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涛
到2017年6月初,蚂蚁森林的参与者已经超过了2.2亿人。蚂蚁金服战略部资深总监孙涛喻之为“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蚂蚁森林活动的背后,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和蚂蚁金服合作的一次尝试,在阿拉善SEE现任会长钱晓华看来,蚂蚁森林是利用互联网工具推动绿色公益,最直接的成果是在蚂蚁金服的资助下种了101万棵梭梭树,更深层的意义是通过企业行为带动政府、企业、个人这三个社会主体中的后两者参与绿色公益。
蚂蚁森林只是阿拉善SEE的互联网化项目之一,从2016年开始,阿拉善SEE开始梳理资产和品牌,在阿拉善SEE的大品牌下以项目形式延伸出保护湿地的“任鸟飞”、污染防止的“卫蓝侠”、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诺亚方舟”等子品牌,在筹款、运营等环节中做到专款专用,让整个体系更加清晰,形象更具化、可描述,回馈更直观。
打造属于自己的NGO品牌,是企业家精神在阿拉善SEE这个绿色环保公益组织中的体现。除了类似于“集团-项目”机制的分层管理,阿拉善SEE还在推动会员企业利用自己手中的购买力,在商业行为中给绿色经济开拓一条优先通道。
钱晓华说,阿拉善SEE已经有700多个会员单位,涉及多个行业,其中以房地产产业链为主,而房地产带动的建筑业是碳排放大户,中国建筑业的碳排放占全中国的40%,全球的8%。“相当于欧盟15国的总和,要真的做好了,应该能获诺贝尔和平奖。”钱晓华说。
钱晓华:全球8%碳排放与中国建筑业有关
从2015年开始,会长钱晓华、理事田明(朗诗地产董事长)和阿拉善SEE董事会一起开始筹划建立绿色采购白名单。一方面利用企业的购买力作为筹码,在商业行为中推动绿色,压缩排放不达标企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做一个模式样本,改变原先“先污染后治理”的事后买单模式,尝试把污染治理的“手”伸到生产过程去。
钱晓华说,未来房地产企业能做的最大创新可能就是绿色创新,绿色是可以延续的方向,在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中,房地产企业已经在金融杠杆、产品、营销、运营方面创新到了极致,为了“轻资产”和流动性,杠杆和负债率已经非常高,开始进入为绿色买单的时候。
在阿拉善SEE有一种观念:公益要可持续。不把公益等同于慈善,不简单粗暴捐钱走人,阿拉善SEE会考虑项目本身能不能良性运转,会计算投入收益、每平米效益,考虑当地人的生存吃饭、人性问题,只有保护环境带来的收益超过了破坏环境带来的收益,保护环境才会成为一种主动而可持续的行为。
在钱晓华之前,阿拉善SEE有过五任会长:刘晓光、王石、韩家寰、冯仑、任志强,钱晓华称自己为“平民会长”,但他和刘晓光等地产大佬一样,有过政府工作的经历,有过下海、闯海南、在房地产行业拼杀的经历。这些人相似的经历以及现在共同从事的公益事业,打造了阿拉善SEE这个公益样本——一个企业家商业思维和公益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国内能打造第一个走向国际的NGO品牌的滋养地。
今年阿拉善SEE的募集款将会超过1亿元,成为中国筹款最多的环保类公益组织。从2005年初创时的靠会费出钱、凭情怀出力——“自己掏钱还自己干活”——一个企业家群体的小众公益,成长为影响上亿人的大型公益组织。
钱晓华认为,距离绿色的目标还有很远,在建立绿色采购白名单的时候“很多人跟我说你们应该叫绿名单,绿色才好,我说绿色一下做不到,这是行业现实。技术也有个进步的过程,所以一步步来。”
“先做好人吧,做好人就容易做好事情,其实本质上来说,整个人生都是这样。”钱晓华说。
