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商家(实体店、微商、个人)由于需要推广自身产品,因此对于发布信息会不断地有需求。而无论线上线下,只要是有流量的地方,就是广告主希望投放广告、发布信息的地方。
我们以线下传单为例,商家雇一个临时工发传单,每天平均需要支付其约200元的报酬,以他每天可以发150张来计算,平均下来单张传单触达用户的最低成本是1.3元,再加上传单的前期设计、制作,以及为了防止他把传单扔掉的监督,单张传单要触达用户的成本应该更高。而同时,转化率却很低。
红信是什么?
今天介绍的红信是一个基于地理位置,让商铺通过发红包才能发布广告的平台,行业内称其为LBS红包信息交互APP。商家想要在红信上发布信息,需要先发一个红包,之后信息会推送给店铺方圆一公里的红信用户,用户抢了红包后就会看到商铺发布的信息,并且需要在该页面停留5秒左右的时间。
可以看出红信作为一个平台,需要B端商铺在平台上发布信息,也需要C端在平台上阅读信息,而红包则是用于吸引C端流量的一个方式。
在红信平台上的B端分为三类:
宝宝体系。个人通过邀请朋友首次使用红信,就会形成终身的上下线关系,下线每次发红包、抢红包和购买VIP上线都会得到了相应的现金收益。
领主体系。全国每个区/县都会有1位领主,领主获得全区/县内所有用户抢红包金额的1%,同时领地可以出售,领主可以获得领地价格增幅的30%。此外,领主还可以在领地内拥有专属广告位,领地内的用户可以随时看到。
城市合伙人,相比于前两者,红信的城市合伙人需要具备很强的渠道资源,这类B端用户可以在各类本地号、本地群里发布信息,协助红信拓宽用户群体,红信相应的也会给他们部分回报。
红信创始人李远航告诉36氪,尽管需要更多的C端用户,广告位的价值才能体现。但由于C端用户会因为红包被吸引过来,因此这部分流量并不是他最担心的。
面向B端
创始人在意的是如何能让红信平台在现阶段能积累B端用户,让他们在平台上持续地发布信息。要达到这一点,首先是要能满足B端用户的两个需求,即发布信息的需求和B端与B端之间的社交需求。
此外,还需要保证信息投放的有效性,线上的有效是加微信、访问微店等;线下的有效是消费者到店,然后产生消费。
平台目前已经能满足B端用户的两个需求,但是在有效性上还需要不断地迭代产品,将信息投放给更精准的用户。列举几个标准如地理位置精准、性别精准、年龄精准和职业精准等。
在实现投放精准后,红信还需要帮助店铺实现商业闭环。例如线上的店铺可以通过红信来发布链接,进入微店、美团、饿了么,让店铺得到访问量。线下可以通过发布到店优惠券、到店红包等来实现闭环。尽管这些方式并不新鲜,但是对于很多长尾商家而言,由于红信基于位置的特点,不仅能把服务触达离店更近的消费者,还能帮助他们实现站外获客。
对于B端,创始人李远航称目前B端的次日留存在60%以上,30日留存在30%以上。为来这一数据需要保持或者提高。但目前B端的付费率在15元左右,而他的目标是要达到200元。
面向C端
C端流量最初可能是因为抢红包来到红信,但是这并不能让他们留下来。由于个人也能在平台上发布信息,公司运营中发现平台上其实有很多找猫、找狗、找帮忙的帖子,因此除了抢红包之外,红信其实还可以承担有同城社交、同城游戏、同城社群的功能。
可见,红信品台想要以解决小微商家高频的信息发布需求为主,但也鼓励低频的个人求助帖在平台上发布,以丰富平台内容。
而留住了C端用户,才能激发商家在红信品台上的付费率。换句话说,就是让B端在红信上发更多的广告。
红信如何发展?
目前红信处于蛰伏期,并未大规模投放,在未来8个月的时间内红信要做的是不断的迭代产品、建设团队和丰富平台内容,目的在于当大量的用户进入红信以后能留有留住他们的能力。当这三个部分均能达到预期后,再向市场中大量补贴、投放,迅速拉拉升用户规模。
李远航认为,用6-12个月的时间让用户积累到6000万的规模时,红信就建立了真正的壁垒。
其实,无论是今日头条还是今天介绍的红信,尽管彼此业务都不相同,但是本质来说还是流量生意,这类企业都需要不断地用数据去为用户打标签,来让平台更“懂”用户,能将信息准确触达。
对于今日头条来说,用户可以不断地通过“阅读”这一行为让平台更了解自己。据称,今日头条会为每个读者打40个以上的标签,很多标签其实连读者自己也想象不到。如果能更懂用户,红信其实还能做到更多,适合于不同社会背景的用户都能在红信平台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线下活动等。但红信的C端用户在早期如果只是抢红包、看广告,红信平台要如何才能获取更多的用户信息,从而实现信息推送的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