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对15年跨境电商行业的梳理中,曾提到过这样的观点:许多中小型海淘商家往往受制于海淘商品复杂的供应链和分销渠道,而这或许也是一片混战的跨境电商市场中存在的又一个机会点。
想帮助中小商户解决海淘供应链难题的有在去年完成B轮融资的“海豚供应链”,以及我们曾报道过的“海欢网”。而我最近聊到的杰恩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也想做类似的事情,但只做日本市场的生意。
概括的话,可以将其称之为一个专注日本市场的电子商务服务运营商。
发展到现在,杰恩西已经实现了进出口两线并行的业务模式。而13年8月,创始人吴铁冰刚从阿里巴巴日本事业部(已经关闭)跳出来做这个项目时,公司只有出口一块业务。
深挖出口业务,想做“等风来”的那批人
出口方面,他们的发展路径大致是这样的:
而严格来说,B2C的Cmall其实面对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终端用户,更多的是小B大C,通常是小B的小批量采购需求,以及大C会购买一些在日本买不到、客单又较高的中国商品,比如貂皮大衣。
吴铁冰告诉36氪,融完天使轮之后他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深挖出口业务,二是直接上进口部分,而最终他们选择了前者。做这个判断,主要考虑的是政策风向。
“撇开进口政策不谈,出口政策一定会是国家长期鼓励的。虽然出口业务已经很成熟了,不想进口跨境电商那样处在风口上,但我们仍觉得日本市场有潜力可挖。” 吴铁冰说。
供应链上,物流方面公司和日本物流公司合作搭建了一条成本更低的中日快递专线,并在日本当地设有几个海外仓,用于货物的储存和转运。在出口货品中,公司倾向于选择一些方便运输的小件物品,包括首饰、小家居和服装等等,相对可以压低运费,客单在600~800元之间。
出口业务的主要用户群——中国的制造厂商则主要是一些专做日本的小贸易公司,前期平台上线的信息咨询网站对这类用户的获取很有帮助。现在这类用户基数大约在300家左右。
做进口,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效率的最大化
出口业务的布局完成后,杰恩西的进口业务终于在去年十月正式启动。但吴铁冰坦言,这一次他们绕了不少弯路。
“一开始我们也就想着做个日本进口产品的APP,但最后一刻还是被否决了。因为这一块同质化竞争实在太严重,做APP也不划算,流量成本太贵了。”吴铁冰说,“后来我们认为自己的优势还是在2B这一块,因为出口业务已经帮我们累积了上万个专门出口日本的小贸易公司,因为汇率跌了所以他们也准备做进口生意,需要货源。”
既然在出口业务上已经积累下了一套走得通的B端市场打法,杰恩西就打算将出口业务的发展路径复制到进口业务上。这个月,他们就将上线自己的B2B进口信息平台,然后再沿出口的三步走一步步推进。
之所以一定要做进口业务,吴铁冰表示,进出口双向运作的模式,能够使得供应链的效率实现最大化。“所以我们不想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平台运营商,公司的重心会在供应链上。就像找钢网,面上看起来是撮合交易,但他底下还是有很强的供应链布局,这一块才是真正能为实现交易做支撑的核心。”
今年,杰恩西也将供应链的完善当做工作重心之一。首先,他们马上会在东京签下一个新的仓库,既能暂时囤货又可以当做转运仓,建仓库则是一方面考虑到了卖家会有这个需求,另一方面像乐天这样的电商平台需要卖家在日本有自己的仓库才能通过认证,所以杰恩西也在慢慢布局。
在国内,主要的动作则是在宁波签下了合作形式的保税仓、测试了香港清关流程,并入股了一家日本转运公司。未来,客户就可以根据不同商品品类选择不同的物流模式,比如小批量商品用转运的方式能够探取更合理的价格。
虽然进出口业务的发展路径会比较相似,但差异表现在了选品方面。由于国内进口电商发展太快,奶粉、尿不湿这些爆款标品很难直接拿到代理权,留下的余地只有价格上的争夺。
所以吴铁冰的设想是在日本搜寻、签下100个长尾的小众品牌,直接拿中国代理。“因为小众品牌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我们会把这些产品用团购预售、特卖等方式推到国内小商户手上。而一些热门标品则直接做成一站式采购平台即可。”
做日本生意?不止是因为团队基因
事实上,他们是在钻日本市场上巨头留下的空子。
一方面,无论从消费能力亦或品牌制造能力上考量,日本都是一个优质市场,和中国经济形态十分互补,两国经贸关系紧密。而另一方面,敏感的中日关系让巨头们不大敢触碰(阿里巴巴也关闭了日本事业部),而这也给创业公司留下了发展的空隙。
但日本又是一个很讲圈层的社会,想要更好在日本落地、实现本土化,吴铁冰认为最重要的是“得肯花时间。”,并且“在日本需要有一个本地窗口。”
在这方面,核心团队基本出身阿里巴巴原日本事业部的杰恩西会比较有优势,因为前期他们积累了一些日本的人脉资源,现在他们也与几家日本上市的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同时,他们还在日本设立的分公司,主要负责打入日本社会及商务合作商的跟进。
而他们也没有把手伸到别的国家去的打算。
”虽然地方小,但对我们这样40人的小公司来说日本市场已经足够大了,只是将进口出口生意做深做透,我们就觉得很吃力了,所以没有扩到别国去的打算。”采访最后,吴铁冰这样和我说。
36 氪和氪空间团队已进驻上海,每月将定期举办线下沙龙或私密饭局。我们正在招募一名全职 / 实习作者,如果你对创业服务有自己的想法、充满好奇心,请砸简历至congjia@36kr.com,一大波的魔都创业者等你面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