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私域运营(SCRM) > 独家 | 回沈博阳先生:中国职场社交,没有最懂只有略懂 >

独家 | 回沈博阳先生:中国职场社交,没有最懂只有略懂

转载时间:2021.07.21(原文发布时间:2019.06.28)
10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02次

编者按:6月26日,从领英离开将近2年之后,领英中国创始人沈博阳在自己的公号复盘了赤兔下线,同时总结一下自己对于中国职场社交的理解,其间提到了对脉脉的看法(点击查看原文)。今天脉脉CEO林凡针对该文章做了回应,并授权36氪独家发布。

看到沈博阳先生这几天发表的文章,谈到了赤兔下线的诸多内幕和他对中国职场社交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对于曾在职场社交赛道上竞队奔跑的老对手,我非常认同他曾经在跨国企业体制下的突围与努力,回看15年时踌躇满志誓言打破跨国企业中国生存魔咒,并在短时间内就推出了立志成为“最懂中国职场的社交app”赤兔,之后几经波折到抱憾放弃……他在文中提到的许多复盘思考,对于所有需要在跨国企业体制下仍有创业情怀的职业经理人,都是难得的金玉良言。

独家 | 回沈博阳先生:中国职场社交,没有最懂只有略懂

有不少业内的朋友这两天转发沈先生的文章,问我对他给脉脉“贴标签”的看法。作为坚持近六年的脉脉创始人,恐怕无法苟同,也不得不澄清几句。当然,一场战役的胜败,各方的回忆表达必然是多个版本。脉脉为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来,我想我也有资格说一些心得和真实感受。实际上,我们和领英中国的同事们定期也有相互的交流拜访,我们对同一领域内的竞争对手保持尊重和敬意,只想在这里多提供一些从业内角度的复盘观察,以及对中国职场社交有无未来的浅见。

脉脉是“披着领英外皮的匿名社交app”吗?

沈先生文中提及脉脉的发展,大意是说走到今天甩开对手们几条街,不过是依靠了领英和赤兔想做又不能做的匿名社交。如果今天他还在担任赤兔的精神领袖,我能理解藐视对手对内部鼓舞士气的重要性,但现在作为职场社交领域的专家,把脉脉取得的成绩和匿名产品直接划等号,就有些不尊重事实和主观臆断了。我下面用真实数据来说话:

目前脉脉职言(匿名板块)的每日访问用户数(DAU)仅占脉脉app的DAU不到10%,准确的说是介于8.5%-9.5%之间。每天100个使用脉脉的小伙伴,只有不到10个人访问职言板块,如果凭此就封我是“匿名社交平台”,恐怕90多个大活人不答应……

大家会问剩下的用户去了哪儿?在干啥?概括来说,在脉脉app上通过几年在行业头条、实名动态、主题等产品形式的组合迭代,我们留住了一批以行业角色细分并参与不同主题深度交流的用户。(本文后面会有配图示例)这是“披着领英的皮儿”吗? 恐怕这些用户并没有被谁要求在两个平台上同步说相声,也不可能这么真实扮演多个角色还能讨论得此起彼伏。

匿名社交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暗黑吐槽向的八卦,这取决于产品的运营策略方向。当脉脉用户留言告诉我,在职言上泡了很久,得到匿名的脉友们给他的建议后,才鼓足勇气跨界走入互联网大厂并成功转型时,我们收获到的是他对陌生人们热情相助的感激和肯定。

简言之,匿名从来都不是脉脉平台的全部,所谓“披着领英皮儿的Secret”不免指鹿为马。领英中国的发展恐怕没有达到公众预期, Secret在国内也退出舞台,试问如果“皮薄、馅凉”,为啥脉脉这个“土包子”反倒就能“蒸蒸日上”?

中国用户对职场社交只有三个强需求?

再说点关于职场社交的干货思考。

“中国用户对职场社交只有三个强需求:匿名社交、找工作、建立人脉。”——真是这样吗?我觉得没从现象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建立人脉,甚至在匿名社交里吐槽或者看别人的意见,这些都可以定义成“信息的获取与交换”,但再往上一层,每个用户最终还是要在职场里成长,个人的成长才是最顶层的需求;同时,在信息交换这一层下面,是怎么能有效实现的问题。

就人脉搭建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好友”或者“关注”就叫人脉了。职场社交平台的重要价值,就是如何营造出一个特别的“场”;如果用酒桌文化来比喻,为什么人们常常要吃饭喝酒才能交朋友,并不完全是因为酒精,而是在那个环境下形成的特定仪式感和氛围,让彼此愿意卸下伪装,释放建立联系乃至信任的信号。

独家 | 回沈博阳先生:中国职场社交,没有最懂只有略懂

去年夏天我们对脉脉过去几年的发展做了一次认真的复盘,我们曾经非常强调过单纯在“找人脉、找关系”上的关系网搭建价值。但我们也看到,如果仅仅就做一个换名片say hello 的平台实际上对用户来说,远远是不够的。

