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浦发硅谷银行”(ID:spdsvb),作者为硅谷银行前沿科技业务部总监Austin Badger、硅谷银行高级研究员Evan Oliner,由浦发硅谷银行做中文编译。36氪经授权发布。以下为报告精选内容,请点击获取完整报告,通过电子邮件接收完整报告。
导读:
如今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机器日益智能和互联,自主机器人引领潮流。硅谷银行和浦发硅谷银行共同发布《机器人行业的未来》报告。该报告以数据为驱动,从业务模式、业绩评估指标和资本化趋势等独特视角对该行业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最后还梳理了有关自动化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主流理论,并提供了支持和反对这些理论的量化证据。希望这些分析与洞察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视角。
通过三次工业革命实现的生产自动化使全球生产力以指数级速度增长。如今,随着机器日益智能和互联,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引领潮流的是自主机器人。它们由大型跨国企业制造,并且,越来越多由有风投注资的创新型公司打造,从组装生产线到农场,再到餐馆,自主机器人早已进入众多经济领域。
投资者、创始人和政策制定者仍在致力于为这些公司及其变革性的技术构思一个概念框架。在本报告中,我们以数据为驱动,从业务模式、业绩评估指标和资本化趋势等独特视角对该行业进行了探讨。
最后,我们梳理了有关自动化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主流理论,并提供了支持和反对这些理论的量化证据。我们认为,该行业的社会影响将是巨大的,相关业内人士应当不断对其进行检验。
经济衰退往往会减少就业,还有一些职业将会永远消失。在前两次经济衰退中,这一趋势在美国制造业中表现非常明显,因为企业重新考虑供应链问题,寻求将生产转移至境外或者自动化。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令美国境外生产面临困难,由此增加了本轮经济周期中对自动化行业投资增长的可能性。对公司高管的调研以及机器人行业公司的股市表现说明,对自动化行业的投资已经开始增长。
各领域的技术进步是行业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的催化剂。这些解决方案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横跨了数字与真实世界。机器人完成任务的表现是这两个世界相互作用的一个关键要素。麦肯锡最新的跨行业研究表明,70%接受调研的高管表示,他们预计到2025年,高端机器人将成为推动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013年以来,工业机器人的年安装量翻了一番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这一增长速度预计会在未来四年下降至9%。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几乎翻了五番。
数字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但增速并不出人意料。随着机器人保有量的扩大,对现有机器人的革新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对机器人或相关硬件公司的风险投资在上一个商业周期呈现爆发式增长,2019年一季度交易额高达20亿美元。机器人行业吸引投资的速度远远超过其他领域,成为近十年来最热门的行业之一。2018年初,投资数增长停滞,而投资金额持续增长。这表明,行业龙头正在开始成型。
最成功和获得投资额最高的机器人初创企业采用的业务模式基于风投机构众所周知的偏好,即注重经常性收入和单位经济效益。只要可能,机器人公司应把机器人相关的费用纳入日常经常性支出,而非一次性资本支出。
按传统的做法,企业会购买或者租赁工业机械设备,而RaaS模式,企业购买的是机器人的逾期产出,RaaS将机器人的相关费用从一次性资本支出转变为经常性经营支出。硅谷银行专有数据显示,采用RaaS模式的机器人公司获得的估值倍数较高。这一有趣现象表明了日益清晰的趋势,即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劳动力。像工资一样,RaaS费用是机器人完成任务后向机器人公司支付的经常性款项。
理论上,最大化单位机器人营收是件好事。但是,公司应该避免集中依赖很少数机器人创造营收——即使这种应用场景使单位机器人预估年营收更高。我们发现,随着公司逐渐成熟,因为早期为数不多的准试用机器人被更稳健的机器人群组替代了,所以单位机器人营收下降了。
工业水平不发达的时候,只有少量生产者拥有技能,采用“家庭作坊”模式,几乎没有自动化。因此,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人工参与(例如:工业1.0时期的英国纺织业)。随后,工业生产使用越来越多的机器,生产力日益提高,对人力劳动的需求增加。当自动化程度加深,进而发展到取代人类劳动力的地步,就业就会开始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化产生的回报可以重新投入到工业生产中,长期来看,可能有助于恢复和增加就业。
机器人行业会给劳动力市场和全社会带来什么影响?机器人取代人工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但生产力增长和资本积累等抗衡这一风险的力量可以缓解机器人行业在某些行业中的影响。我们认为,自动化可能从三个方面影响就业。
在许多最富裕的国家,自动化大规模取代人力的风险较低。遗憾的是,在数学、科学和阅读分数最低的国家里,自动化取代人力的风险最高。这些国家可能会经历一段更加艰难的时期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因为许多专家预计,自动化将使劳动力需求转向拥有更高技能的工人。
ATM机常被用作例子来反驳自动化会减少人工劳动力需求的观点。最初,ATM机数量增长时,银行的柜台出纳员也在增加。但2009年以来,这一现象似乎有所转变。ATM机数量继续增加(尽管增速放缓),但是银行分支数与柜员就业率却在下降。
通常,自动化创造的商业营收与资本积累高度相关。如果资本能够创造足够多的新工作,那么“ATM机效应”就会发生。
即将到来的工作方式转变引起了人们对未来政策变动方向的激烈争论。工商界、学术界和政界的思想领袖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建议,从对机器人系统安装征税政策,到全民基本收入政策,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