36氪:您上任的时候说过,自己是“平民会长”,您跟前几任会长的工作方式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钱晓华:我觉得没什么不同啊,时间花的多一点吧。做阿拉善SEE的会长,你还是得花点时间的,而且现在的情况和早年不太一样,晓光(刘晓光)、王石的时候,阿拉善一年筹集的资金才2000万,你让他们俩天天全职工作肯定不值得。当然,他们其实页做了非常多的事,从公益精神的坚持、和国际的接轨,到树立基本的治理结构。任会长(任志强)那时候每年的筹资规模已经差不多8000多万了,事情就更多了。他确实也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两年在这个组织上花了400多天时间,基本快全职了,现在他更全职,基本上我们的活动他都在。所以,现在是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肯定得多花点时间。
当然,你看我们现在花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在掌权,除了制订战略,调整整个资产结构这些事情,比如任鸟飞、卫蓝侠、诺亚方舟这些品牌的梳理,以及地方项目中心的发展,我们去年确实花的时间比较多,现在我们参与活动基本上是秘书长分配的演员工作。结构理顺了以后,就不需要我们去做太多的具体事物。
36氪:阿拉善SEE资助了很多的民间NGO组织,等到这些组织特别多的时候,如何去管理呢?
钱晓华:我们有申请制度、项目指南,我们发布项目指南,然后他们NGO就来申请,其实没有很多,中国NGO太少了,现在我们已经把中国最好的NGO差不多都翻了好几遍了,一共就那么多,当然他们很多人非常不容易。
36氪:还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到那个阶段。今年好像11月份就要换届了,您怎么评价自己任期内的工作?
钱晓华:离11月份还有好几个月,现在评价太早了吧。我觉得要说这1年来,我们这届理事会做的几项大的工作:一是会员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12个项目中心;第二个大的成就,就是我们这届理事会开始,在狠抓今天发布的房地产绿色供应链,这个事情推进的比较深入,现在有89家企业参加了,包含五个品类、八大产品。我们也准备要到玻璃、涂料行业纵深发展,所以这个事情是我们做的事情里面比较有伟大意义的。
中国工业污染的50%是房地产和建筑业的相关行业造成的,中国碳排放的40%是也跟房地产和建筑业有关,这是很大的一个数字,占到全球碳排放量的8%,相当于欧盟15国的总和。管理好这8%,要真的做好了,其实应该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我们这个行动是全世界最大的行动,当然任重道远,因为这个事其实做起来一步一步往前走,还需要很多工作,我们最最希望的是国家应该跟我们一样干,这样中国的污染问题就解决了。
36氪:绿色供应链的推动难题主要在哪里呢?
钱晓华:难题太大了,首先我们房地产商买钢铁水泥的时候,不是从水泥厂买的,也不是从钢厂那儿买的,是从供应商那儿买的。你知道供应商卖给你的是谁生产的钢材?另外,你买的可能也不是一个厂的钢材,造一栋房子可能要好几种钢材,所以这个就需要对管理流程各方面进行采购流程的重新组织,这本身就是一个挺复杂的事。另外,重污染行业的白名单从哪来?
今天在白名单里,明天可能又被排出白名单,是谁说了算?必须要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做,数据是从哪里来?所以,从前年年底就开始讨论,到去年6月5号才发布,今年1月7号才发布了白名单。为什么讨论那么长时间?就是因为这本身就需要充分的论证和消化,需要一个过程。
为什么叫白名单呢?很多人跟我说你们应该叫“绿名单”,绿色才好,我说绿色做不到,这个行业现实,行业环境就是如此。技术也有个进步的过程,所以得一步步来。这个事其实也是我们阿拉善SEE和中城联盟、全联房地产商会以及万科、朗诗一起发起的。其中,任会长(任志强)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朗诗的田明董事长做了非常多的贡献,每个细节他都在考虑。所以,我们觉得SEE联合那么多家机构一块搞这么一个行动,是非常有成就的一件事情。
36氪:说到做公益,钱的问题肯定是绕不开的,咱们的基金会现在的募资额能达到多少?