中国用户是怎么使用领英的呢?我们和一些外企员工交流过,反馈是,我每次换工作前会去更新一下上面的公开简历,最好是纯英文写,看着更加有“逼格”、“高大上”;再就是,公司内升职或者跳槽履新后,在平台上要记得更改最新的title职称,然后收获很多塑料姐妹花的“Congratulations”点赞祝福……

当然,这种访谈不一定是所有用户的使用“典型路径”,但也让我们及时惊醒——如果仅仅就在跳槽升职的人脉联系上做文章,这并不能解决一个年轻人走入职场后的成长需求,这仅仅是故事的一半。

而在所有的工作切换的高光亮点之间,每一段默默发力的成长期,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职业发展脉络”。这是为什么我们去年8月将脉脉的品牌使命更新为“成就职业梦想”,我们认为脉脉平台不单纯是解决用户跳槽找工作的事情,更应该进一步满足他们日常的职场成长需求。今年我们进一步把这个表达落地,以“职场就是两个脉字”传递对“人脉连接机会、职脉打造自己”的双重价值。

独家 | 回沈博阳先生:中国职场社交,没有最懂只有略懂

在我们看来,能否让真实职场身份的用户们在你的平台上能真正互动起来,直接关系到对职场社交的价值判断——到底是只有“匿名社交、找工作和人脉”三件宝,还是我们说的“人脉X职脉”。

如何让职场人在平台上聊起来?运营背后的洞察是关键

说到这个话题,我不得不先从中西文化在陌生人社交的习惯差异谈起,或许能部分解释国外产品直接落地中国为何水土不服。

我从清华毕业刚去美国马里兰大学继续念博士的时候,偶尔周末参加同学办的聚会,发现美国的同学们非常习惯和享受这种“social party”,他们拿着酒杯和小吃,几个不怎么认识的人很快就能嘻嘻哈哈聊在一起,而每每这个时候像我这样的中国留学生就会如坐针毡。你说这是语言问题吗?我曾经安慰自己说嗯嗯应该是这样吧。但当我从搜狗离开创业做脉脉之后,哪怕在国内很多行业大活动上,我仍然有类似的社交恐惧和不适感!

中国用户大多数或许和我类似——我们很难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实现“破冰”互动。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绝望,现实场景下都如此,放到线上的社交平台有可能改变吗?有办法找到突破点吗?

想想我们参加过的行业大会,无论是作为台上嘉宾,或者台下的听众,始终都有一种距离感,一种仰视大咖的感觉。每次大会之后,都会有销售和商务合作岗位的陌生人会冲到我面前,以前是希望换名片,现在流行的是加个微信。但我知道这是一部分特定职业的岗位需求,如果看更多数的普通职场人,实际上他们对所谓的大咖、大牛们,保持着一种尊敬但不奢求近距离交流的预期。因为这种不对等的仰视感,让用户们无法真正形成亲切的交流!哪怕我们在微博平台上看到明星和粉丝,也更多是众星捧月的单向交流。如果哪一个职场社交平台这么做,我要告诉他,那就真的是大错特错!

我也曾经看到领英或赤兔做过线下的影响力论坛活动,邀请李开复、李宁等令人敬仰的前辈大咖出席,和参会者做有关职场、创业和人生发展的心得分享。说心里话,当然羡慕过,我们哪有这样的资源和面子请大咖来助阵啊?但我观察现场的用户们与大咖们仍然是一种粉丝与偶像间的单向收听,加上几个现场的风趣问答,祥和气氛下嘉宾们微笑点头,听众们若有所思,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在我看来,如何创造出一种“平视”或者略“仰望10度”的沟通氛围,才是职场社交真正能够盘活的运营之道。这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完全插科打诨段子手,出门左转去微博;完全抖知识掉书袋,用户干嘛不去知乎谢邀?这真的是一整套复杂和微妙的循环实验,你需要很精细的设置能让用户既自由参与无压力,又彼此争先恐后去吐点“干货”的氛围。用户们彼此具有近似的职场资历,都是工作几年,在同一个行业,或者有一些行业小牛小咖在其中,但不至于令人90度仰望到脖子酸痛……

大家常说,“有图有真相”,我就拿今天中午在脉脉实名讨论板块的截图来展开说一下。今年4月,我们上线了“主题”,在原有的实名讨论下根据不同用户的职业属性和兴趣,推荐相应的主题讨论板块。可以从下图中看到(考虑到用户个人隐私,将真实姓名和头像做了马赛克处理),不管是产品经理、运营或者开发人员,无论来自大厂、独角兽、上市公司,或者创业孵化团队,在脉脉实名的主题里面都在“平等的”发表和交流专业意见。

独家 | 回沈博阳先生:中国职场社交,没有最懂只有略懂

我认为领英中国这几年的发展也做出不少亮点,比如微信公众号很早就做到100万粉丝,内容也很打动读者,而且我观察到app上也开始每日推送相关性极高的职场讨论话题给用户了——或许在几年前这不符合美国总部规范?但在我看来,领英中国正在放下“外企高冷范儿”,在做很多微创新和下沉,这非常棒!但我们是否可以再追一步思考,为啥公众号能做好,app站内运营没起来?

