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超过4500亿元,同比增长4.7%,预期未来保持每年5%的同比增长率。
而反观大学生的娱乐方式,其实乏善可陈。
校园兴趣社群平台「小红人」创立于2016年,以兴趣破冰,切入大学生校园市场。创始人朱承捷告诉36氪,一边是想做活动和内容,但缺乏资金和资源的大学生,一边是有资金和资源,但缺乏投放渠道的企业,「小红人」在两者之间建立连接。
「小红人」的角色,既是一个中间的桥梁,同时是一个互联网内容平台。具体来说,学生、平台、企业构成了三边模型:
对学生来说,平台是一个兴趣社群的活动入口。可以发布活动,也可以参加活动,形成以兴趣为出发点的社交圈。
想要创建活动,但缺乏资源的学生,可以使用“资源池”中的场地、物料等资源支持。
“资源池”的另一边连接的是企业,对于企业来说,校园是年轻人聚集之地,是精准的投放渠道。由于传统广告效果欠佳,企业也在寻找新的营销方式来吸引这股潜在的消费力量。
在二者之间建立有效连接,平台将流程标准化:比如企业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去到哪些学校、投放到哪些精准人群、产出什么样的内容、产出的内容如何在互联网平台传播——让企业对于投入和产出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形成自动化机制。朱承捷表示,标准化产品可以将价格降低,既能服务于市场预算较高的企业,也能服务于预算不多的初创企业。
“在经营理念上,我们要推倒两堵墙。” 朱承捷说,一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墙,建立跨校的社群;二是学校和社会,尤其是商业社会之间的墙。
要实现这一点,建立在平台拥有大量活跃用户的基础之上。那么,如何获取流量并且保持社群的活跃度?朱承捷告诉36氪,从本质上来说,从满足学生需求出发,提供增量的价值。通过资源池,为更多活动提供资源支持是方式之一;此外,「小红人」也在逐步孵化自己的活动IP,如BIG SHOT校园街舞挑战赛等。同时带着这些更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活动IP,拓展更多的高校。
变现方式上,主要分为四类:IP活动/比赛、校园PR活动、探索UGC/PUGC内容的产出以及校园KOL的孵化。
未来,「小红人」预期的成长空间在于“兴趣地图”,当活跃用户足够多、兴趣社群足够活跃,可在平台上以“兴趣地图”的方式形成流量沉淀。不同的兴趣标签、不同的地域,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小红人」App暂未上线,前期以微信群、小程序进行功能的试错和优化。
目前,「小红人」已覆盖了上海全部70所高校,组建了6个兴趣社群,并已开始向北京、成都、广州等高校集中的发达城市拓展。自媒体矩阵中,视频全网总播放量6000多万次,推文阅读量总计1000多万。
日前,「小红人」和《美人鱼2》星女郎选角活动暨腾讯S级综艺《星星美人鱼》合作,负责上海站的校园海选。
2018年,「小红人」计划重点覆盖11个城市的600所高校,覆盖20类兴趣社群,重点孵化其中的8个类别(能够产生表演性较强视频内容的类别,如街头篮球、魔术等)。
「小红人」种子轮投资人、创丰资本张彬表示,学生群体的用户画像比较清晰,以兴趣破冰,是比较容易切入的。「小红人」通过“线下大型活动+线上短视频内容”,形成优质IP,精准切入校园渠道市场。
团队方面,核心团队来自复旦MBA,创始人朱承捷有15年互联网和新媒体从业经验,10年大型企业战略规划和分析经验,创业前任SMG旗下大型网络运营商东方有线规划发展部经理,在文化传播行业有丰富资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