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唯品会发布2018年三季度财报,三季度净营收178亿元人民币(约合26亿美元),较分析师预估高出3.2%,同比增长16.4%;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唯品会归属股东净利润为5.008亿元人民币(约合7290万美元),这是唯品会连续24个季度盈利。
在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唯品会的活跃用户数实现11%的“逆势”增长,客群购买力、用户粘性等数据稳步提升,用户复购率达85%。此外,当季唯品会订单数达到9570万,同比增长29%。
2008年,中国电商崛起,在这十年时间里,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扩大了十倍。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殆尽,电商行业进入了更加残酷的厮杀。消费升级、渠道下沉带来了细分领域的机会,总的来看,特卖、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等层出不穷。
今年二季度,唯品会开始强化其原有的“特卖”基因,坚持好货战略下的特卖,通过挑选优质的SKU,通过系统性的库存管理能力,自营性价比极高的差异化货品,实现以货找人。
每当经济下行、市场不振,“特卖”就是抗周期的最佳零售商业模式之一。在美国,主打特卖的线下卖场T.J.MAXX,就是差异化的特卖模式,在经济不景气期间,保持盈利连续增长,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普通大型百货的破产。
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在发布财报后表示,“新消费趋势下,各层级市场变化明显,唯一不变的是消费者对‘好货不贵’的需求。唯品会坚定不移做特卖,就是要面向广普人群做真正的品牌特卖。”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曾表示:“过去十年,特卖模式和对货品的把控能力,正是唯品会区别于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的核心优势所在。”
唯品会副总裁黄红英将升级后的特卖定义为:面向广普人群、普罗大众,做真正意义上的无套路特卖。尤其在面对四五线城市的增量市场,把特卖“好货不贵”的价值以升级战略充分发挥出来。
最新上线的唯品会APP所有频道设置和模块呈现以“特卖”为核心,并运营多个以特卖为中心的王牌栏目,构建多层次的货品消化渠道。以“唯品快抢”为例,10月销售额较8月增长近50%。
在90后以及Z世代进入消费舞台,一方面,消费观的上升导致消费者更多看向中高档产品;另一方面由于支出的品类宽度正在拓宽,新一代消费者更懂得结合自身经济收入和购买力预期,以更理性、更科学、更聪慧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来精准选择质价比的好货。唯品会对“特卖”战略的聚焦,将更广谱的消费者纳入电商雷达,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1%。
除了消费端以外,唯品会也在发力B端的“特卖”。 To B的尾货批发代购模式是零售行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不论是代购、批发客还是品牌方和唯品会自身,都有很大的需求。 二季度上线的唯品仓,针对小B客群,结合自身的经营实力,利用社交平台赋能代购群体,不仅能解决品牌方的库存难题,又为代购群体提供了多样化货源与商品品质保障。
在刚过去的双十一,唯品会推行 “无套路”购物体验:11.11大促开售24小时订单量超过千万单,在整个唯品会11.11大促期间(11月1日至11月11日),实现交易额(GMV)102亿,同比增长27%。
腾讯、京东对于唯品会的加持,增强了其在电商领域的拉新能力。今年,三方的合作已经全面展开,而效果在三季度更加凸显,实现了新用户的有效增加。据唯品会方面的数据显示,微信生态日均为唯品会贡献22%的新客,微信钱包的新客数在微信端占比45%,10月日均UV比年初数据增加三倍。
唯品会方面透露,未来与腾讯合作的玩法会更多,将腾讯的服务通知、公众号、社交分享、微信支付、派券等社交功能被充分利用;并深入开发小程序缩短消费路径,通过小程序把更多优质品牌以特卖传递给消费者,据了解,唯品会已搭建292个服饰、美妆品类为主的品牌小程序。
此外,利用微信生态,唯品会也将赋能商家,主要是提高品牌商 ROI,以及OTD营销平台实现销售转化。
不过,对于唯品会来说,依赖其他生态的拉新,仍有局限性。如何将新客稳定的留存住,转化为稳定的老客,本质还是要回归到唯品会本身的商品以及服务。在提高高消费普惠性的同时,满足消费供需两端的需求。
在发布财报后,唯品会CFO杨东皓指出,“当前的股价并未展现其真正价值,仍处于被资本市场严重低估状态。第三季度,得益于人均订单量的大幅增长,唯品会人均消费额同比增长5%,而继续深耕好货战略,将给股东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