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最近一次的更新,可谓改变颇多,主要是新建标签页的布局与桌面轻应用的增加。而且Chrome从更新的方式上秒杀了一些浏览器:更新不用重装软件,重启浏览器即可完成更新。
那天我重启打开浏览器就看到了新版的Chrome,感觉还是很惊喜的,再不用读新版本提醒和重装软件了。不过对于不喜欢变化的用户来说,这并不友好。
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此次更新及体验。
首先是新建标签页的版式变了:
就整体感觉来说,新布局比原来的布局--单列八个常用标签页,感觉细节更加丰富、协调一点。新版新建标签只固定在一个页面,而老版本的是两个页面:一个展示常用标签,一个展示安装的应用,鼠标移至侧边的按钮可以切换。下面说些细节:
1、中间那个坑爹的伪搜索框
我不否认这是我想说的一个槽点。相信大家都注意到这个明显的变化:新建标签页中出现了很抢眼的搜索框!但是令我吃惊的是,我一输入内容,光标和输入内容居然就自动跳到了顶部的地址栏,刚开始我还以为是bug,试了一下语音搜索按钮,情况一样。结果问了一下其他使用者,都有这样的体验。这下我确认了,原来这货是个伪搜索框。我问的都是老用户,大家对这个变化大家多少都有些不习惯。有一位朋友说,这应该是为了教育小白用户:亲,地址栏里也可以直接输入搜索内容的哦!好吧,如果是这样,我忍了,但至少给点提示吧,抹泪ing!其实我觉得小白用户对这样的教育也会有些不习惯吧。
2、常用标签页细节增加
虽然下面八个标签的尺寸比老布局要小,但是图标下半部分有略微变动。为了不过多暴露我的癖好,只留了新浪微博的标签。大家可以看到标签的底边中央有该网站的logo,下面是名字,这个设计还是不错的。标签集合的宽度与搜索框保持一致,增加整体协调性。
3、Google账户的凸显
我在右上角画了一个红框,里面的内容分别是:+你、Gmail、图片、应用图标。
首先,这些东西用了醒目的白色(根据使用的主题适应),而且字体比老版本中显示邮箱账户用的更大更粗。谷歌的意图已经很明显,醒目的提示是要用户加强登录Chrome的意识和对自己Google用户身份的确认。
我们再说为什么是这些内容摆在了右上角,Google+在国内使用的不多有很强的外部因素,但在国外还是可以的,Gmail的用户量也不必说,还有那个我们熟悉安卓原生的九方格应用图标,这些都是用户经常接触的Google产品。唯一我不太明白的是,放个图片搜索的链接在那里干嘛。但这些变化谷歌肯定是要将用户更深地拖入浏览器中丰富的功能。
4、最近关闭的标签-移位了
右下角我画了个红框,Chrome老版本右下角是有“应用商店”和“最近关闭的标签”两个按钮的,新版没有了。“最近关闭的标签”挪到了右上角的菜单选项里;应用商店在书签栏左右边的彩色九个应用按钮下,打开的页面可以看到应用商店的图标和你安装的应用。该页面就是前面提到的,老版本的新建标签页有两个页面中用来展示安装的应用那个。新版新建标签只固定在一个页面,好在新建标签页内容固定后,不会再带来混淆,但对老用户造成了一点点“不便”,不过一切的进步都是有代价的,这点自不必计较。
下面,说说Chrome应用商店新出桌面应用。
ps:上图的红框是我加的。很明显Google非常欣赏自己的新产品,把”桌面设备专用“加红,把介绍放在了头版上:可以直接在桌面运行。用一下你就知道,这玩意就是百度炒过的轻应用。
其实这一点也不难理解,Google确实先知先觉。不知道大家还记得ChromeBook不,那个只靠浏览器的笔记本,它没火是因为太超前,但是发布后Google应该积累了不少有关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的数据,使得Google此次对Chrome桌面应用的更新底气十足。
Chrome浏览器的应用本身就非常丰富,大家常用来屏蔽广告的addblock plus,丰富的自定义主题,各种笔记、截图、比价等常用的小工具。现在Google更进一步,直接将这些应用附在了桌面的任务栏,效果如下图,其实这是Chrome的另一个形态而已,也可以说是Google向前一步到用户面前的小卖部。打开这个锁定的标签,可看到在它的顶部有一个搜索框,可以在这里进行完整的搜索,示例如下图。Google在培养我们的习惯上花了不少的心思,包括那个统一的彩色的九方格应用图标、三道杠菜单图标和搜索框的提供,意在增强我们在桌面端和移动端上体验的一致性(苹果用户轻拍),这都体现了对用户使用桌面应用的引导。
逛一圈应用商店里的桌面应用列表,发现这些应用的丰富程度到了令人可喜的底部,大部分应该都是直接从原来应用商店迁移过来的,主要还是以小工具和游戏为主,基本都是HTML5实现。
总的来说Chrome这次更新还是蛮惊艳的,Google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桌面应用,对培养用户的自我知觉和增强体验一致性上也花了心思--新标签页布局。Google开始注重强化Google用户的自我知觉了。个人认为此次更新也有一些瑕疵,比如那个粗鲁的伪搜索框。希望会越做越好吧。
在此感谢PM2.5社区所有成员给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