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梁施婷,36氪经授权发布。
将殡葬服务搬到网络,远不只是提供网络拜祭,或者利用直播平台代拜这么简单,“互联网+殡葬”的服务还涵盖到殡仪服务、选购墓地和祭祀用品、墓地安葬等,甚至策划安葬仪式。
“老父亲您离开女儿119天了,女儿天天都在想您……”“2020年的清明节是个不寻常的节日,因为疫情不能前去看望您了……”
4月3日,距离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只有1天时间了,但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清明节气氛与往年大不相同。为防控疫情传播,国内多地已叫停了清明拜祭活动或者采取限制措施,不少人选择将对亲人的思念和拜祭放到网上。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范瑜亦在4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清明祭扫实行限流预约等方式,此外将大力推广网络祭扫(云祭扫)等非现场祭扫方式,减少人员聚集。
疫情期间,网上拜祭活动大规模铺开,成为了陵园的标配服务。然而,这种互联网风格的拜祭方式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近10年来,互联网殡葬行业也走过了一段高低起伏的道路。
在了解到广州、中山、韶关等地都相继出现暂停清明拜祭的通知后,清远孖龙山陵园已经做好了转为网上拜祭的安排。该陵园于3月初已经开始进行平台的调试,到了18日正式在微信公众号上线了网上拜祭的功能。
在广东省出台的关于今年清明扫祭期间工作通知中,民政厅鼓励各陵园尽可能提供网络祭扫、代祭服务等替代性服务。清远孖龙山陵园的曾主任在19日向时代财经表示,近期暂停拜祭服务对陵园收入有比较大的影响。但他表示,由于采取网络化的服务,陵园在服务质量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
现场拜祭服务暂停后,为线上平台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以上海福寿园为例,截至3月23日的11天里,该陵园网上祭扫访问量就突破了12万次。据福寿园生命服务院院长伊华介绍,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入实景园区,输入逝者的墓穴号或者姓名,就可以在屏幕上再现逝者的墓碑,并进行虚拟的敬茶、献花、点蜡烛等操作。
另外,如购买35至200元不等的服务套餐,陵园还可安排工作人员代为祭扫,并通过直播、录播等方式反馈给消费者。
据时代财经了解,近些年来,国内不少陵园都已经推出了代客拜祭的服务。
南京雨花台功德园在2017年就已经推出了相关服务,有代拜需求的市民进入该陵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并输入密码后,即可在微信直播间观看陵园的服务全程。雨花台功德园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称,开设微信直播的背景,是现代人生活半径增大,导致原本作为“刚需”的回乡祭扫时常难以实现。
虽然提供网上拜祭、代拜服务的技术要求不算高,但具有这方面互联网服务意识的陵园并不多。杭州超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提供殡葬信息化建设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了为陵园搭建网络拜祭平台。但该公司的一名负责人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殡葬信息化的技术仍然冷门,“一个月大概只有一个客户,甚至没有。”
据时代财经了解,要将殡葬服务搬到网络,远不只是提供网络拜祭,或者利用直播平台代拜这么简单,“互联网+殡葬”的服务还涵盖到殡仪服务、选购墓地和祭祀用品、墓地安葬等,甚至策划安葬仪式。
在2014年,张先生与其他合伙人在北京创办了秋叶网,提供购墓、安葬一条龙的互联网殡葬服务。张先生在3月下旬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透露,由于受疫情影响,近期祭祀服务的流量暴增。“大家没法去现场进行祭扫,所以很多都人会选择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远程祭扫。”
据了解,目前秋叶网的客户大部分集中在40-55岁之间,以中老年居多。张先生告诉时代财经,在创业初期,他也曾考虑过如何将传统的殡葬行业与互联网的特点相结合。他认为,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类的电商选购,但场地服务因其特殊的场景,对时效性要求很高,面对面服务的环节多,且地域分散,需要很多实体提供服务,因此这些业务只能走平台化,通过平台产品化让实体更好地服务客户。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先生和他的合伙人了解到殡葬行业存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现状,相关服务的价格及水准也参差不齐。因为早前曾有360、阿里云等互联网公司的工作背景,张先生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打破这种机制。
张先生所指的殡葬行业信息不透明,以及存在暴利等情况,一直都被外界所诟病。多个公开数据显示,殡葬行业是一门高利润的生意。被称为“内地殡葬第一股”的福寿园国际集团在2013年登陆港交所,彼时福寿园的招股书中曾披露,当年前六个月公司整体毛利率达到80.4%,净利润率高达38.5%。
时代财经查阅福寿园2019年的业绩报告发现,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公司年度收益总额约人民币18.5亿元,与上年度比较增加约12.1%。实现净利润人民币7.35亿元,较2018年增长19.4%。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殡葬行业的市场需求势必会越来越大。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中国殡葬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在5000亿元左右。而中国殡葬协会更是曾预测,2020年中国殡葬业消费额将高达6000亿元,到2023年会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
而殡葬行业内存在的乱象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民政部在2018年9月公布了《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说明条例修改起草原因时,民政部表示,殡葬商品和服务价格虚高,公墓墓位价格贵、占地多、墓碑大,引发群众不满等问题亟须解决。
同样是为了改善传统殡葬行业的乱像,早在2014年已经涌现出一批如“彼岸”、“一空网”这样的互联网殡葬服务平台。创业者们希望将互联网的服务注入殡葬行业,改变行业现状。
但三年之后,“互联网+殡葬”的概念逐渐退潮,“彼岸”、“恩华情”、“ 恩雪天使”等一批殡葬服务平台相继倒闭。原彼岸创始人徐毅认为,倒闭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成本高、收益差,对于“互联网+”的殡葬模式,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依然不够。
张先生坦言,他在网站建设初期也看不清未来发展的方向。“当时的用户习惯导致在网上的搜索量确实比较小,并且网站上线初期没有足够的知名度。”纵使目前线上流量增长快速,但他还是指出,目前殡葬行业大部分的流量还是集中在线下。
在大多消费者看来,殡葬是传统的消费行为,而殡葬行业背后也脱离不了其固有的民生属性。因此在中国,殡葬行业是民生行业,属于半公益的性质。
殡葬行业的大多数资源受到政府统一管理,但通过网络,部分殡葬服务逐渐走向前台对接消费者,成为市场化的行为,也在不同环节呈现出市场化程度各异的格局。
广发证券的研报曾指出,中国的遗体处理业务和殡仪服务业务受到政府高度管制,私营企业参与较少,且盈利能力较弱,大部分殡仪馆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而墓地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墓地服务虽然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商业化,但是政府对相关的营业许可审批依然设置了严格的监管,企业想要获得合法经营资格的审批流程和注册手续十分复杂,因此墓地资源稀缺性很高,行业壁垒也很高,行业呈现地域垄断特征。
辽宁阜新北山公墓工会主席时代华曾在中国殡葬协会官网上撰文指出,殡葬业首要的基本矛盾是公益性和其市场化的矛盾,是应由政府包办还是放到市场中发展的矛盾,导致殡葬行业暴利的现象。
在从事了殡葬行业6年之后,张先生认为,家属对互联网殡葬服务绝大多数都是满意的。“殡葬的本质没有改变,只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优化了客户的体验。”
他依然对未来互联网殡葬行业的发展抱有希望,随着越来越多用户对“互联网+殡葬”认知的提高,将改善传统殡葬业混乱的现象。他认为,服务型的殡葬服务肯定会逐步市场化,资源型服务的关键环节,应该走向有限的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