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牛刀财经”(ID:niudaocaijing),口述:王欣 云歌智能创始人、CEO,采写:方文 编辑:前哨,36氪经授权发布。
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中小企业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在这次疫情的影响中,以餐饮、娱乐等为代表的线下企业,由于不能正常开业,一方面是企业营收的难题,另一方面是租金和用工成本的问题都比较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名为“共享员工”的新型商业模式开始萌芽,一家企业的员工到另一家企业去“打短工”的现象逐渐流行。以盒马和西贝共享员工为代表,成为了企业用工成本在特殊时期降低的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另外一方面是线下服务行业纷纷裁员、降薪自保。
事实上,“共享员工”本质是灵活用工的一种形式,并非受疫情影响首创。
这也就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一个思考。如果企业能够一定程度的线上化,能够在用工方面更加灵活,是不是当下或者在未来,抵御风险的能力会更强一些?即使在日常经营中,这种灵活用工的方式,是不是本身就能够给企业减轻一定的负担。
灵活用工适合哪些企业?作为互联网平台类型零工经济创业代表,云歌智能王欣对零工经济,乃至整个灵活用工行业,给出了一些行业观点以及思考。
云歌智能创始人兼CEO王欣与牛刀财经进行了恳谈。他认为,线下实体尤其是服务业,必须重新审视互联网,结合公司治理思考自己的用人方法。
以下为云歌智能创始人兼CEO王欣口述,牛刀财经整理并经本人确认。
我觉得共享员工这种模型的劳务外包业务,其实行业里已经做了好多年,也做出了很多的成绩。这种后台性质的行业,以前大家比较忽略,在前台关注的比较少。
目前受这次疫情影响,只是共享员工这种劳务派遣的模式,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但是疫情之后的话,我觉得很快又会回归,因为它本质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很多行业里基础平台性的公司,之后可能还要遵守传统公司的一些用工模型,比如说餐饮业,西贝可能还是会沿用原来的用工方式。
但是,一些小的餐馆或者其他的小微企业,要思考自己的用人方法。
对于很多(专门提供劳务)服务的公司,多问一下自己真的要线下吗?完全没必要。线上能解决,为什么要注册个门面,把人局限在一个村、一个市、一个街道。
例如,当年的淘宝店铺,我虽然是卖衣服,但我不一定要开到小区里面。淘宝告诉你不用开小区里面,你在线上开淘宝店铺全世界人民都可以买你的东西。他说到就做到了,线上店铺和实体店一样好。
实体公司的一些缺陷,导致了必须得给员工发工资,员工也养出习惯来。虽然不干活,但是工资你要发给我,员工没有意识来保护自己。没有技能,没有保护能力,突然要把我丢到外面去,我也不适应。所以公司就是保着我,老板的压力很大。
在这次疫情之下,我们对互联网需要重新审视,对于公司治理也要重新审视。假设就跟当年的淘宝店一样的,如果他原来实体店是有100个人,然后我是开淘宝店的,哪个损失大?
就好像早有淘宝店的存在的话,赚的收入变多了,拿出一部分收入去防止一些风险。比如说伤痛的风险,比如说失业的风险,员工是不是保险都买了?该规划的都规划,等等。这个时候当然出现问题的时候,员工个人是有保障的,不会去找老板,自己就能活着。这个时候老板就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
比如早年的淘宝店,也有很多是实体店,两条路一体化。我原来有一个朋友开渔具店的,原来他就是一个实体店,是我最早告诉他要他去开淘宝店的,然后开始他就自己一个老板,一个人卖点货,后来发现生意不错,然后就招了4个员工,然后再后来他把实体店关掉了。
一个淘宝店铺4个人就能组成,比实体店少非常多的人力,所以我们也是一样的。今天来看都不需要在线下要做,招人不需要在线下做,接订单也不需要在线下做。
在淘宝、eBay之前,大家购物的习惯其实还是基于实体店。现在大家已经非常认可在网上买东西了,但是以前真不是这样。
从业者少得很,大家觉得是开虚拟店的是混不下去的,我的店开的挺好的,我为什么去开虚拟店,反而让一般年轻人这种没有收入的人,去开虚拟店成长起来了。
那个时候实体店绝对不开虚拟店,觉得开虚拟店是丢人。特别是一些大牌公司,到了淘宝的后期,实在是扛不住了才开店,要不然死活都不开,传统小的店铺,慢慢也是一个过程。
今天我们再来看实体店与虚拟店,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本质上面没有什么太大变化,无非是店里看东西、看实物,还是通过图片或讲解,通过客服沟通去把东西买走,就这个区别,但我最终是拿到货了。然后流程上面有些不一样,但是拿货没有发生改变。
同样服务行业也是这么回事。
一个服务行业,一个公司的运作,其实就两个事情:一个事情是招人,然后就是发传单。这个事情好像是线下做的,但是为什么要在线下做?一定要这样做吗?