钱晓华:去年是九千多万元,今年应该能突破一个亿了,我们现在是中国环保类公益机构筹款最多的。
36氪:钱的来源方面有没有一些其他方式,除了会员交会费之外?
钱晓华:钱的来源,其实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原来我们SEE主要靠会费,现在外部捐赠去年占到60%以上,会费收入占到20%多,外部捐赠资源已经占主要地位。但是SEE本身作为一个企业家协会来说,会员筹资是我们的基石,我们从会员当中发展了一些,基石投资人,也是大额的捐款人,这个特别地重要。
当然,募集资金的方式也不断地变化,可以通过这个品牌各方面的项目来带动筹资,比如蚂蚁森林,别的项目也有一些其他的互联网工具。其实,筹钱是一方面的事,SEE之所以能筹到钱,最主要的是,过去十多年来,我们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挪用资金的事情,因为我们从管理结构上就杜绝了这种事情的发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钱晓华:阿拉善SEE没有一起腐败事件
36氪:企业家会员来做这样一件事情,参与到阿拉善SEE之前和之后,他们的心态是怎样的,因为确实是没有回报的?
钱晓华:绝大部分会员加入SEE,没有人想在里边挣钱,没有这种经济利益的任何考虑,这个首先是一个基础。当然希望有一些附带的利益诉求,可能是有的,但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这种,比如说我们正在推的绿色供应链,本身就是应该得到鼓励的商业行为。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更有利于推进环保、公益和商业的结合。我们标准是统一的,没有说必须要买谁的东西,他达到这个标准了,你就可以优先采购。当然还得比价钱。
36氪:所以就跟之前任志强会长说的,做公益就是最好的投资,你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事情了之后,你自己的生意就好做了。
钱晓华:先做好人吧,做好人就容易做事情,本质上来说,其实整个人生都是这样。
36氪:今天颁布的SEE生态奖,您怎么来理解它的意义和价值?
钱晓华:这是奖是2005年设立的,2005年我们和美国TNC设立了生态奖,跟他们一共搞了三年。我们是一个公益团体,我们推出的奖项是确实为了向环保领域的行为表达敬意和支持,没有任何商业的诉求。过去几年,我们着力于支持生态保护的NGO,当年表扬过的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马军,现在都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还有那些在比较艰苦地区做项目的人。这些得过生态奖的人,在业界这么多年来都拥有良好声誉。我们也给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政府发布过一个生态奖,上一届也给山东省环保厅发布过生态紧,因为他们环境信息公开做得相对其他省份做得很好。我们定下来,还是要每两年坚持下去做这个事,把它做成为中国生态保护领域的一个标志。
36氪:虽然您现在是全职会长,但是也是在房地产业这么多年了,你如何看待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传统模式确实已经到天花板了吗?
钱晓华:我觉得没有那么绝对,什么叫传统模式?最早的时候,我们做房地产基本是从政府那儿批块地来,晚点付款,然后把房子卖出去。20多年来的创新太多了,从产品到金融,不创新,哪能卖这么多房子。最大的创新,可能就是我们说的绿色方面,这是应该可以延续的方向。
钱晓华:20年来一直在创新
我们希望以后的消费者在买房的时候,开发商可以提供木材的绿色论证、刚才的绿色认证,对环境负责任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好企业,老百姓买房子的时候可以看着这些标志来选择。所以“不绿色无交易”,希望这个理念也能直接传导到消费者那儿去。
房地产公司其实本身已经是轻资产了,一年卖好几千亿,能留下来的没多少,所以,本身资产并不重。当然,做商业地产开发的房地产公司除外。不要发明太多的词来显示自己很前卫,其实我觉得房地产就是提供好的房屋、产品和服务,这是最根本的,任何行业都是这样。
钱晓华:对环境负责才是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