我想到的一个原因,也是来自脉脉的运营经验,那就是选择俯视还是平视,结果大不同——做媒体和做社区,不能遵循一样的心态,前者力求阳春白雪和指引未来,而社区茶馆则是众人平等的真实生活。往深了说,还是你怎么定义职场社交,理解普通用户要干啥。职场社交平台,并不是线下的行业峰会,以往坐在台下的你我他才是真正要照顾好的主角,听懂他们心里面的吐槽和困扰,才能说是略懂职场社交。

职场社交在国内的巨头阴影下有无发展机会?

很多业内朋友闲聊时,都会提到在中国职场社交发展上微信和钉钉带来的巨大阴影。这种观点有对现实垄断环境的理性观察,但或许少了一些想象力和信心。

实际上在微信横空出世后的几年里,有多家公司试图去追赶模仿,包括阿里的“来往”曾经广发红包,也未能在C端市场分一杯羹。但如果当初唱衰说微信卡住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垄断入口,那就不会再有钉钉书写的企业市场的第二章故事。

今天我们看曾经的陌陌、钉钉会觉得理所当然,但在当初它们何尝不面临质疑——陌生人社交有空间吗?企业市场有机会吗?就哪怕说回消费市场,抖音的崛起恐怕也是给曾经认为盖棺定论的观察家们一个“实锤”。这些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好产品,怎么在封锁中找到新的切入点、撕开并快速成长,精彩的教科书般的案例每年都在国内发生,如果拍成电视剧我觉得应该精彩程度不输于美剧《硅谷》。腾讯当然值得学习,但并非每个细分赛道都能一骑绝尘,企业微信与钉钉、微视与抖音……用户平时用惯筷子,但他也知道吃牛排时用叉子更合适,会不会在自己的微信账号上随附职业简历,就像你会不会站在夏夜乘凉的大妈身旁进行电话面试。

中国经济的持续良性增长,已经不能再依靠粗犷的资源驱动,无论是人口红利还是工业原料,接下来只能靠持续提升生产力水平。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七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要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这是第一次把职业成长上升为十年国家战略,可以说这也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在职业信息与商业资源匹配中的价值无需多言,互联网商务社交平台所构建的职业连接,使得个人与企业在商务活动中得以更快达成合作,从而消减信息不对称,提升效率,并促进人才流动打破固有圈层与路径依赖,激发个人及组织的创新活力。

如何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做好职业成长,是一个漫长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职场严重缺乏互相帮助和学习的氛围,我们想努力投入解决这件事。我们坚信这个大趋势,也认为在这个赛道上会继续涌现更多的创新,脉脉作为其中一员不会孤单。

我们该用什么方式复盘和看未来?

从沈先生的文章里,我感觉领英总部的美国同事们貌似对中国领英和赤兔的发展道路存有先天的偏见。想想也不奇怪,隔着大洋打电话会议几乎和网恋差不多,文化差异与信任放权,这并不是某一家跨国企业才遭遇的瓶颈和挑战。公司里的小同事问我,老外不懂中国就算了,但都在国内做职场社交,为啥领英中国区的前任老大对脉脉还有这样基础性的认知偏见?

认知的偏见存在于每个角落,不仅是外企美国总部对中国分部,也包括“高大上”面对“土包子”。“赤兔主打的是人才金字塔底层,而本地化的领英旗舰产品聚焦在比较高端的人才上。这两个目标用户群体没有交集,当你有个不相连的用户群体时是非常难的。”我最近从媒体上看到现任领英中国区总裁陆坚先生对过去五年本土化尝试的公开评价。人才的分层在国内客观存在,做职场社交平台该选择哪一头?或者说,有对错吗?

三年前我们大家看抖音、快手、拼多多,总是有人拿人群下沉当笑话说。京东和淘宝看到拼多多抓到的人群增量就积极行动起来,以及只有把这个更大多数的人群纳入视野,才是国家经济的全貌。职场人不只是喝星巴克的白领,还有大量的95后、00后的青年人刚刚踏入职场,在迷茫中探寻该如何发展。我们相信在领英中国的同行们,并没有放弃服务更多中国职场人的愿望,我们也希望大家一起做热做大市场,有更多的创业企业共同构建这个大生态。

对赤兔即将下线,可以说百感交集,毕竟在同一个赛道上共同竞技奔跑过。也借此机会,把脉脉一路走来的思考总结几点拿出来分享。最后,也邀请D哥(沈博阳先生)能来脉脉app看看我们这几年的变化,感受一下8000万中国职场人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无论在脉脉平台上作为职场大咖给更多年轻人分享创业心得,亦或者用匿名方式走下舞台,到群众中来唠嗑吐槽,都非常欢迎。我们还在这个赛道上奔跑没有放弃,我们也知道在中国职场社交的路上,永远没有最懂,只有略懂。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独家 | 回沈博阳先生:中国职场社交,没有最懂只有略懂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私域运营(SCRM)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私域运营(SCRM)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