因为传统的招聘都是签一个jd(job description,工作描述)然后发出去,有用户浏览了过来面试,但是普通劳动者、蓝领其实真的不需要(面试)。
传统的招聘有区域性,在附近招人在附近提供服务。但是基于互联网的话就没有这个限制,就像是淘宝店,这种形式下公司完善逐步就相当于淘宝店的完善,这是组织上的创新。。
这种灵活用工国家也在鼓励,每一个个体都是个体户,为你自己交税,个体户还有免税政策,3万以下免税,有些地方还更多。这样子企业用工的压力就降低了。
企业对自由职业者进行一些培训,然后有订单给到,同时的话也会教如何去购买保险,跟传统的企业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收入还更高,企业的管理成本会降得更低。
早就有这类的模型项目,只是说没有一个平台去规划、组织,甚至来说最简单的没有一个平台接单。比如创意类人群,设计类、拍摄类、写作类,都是趋向于自由职业者。
比如现在所有影视行业的拍摄,其实都是临时工,没有说一个影视公司招几百个人,都是临时凑起来的,剧本、拍摄、摄影、道具全是租过来的,然后完成单之后然后再算的。
趋势一直都在。
回想我们10年前创业的时候,保洁阿姨也是公司招的,现在几乎没有。
当平台越来越完善之后,供给越来越充分,又越来越可信之后,一定会外包出去,保洁阿姨、司机,现在基本上都是灵活用工。
你看我们用车。比如去香港,原来就想到自己要买一辆两地牌的车才能去香港,现在就是几百块钱(租)一台就好了。我觉得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但是有待每一个职业、每一个工种,平台要完善。
一个完整经济模型,其实是有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交织。
纬线是什么?是一家家的公司,比如说A公司、B公司、C公司是纬线,A公司、B公司有很多相同点,有一个司机、有一个会计,有一个出纳,有一个保洁,这种情况下的话,单一的经线(以职业类别为经线)其实是不牢靠的。
今天互联网出现之后,又出现了很多的经线,经线是平台公司,比如说滴滴,就切了所有公司的司机,某某法律平台就切了公司所有的法务。
经线跟纬线交织在一起,就是未来经济的最优模型。今天的话纬线很多,经线还比较少。
我们知道,普通蓝领其实他的收入边际是很清晰的,没有什么创收的方法,不像我们可以有公司股份、期权,甚至有投资理财,甚至还有很多的奖金。
有很多增加收入的方法,但蓝领没有,蓝领直接收入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时间,工时10小时就是比工作8小时赚的钱多。
现在很多的企业,特别是服务行业,其实蓝领的工作时长是不饱和的。餐馆行业服务工作时间是6小时,中餐3小时,晚上3小时,这是工作量最大的。
6小时工作的话,作为餐馆老板当然只想付6个小时的钱。这方面的从业者除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企业,工资是偏高的能给到8000,普通的餐馆的工资都只能给到4000、5000、3000。
这个数的话其实老板是算过账的,他觉得6小时的工作就只能付这个钱。但这些蓝领的生活压力是很大的,他们会因为50块钱跳槽,我们工资加50块钱或者减50块钱,可能不太敏感,500块钱好像也不容易跳。
但他们50块就会跳槽,因为开支之外,可能存的钱就这50块钱,我必须得跳,所以他们的人员流动很大。
所以我觉得对这些企业的话,可能会更加紧迫,灵活用工对他们来说非常刚需。现有劳务外包公司的组织形式并没有改变。员工给到企业,还是完全在你这里工作,没有再进行调配。
回头来看,劳务外包这种传统的公司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为这些普通蓝领增收,所以说我为什么说整本质变化不大,如果这个能够改变的话,可能会变化比较大。
现在的很多自由职业者,骑手、快递等他们也是从各个乡镇出来的蓝领,他们现在的话甚至形成了一个鄙视链,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也不愿意去餐馆。
这个鄙视链的产生其实是经济驱动的,不是由劳动性质决定的。
比如,我的收入有8000,你让我去一个稳定工作有5000,我怎么选?没法选,我只能选8000了,8000不稳定吗?所以鄙视链就形成了。年轻人现在都愿意自由职业者或者做骑手。
