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这一领域,国外已经诞生了估值23亿美金的设备预测性维护场景下的明星公司Uptake,海尔旗下的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也于今年4月初完成了9.5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随着“新基建”政策的落地,工业智能化将是长期趋势,36氪也在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创业公司。近期,我们接触到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创业公司「宾通智能BITO」,主要针对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提供智能决策和调度产品,公司目前主要落地在离散制造业,在半导体、机加工、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已有标准化产品。
「宾通智能」成立于2017年,基于高维度规划学、机器人技术为制造业工厂研发生产过程层面的智能决策和调度产品。其产品线打通了工厂生产的顶层决策到底层自动化的闭环,可将客户的生产效率实现5-10%的提升。
宾通曾获得富士康的天使轮融资,并为富士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工厂设计了智能化决策、调度和物流调度的全栈智能生产解决方案。
公司的研发团队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CEO龚超慧是机器人科学、AI人工智能领域博士后,CTO任中强专注于机器人运动规划、运动控制、并行算法领域的研究,团队在校期间曾参与为波音、富士康等企业构造智能制造系统。
CEO龚超慧介绍,宾通的产品使用了大量的机器人技术,不过这里的机器人并不是指特定的硬件,而是一个智能体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感知环境、获取信息,然后做出一系列智能化决策并最终反馈到物理世界。在工业场景里,则是通过传感器等获取大量数据,通过数据模型找到规律,然后做出决策,最终通过控制指令来改变设备等的运作方式,优化工业的生产流程。
基于这一核心技术理念,公司研发了工厂生产的智能决策、调度系统,形成了实时排产产品“刘邦”(BAPS智能排程系统)、多机调度产品“韩信”(BFMS多机调度系统)、单机控制产品“愚公”(BANS单机控制系统)。其中,“刘邦”和“韩信”属于软件系统,“刘邦”在决策层,根据生产数据编排最优生产计划,比如规定什么时间、哪个设备应该做哪个工序;“韩信”在调度层,决策层做出的指令要通过调度系统下发到对应的设备,同时,设备有异常情况,也要通过调度系统反馈到上层,从而及时调整。此外,随着AGV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宾通针对AGV这种移动型的生产设备的联网和控制研发了软硬件结合的产品“愚公”,该产品可将AGV接入生产系统中,同时具备自动导航、人机交互功能。
从决策、调度到底层设备控制,宾通打造了工厂智能化生产的闭环。而且由于产品已经有较高的标准化,三个产品可以打包成解决方案,也可根据客户需求拆开部署。CEO龚超慧表示,宾通的智能制造产品在提升工厂生产效率的同时,由于掌握大量生产、库存数据,还能与配件供应商、工厂的供应链打通,提高工厂的管理效率,缩短其产品交期。
宾通智能的产品线
宾通选择落地在离散制造行业,主要是因为离散行业生产过程复杂,而且订单呈“少量多样”的碎片化趋势,管理成本高,精益制造的智能产品能带来明显的效率提升。公司早期采用跟标杆客户合作的方式来打磨产品。团队选择了日本工业用品电商平台米思米作为种子客户。米思米平台提供大约900万种商品,涵盖了自动化生产、塑料模具、电子配线等产品,平台主打低成本、短交期,对于产线的柔性生产、快速反馈要求高。CEO龚超慧表示,米思米复杂的生产环境,以及对生产流程的高要求帮助宾通形成了从技术到产品的落地。
宾通的智能化产品不涉及具体的设备机理或者生产工艺,更易标准化。CEO龚超慧举例,拿半导体行业来说,宾通更多的是关注半导体工厂生产过程的逻辑模型,也就是整体的运作逻辑,不涉及具体的制程、设备,也就是“不做工程师的东西”。而生产流程的模式是跨行业通用,也可以产品化。
目前,宾通以海外客户为主,后续会逐渐往国内市场迁移。客户来源上,公司目前既有直客,也会跟集成商合作。一般,针对新场景、新领域的需求,公司会直接提供服务,并会有针对性地改进产品。而已经有成熟案例经验的行业,则交由集成商服务,公司会提供给集成商图形化编程界面,让集成商针对客户的特殊需求直接做开发。
与集成商合作是宾通的长期策略。CEO龚超慧表示,与集成商合作可以保证渠道,也能加快项目部署的速度。集成商往往在工业领域有较深的项目经验,而且工业客户的智能化改造不是孤立的,需要打通客户各个环节的数据,比如跟MES等信息化服务商合作。
宾通接下来将通过扩大已覆盖行业的渗透率,并不断拓展新行业来实现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