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调研问卷 > 网络百科要权威 人人参与还不够 >

网络百科要权威 人人参与还不够

转载时间:2021.08.27(原文发布时间:2019.05.18)
257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57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科技日报”。36氪经授权转载。原标题为《网络百科要权威 人人参与还不够》。

最近在网络“百科届”有一个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消息。有媒体报道知乎即将内测知乎百科功能,已针对参与百科编辑的激励方式、发生编辑冲突应该如何处理等问题向用户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但知乎方面旋即否认了相关消息,他们表示没有“知乎百科”产品,所谓“百科”只是知乎话题的简介,为了方便用户了解相关话题,这是一个从知乎诞生起就存在的内容形式。

虽然知乎“辟谣”的动作很快,但不少用户认为,知乎在网络百科功能上确实有叫板同类产品的实力。

应有专业人士参与把关

对某个领域有兴趣但没基础的人,上网查阅百科里的介绍或许是第一个选择。此时,网络百科词条的准确性就成了重中之重。

北京麋鹿生态研究中心科普部部长宋苑既从事麋鹿研究,又是一名专业科普工作者,在她看来,市面上常见的网络百科类产品通常比较适合被作为示范性、参考性的平台。宋苑表示,自己大部分时间都用百度百科,但有时候会发现麋鹿的相关内容有错误,“如果你想要做相关研究或撰写科普文章,是不能完全依靠网络百科平台知识的。因为准确性无法保证。专业人士还是要依靠图书馆或查询专业书籍、论文等,才能获得正确、权威的讯息。”宋苑说。

网络百科领域里,迄今较为成功的尝试是维基百科。它被认为是互联网自由、平等、开放精神结出的果实。维基百科只有几十名雇员,却有成千上万名志愿者参与词条编辑维护,他们遵循维基百科的大量规定,通过协作方式保证文章的质量。少数编辑有特别的权限,强制执行规定,这项权限由一个联系紧密的用户社区通过协商授予。按照维基百科的介绍,创建和维护百科的维基社群,唯一目的就是通力协作,创作这部无偿、自由、具备最高质量的网络百科全书。

据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介绍,即便是匿名用户,也可以在不登录的情况下直接访问网站甚至修改内容,而网站的每一个简单的改变,都会出现在最近改变的页面里。

按照百度百科的介绍,为了维护词条的权威性,他们持续寻求在专业领域与权威机构、学术组织或行业垂直网站的内容合作,共同提升某领域词条的专业性、权威性,满足用户需求。宋苑建议,在专业词条录入和后续维护的过程中,应该有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把关。

“在网上搜索麋鹿的照片时,有90%的结果其实都不是麋鹿,这就误导了大众。比如我是从事麋鹿研究的专业人员,我可以在百科的麋鹿词条下面把麋鹿的相关内容进行规范,我也可以标注自己专业科普工作者的身份,这样大家在百科里搜索麋鹿的时候,就知道应该相信谁,有一个权威性的背书。”宋苑说。

严格区分公共性与商业性

日前,百度百科个别词条的第三方参考网站,被爆出遭不法分子利用的事件,用户在浏览某学校信息时,在下方参考文献中进入不良网站,根据百度方面的解释,这是由于页面网页过期,被不法分子篡改。类似事件给百科类产品的把关敲响了警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很多网页会出现停用、失效、页面内容删改甚至被恶意攻击等情况。

不仅如此,在网络百科领域,还存在另一“灰色地带”——有偿代申请。由于百科词条客观上有帮公司或个人“赋予权威”的作用,因此,就有牟利者利用专业手段帮需求者申请百科词条,这也成为一条秘而不宣的产业链。搜索如何创建一条百科词条可以发现有偿代申请的业务,相关广告发布者宣称,他们通过总结的经验手段,可以帮人快速成功创建一条百科词条。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上关于“互联网‘百科’违规词条如何监管”的研究中,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表示,“对公共性网站,应该根据其性质不同进行区别”,百科类网站与搜索引擎网站存在类似性,两者具有相当的公众性、服务性,而非简单的商业性。网络用户对其公正性、客观性及权威性有较高的期待。故此类公共性网站必须将公共性与商业性严格区分,避免误导公众。

将百科词条与收费广告等挂钩,利用了受众对百科产品的信任,存在诱导甚至欺骗消费者的嫌疑。对此,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宋晓江曾建议,“加强对互联网推广公司的监管,相关从业公司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资质审核及备案制度,严把入门关”,百科类网站应借鉴先进经验,重新审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做到人人都是建设者和监督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网络百科要权威 人人参与还不够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调研问卷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调研问卷软件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