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 (ID:Kevingbsjddd),作者 Kevin,36氪经授权发布。
从2018年小程序诞生,到2020年今天的小程序。小程序的能力逐渐被放大,从入口、交互、独有样式,小程序已成了微信生态中不可少的一环。站在产品经理与开发者角度,小程序的审核对比2018年,已经是难上加难了。
甚至身边有朋友说:“要想审核通过,全靠微信爸爸心情”。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以PMTalk团队的小程序案例分享下:小程序审核,这件事。
审核的维度从登录注册、到诱导分享判断,再到虚拟产品等等。一个合格的小程序在推向用户前,产品经理首先要先思考一个问题
“这样做,小程序能不能审核通过”
可是你知道吗,小程序审核的这条路并不容易。
小程序的审核有个特点是:随机性
我建议产品经理或开发者永远不能因为有1次审核通过后,就放松其他产品问题的警觉性。比如上面截图显示审核登录注册,其实在前面1.0、2.0是没有发现的。在3.0却出现了类似提示,逼得产品加上了暂时不登录的入口需求。
这类审核问题不仅要影响前端逻辑、还需要重新整理UI设计。
同样要注意的是随时更新小程序类型,上面这张图是在2.0审核不通过出现的。但线上1.0并没有在之前出现过这类拒绝。由于每次审核人员的随机性,导致每个人工发现的问题都不一样。这类问题需要产品经理或开发者在小程序审核提交后台更改自己类别。
但麻烦的是相信许多开发者和产品经理并不知道自己的类型,也只有等到审核被拒才知道应该修为什么类型
上面这张图是在3.0审核的拒绝说明。这类审核不通过是最致命的,甚至差点让团队感觉到放弃准备换个思路。甚至研发负责人当时还在调侃:“是不是审核人员在忽悠我们?一天一个拒绝理由”
毕竟在真机环境上、还是测试机型都没有存在这类问题。甚至在1.0灰度发布后,也没有得到用户这类吐槽。
但后面打开测试环境,反复调试发现这类bug复现需要重复登录若干次。所以第一是怪自己运气不好,第二也是非常佩服微信小程序审合同事的敬业心。
其实在小程序策划前,我们是非常期待小程序代表的移动端落地带来用户的快速增长。但是到真的发布后,发现效果也是一般。
问题在哪里?
无论小程序还是app,产品的核心还是要用户的留存率。在产品有bug或未完善功能时候就不要发布和推广。损害了第一批用户的体验、降低了留存。
等到小程序后续完善了,用户也离开了。要是在产品完成推出比较完善的版本,就会避免这类用户流失
在小程序推广前,我们太过于着急将小程序提审。结果线上环境的小程序要么是有bug、要么是产品设计存在逻辑问题。所以在整体小程序矩阵搭建下,我的建议是:完成小程序体验版本多次发布、但小程序先上版本要保持稳定、成熟再发布。
假如是策划app,面向C端的产品经理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想法和寻找海量的竞品借鉴。但如今的小程序更多的是线下场景,线上的app厂家很少有小程序落地。
大部分原因是就内容消费和阅读体验,因为前端的实现能力局限。小程序对比app,app是有非常大的优势。
比如PMTalk的小程序在原方案通过调用H5的方式直接换成了原生。前者目的是为了减少开发成本,而后面才发现传播性、用户阅读体验更重要。所以及时更换同样也是为了增加打开的用户体验。
同样安卓小程序、和IOS小程序在阅读性能上也是有较大差异。比如同为富文本处理的体验报告,2者却有明显的阅读视觉差距。需要产品经理与UI设计师共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