很多传统工厂的管理能力已经非常高了,即使这样每一个员工离开之后,他们就会沿用一些玩法,你用别的员工顶上来,你能不能接这个工作,你来接,我给你他的工资。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招不到年轻员工了,都只有老员工,年轻员工觉得这里没有活力,工资也很少,而且不自由。所以这种自由职业者,年轻人会在这个方面去调整。
但是自由职业者的行业还是很有限,快递、送餐是自由职业者,但很多的行业里,比如说洗碗工,就没有太多自由从业者,这还是餐馆作为衣食住行里食这个大项,自由者就很少。
原因很简单,就是传统的劳务外包公司,没有在平台和系统上面进行升华,不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我有两个方面的总结,一个是不管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用工,它需要在人的时间上能够划分清楚,就是把员工派到时间上。
如果能够把这个做到,整个的行业的难题会解决很多。现实的数据也说明了,比如说快递、送餐,某一些行业它就是按时间(折算薪酬)。但是不可能每个人都变成送餐员,还有其他的人是不是能够按时间进行灵活的派工,什么产品能够解决方案没问题,就能够占到这片田地。
服务产业会越来越大,你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如农业、工业,其实人在减少。农业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之后人(的劳动)在减少,效率在提高;工厂也是超级工厂,机器人之后的话人(的劳动)也在减少。
趋势是人越来越少了,第一、二产业是不可能越来越多的,事越来越少,大家去哪里?全在第三产业,全都在服务行业。
所以服务行业里面出现了非常多的新职业,比如说陪练、陪玩。原来是没有的职业,也没有人去做一个分类,这些类根本就不够分,因为你能分10个、20个类,你能分1万个类吗?如果分1万个类,这个产品就没法用了。
这种情况下的话,你可能要引入一种新的方式,可能是一种人工智能的匹配方式。
在劳务外包领域,成熟的企业已经做得很优秀了,那未来会有哪些机会呢?
未来自由职业者会越来越多,而且是有时效性的自由职业者,比如堆雪人,就几个月的活,哪一个产品能够满足他?现在也没有。
大家能勉强用淘宝。但是淘宝的流量机制、评价机制,其实对服务行业是支持不够的,特别是这种长尾的服务,因为技术和工具提升带来变化,产生的一些新职业。
比如说,现在的B超检测,我们原来去医院B超成一个很大的机器检测B超,但事实上这个机器其实可以做得很小,检测的效果和去医院大机器检测没有区别。
机器大只是显示器大而已。医院检查排队,费用很高,如果有人能够上门检测,这种情况下那就催生了什么?是不是所有的更多的护士,多了一项技能。
这种设备也不可能人手买一个,因为是低频需求,1万多钱一个,你也觉得没必要,但是上门服务是可以的。这种新技术下面催生的新的职业,没有平台能给他接单。
这种有点像之前的O2O。从2015年至2017年其实是如火如荼的做了一次的,这个过程当中有若干的企业、风险投资砸到上面。现在听到的比较少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很多的这种服务行业其实都是低频产品,低频产品是没有入口、没有忠诚度。
比如,我一辈子就卖一次车,我怎么记得5年前装的什么APP,你今天还能回忆起当时这些O2O的一些品牌吗?这种情况下,是要花大量的钱去买流量,所以说大家都倒闭了,但是需求很强。用户有这种需求。
特别是疫情之后,大家对网络的需求在提升,比如买菜,从盒马上订,而且觉得也挺方便,一下子就习惯了。
依赖网络的这些需求变成了强需求,但没有工具可用,这就是机会。其实O2O教育了市场,培养了很多用户的习惯,加上这一次强化,大家根深蒂固。
需求是有的,但如果单一的低频场景是很难形成一个品牌。把每一个低频场景都串起来,变成一个搜索引擎,比如找律师,一辈子干一次,你也不要想找律师到底是用哪个软件好,所以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一是过去很多O2O从业者的推动发展,二是用户习惯的养成,三是没人做。但总有人要去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