发。随后与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开启合作,经过4年的研究,形成了采集、识别的三大专利——“一种基于触控屏的手写签字记录方法”、“一种电子护照的签名记录、识别方法及系统”、“一种电子档案文件形成方案及系统”。
经过多年发展,2019年「傲雄在线」与重庆市两江公证处签订合作协议,基于司法诉讼的需要,可将脱敏数据在独立第三方公证机构同时上线,以“公证+司法联盟链”形式确保司法保障力。随后,2020年「傲雄在线」通过了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公安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等司法部门和业界专家的一致验证,证实i-signing系统具备与纸质签名相同的法律效力,具备证据能力,并可广泛应用于行政、民事、刑事领域。
目前,「傲雄在线」已有5条业务线。分别在交管系统、银行、工程建筑、检察院、政务五大板块面向多地展开布局。其中交管系统已经在海南,山东、贵州、四川等地上线,帮助这些部门和企业完成信息化无纸化的转型。
在未来几年,「傲雄在线」计划将与公安部和司法部的研究所、司法部门,司法院校,政法大学,行政大学等合作开发笔纹基因大数据库,推动原笔迹电子签名的发展。
据悉,「傲雄在线」目前有战略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