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私域运营(SCRM) > 宅耕,在城市生活里做一天“都市农夫” >

宅耕,在城市生活里做一天“都市农夫”

转载时间:2022.03.03(原文发布时间:2015.07.27)
7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72次

Image title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自然课通常要求学生自己在家种一小盆植物,养到学期末再拿来学校分享。那时最经常种的是豌豆,每次都要从外面刨一盆土回来,配上一个款泉水瓶改装的自制洒水壶。每天精心照料,各种呵护,想起来童趣盎然~

现在住在城市里的小孩可能就比较难找回这种童趣了。不过有一群互联网创业者想要竭力改变这一点。

iGrow宅耕科技是一家base在杭州的创业公司,代表产品是两款全自动绿植培养新硬件。

植物蛋

“植物蛋”是一款针对儿童群体的绿植生长机。和名字一样,这款产品的外形是一颗椭圆形的蛋,蛋的上半部分可以扭开,中间有一根支架,打开后就可以在蛋里种各种各样的植物了。

在植物蛋的顶端有一个圆形的按钮,植物生长所需的光、水、气、养等控制系统全部集中在了这个按键里。孩子只需要一键操作,简单明了。另外,产品还配备了精准水位计,确保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一目了然。

因为是面向儿童群体,产品在外观颜色上有多种选择,分为单色版( 白/蓝/粉/黑)和彩色版,后期还将推出纪念版和涂鸦版。

Image title

家用机

除了这款儿童机,iGrow还有一款家用机,叫做全自动植物生长机,是面向成年人的产品。

这款硬件造型相对硬朗一些,因为是做给都市人用的,为了让用户省心,机器可以自动控制光照供应+自动控制营养液与水分补给,实现傻瓜式种植。机子配备的LED光照系统,一个月耗电量在12度左右。

这款机子目前适配的品种有三十多种,包括蔬菜、花卉、水果、中草药等。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联合创始人李祖谬告诉36氪,iGrow全自动生长机采用的是气雾栽培的方式,种植速度上比土壤栽培快一倍以上,并且和普通的无土栽培方式有本质不同,从种子、小苗、扦插开始,可以实现无气候限制的室内种植。

“现在我们常常能听到黑客、创客这样的词语,iGrow想要让更多的人变成耕客,让他们在都市生活中也能不出门就享受到农耕的乐趣。除了成年人,儿童也一样,iGrow的植物蛋可以让都市里长大的孩子也能接触到自然,对儿童早教这方面来说是很有益处的。”李祖谬说。

销售和渠道

在产品销售上,李祖谬表示,除了硬件,他们还提供全套的种植套件支持,包括耗材(营养液)、种苗、水壶、花盆等等。

市场渠道方面:杭州本地为直营、其他区域为市级代理商,iGrow未来真正想实现的是打造一个落地的O2O平台。为了达到这一点,配套服务需要先落地。

“线上其实是一个入口,在入口之后就要考虑落地的问题。我们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为市级代理商落地布局。小区域范围内,则争取可以先形成线上线下的连接。”李祖谬说。

我问李祖谬,卖产品时考虑过订阅式这种模式吗?

李祖谬告诉我,这个模式他们之前有过考虑,但目前还没有进行推送,可能要等到明年。未来等品种多了之后,iGrow还会租售结合的模式。具体方案可能是用户交一定的押金,然后三个月的时间,每天收一块钱租金,借着机子进行体验。 

现阶段,iGrow每卖一台机器就赠送一份耗材,这些耗材可以供用户种植3-5次。

产品打法

在打法上,iGrow选择先从观赏性绿植入手,在进行早期用户教育和市场培育,并且用户大规模体验完硬件产品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切入蔬菜水果等品类,最终打造一种家庭农业、都市宅耕的生活方式。

为了打造这种生活文化,iGrow还尝试进行了一些试点:他们在杭州地区会举办一些小型的线上沙龙,进行关于“宅耕”的知识、养护等方面的分享。根据分享用户还能赚取一定的积分,这些积分在后续又可以产生一些其他的动作。李祖谬表示,线下沙龙最终也将从杭州推广到全国地区。

行业壁垒

目前市面上在做这类产品的公司并不多,iGrow在今后打算怎样建造自己的产品壁垒呢?

“我们打造的壁垒主要有这么几块。种苗:跟几家大公司进行合作,包括上海爱腾,云南玫瑰苗,日本进口营养液的独家采购,还有一批来自于国外荷兰的高级种苗等等。除了种苗之外,进口耗材、营养液配套也是竞争门槛。未来如果需要进一步加固自己的竞争壁垒,我们也不排除自己有自己的室内疫苗基地。”李祖谬这样说。

目前iGrow的两款产品家用机和儿童机的售价分别是1180元和598元人民币。年底打算发起A轮融资的计划,公司称今年的目标是三千万实际回款,明年则达到一个亿。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宅耕,在城市生活里做一天“都市农夫”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私域运营(S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私域运营(SCRM)软件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