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蓝媒汇”(ID:lanmeih001),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 | 黑羊
编辑 | 魏晓
彭永东,那个曾经和左晖要“干掉链家”的男人,现在要守住贝壳找房——在前任董事长左晖5月20日逝世之后。
新闻是这样的:
5月24日,贝壳找房公告称,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及执行董事彭永东接替左晖担任贝壳董事长一职,并任命贝壳首席运营官徐万刚为贝壳执行董事。同时,贝壳宣布左晖为公司“永远的荣誉董事长”,以此纪念其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
在贝壳股权架构体系中,彭永东是除创始人左晖外,股权较多的高管——他持股3.1%,享有1%投票权;执行董事单一刚持股比例1.3%,享有0.4%投票权;首席运营官徐万刚持有1.5%投票权,享有0.5%投票权。
贝壳究竟有多大?有数据可以说明:
2021年第一季度,贝壳找房营业收入为2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7%;净利润为10.5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15.02亿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贝壳找房的门店数量为48717家,同比增长25.4%。经纪人总人数为528424人,较一年前增长41.8%。
左晖曾说自己挑 CEO 主要看重三点。第一个是能抽象思考。第二是要坚韧,因为商业非常残酷。三是要有格局,能超出自己所处的位置来看问题,这样大家才能背靠背地去合作,“把事交给你了,就是你的事”。
现在,继任者彭永东面对的问题在于,贝壳越大,它面临的风险就越大。
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可能在贝壳创立之初就开始酝酿了。
彭永东接替左晖,成为贝壳找房新董事长,毫无悬念。
只是前人的去世尚在哀思中,继任者则要面对许多棘手的问题。
比如四面楚歌的反垄断调查——这支悬在贝壳找房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一次传言要掉下来,都会惊起不小的波澜。
就在5月26日,“调查”风波又来了。
那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地产中介贝壳找房启动反垄断调查”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媒体找到贝壳的公关询问,回复是:乌龙事件。
市场传言看似简单,但资本市场不这么想,反垄断调查这事儿,让当天贝壳的股价应声下跌了4%。
再早之前的5月8日,也有媒体透露贝壳找房正在配合监管部门自检自查,不过这条消息很快就偃旗息鼓,因为比起4月14日,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在微博公开怼贝壳来说,区区一则传言实在太小意思了。
当时姚劲波在微博上指名道姓:国内又一大平台存在“二选一”行为,这个平台就是贝壳找房。
这句话相当于把仇恨直接拉给了监管部门看。
左晖的去世的消息也在资本市场上折射出一声哀叹。5月20日消息公布后,贝壳在盘前大跌近12%。
维稳资本市场——这是彭永东首要面对的问题。在他上任的第一天,贝壳便公布了“高管一年内不出售股份”的消息。
其中这样说:贝壳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Propitious Global Holdings Limited(以及管理其所持股权权益的家族信托)承诺,自即日起365日内,将不会出售、转让或以其他方式处置目前其持有的任何公司的普通股或美国存托股票。
彭永东这么做,一是给市场加码信心;二来为自己接下来的路做好铺垫——有人翻出来他之前辞去贝壳家居法人的旧闻,认为彭永东在上任后会加大家居方面的业务,为贝克走一条新路径。
2020年年底,彭永东出席中国家居产业数字化峰会,演讲题目是《新家居时代的长期主义》,这篇演讲稿中透露出贝壳有意在家装、家居领域做一些新尝试。
一方面在应对反垄断监管,一方面又在为贝克铺设新道路,忙乱中接棒的新任董事长彭永东之前好像一直在左晖背后,但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彭永东就已经是贝壳这个庞大互联网平台的掌管者。
现在,当他走向前台,簇拥他的除了贝壳,还有链家的全部门店,以及14 万名经纪人。
“交棒”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端倪。
“我自己很清楚,贝壳是彭永东和团队的事。”2019年,病情尚未恶化的左晖曾对媒体这样说。
如今看来,那时已退居二线,做战略部署的左晖,就已有意培养这位将链家“摧毁”的搭档。
11年前,彭永东加入链家集团。
那时候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蒙眼狂奔中猛踩刹车。在上一年年底,“国四条”出台,房地产政策开始紧缩。2010年,国家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又推出了多项调控政策,因此这一年又被称为房地产市场的最严调控年。
彭永东加入链家之前,其实2008年两人就已经熟识。彼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局动荡,链家却逆势扩张门店。为了在急速发展中不失去方向,左晖找到了IBM做咨询,为搭建线上信息平台和进行全公司服务体系改造做准备。
这个咨询项目共花费5000万元,彭永东当时在IBM,是这个项目的主要接手人之一。
他们在那时建立了从合作到信任到相互欣赏的关系。
结果当左晖再次找到彭永东的时候,见面就抛出那道后来让链家挤上互联网道路的命题——“要不要互联网化”。
彭永东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当时在房地产行业,没人看好互联网。
那时彭永东刚三十岁出头,是贝壳高管层中最年轻的一个,他懂得互联网,却是地产领域的小白,因此彭永东到链家后,就被下放到基层门店参与工作,一个互联网人熟知房地产行业的种种底层规则,便是由基层开始。
当时的房地产经纪人鱼龙混杂,外界对这一行的质疑和误解非常深厚。彭永东后来回忆,即便在链家做了6年,还是被很多人当坏蛋。他因此而感到痛苦。
对于改变行业,彭永东和左晖的想法是一致的。
因此年轻高管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十分复杂、棘手与耗时漫长。当时彭永东需要利用已有在线产品“链家在线”,推动真房源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还要面向消费者进行信息展示。
从2010年开始,他在这个项目上花费了四五年时间。
到了2014年,几年前在互联网埋下的伏笔,终于集中触发了。互联网公司和资本大举进军房地产经纪和渠道领域,线上业务的作用重要性大幅度被提升。链家在线在此时更名为链家网。而在当时,“贝壳”二字已经被列为链家未来的规划。
这一年,拥有900家门店的左晖提出了以令多数人不解的口号:干掉链家。
干掉链家的武器就是互联网。一手将链家在线打造成链家网并成为CEO的彭永东成了不置可否的操盘者。
干掉链家,贝壳成立。
左晖后来在面对定夺贝壳找房CEO人选问题时曾说:多人问我为什么选彭永东?我说什么叫选彭永东,彭永东是跑出来的,跟选有什么关系?
在“晚点LatePost”的相关报道中,一位贝壳管理者说,彭永东和左晖越来越像,“都是绝对理性和极度感性,他们经常以一个微观的个体为切面,为一个微观的画面备受感动,然后抽离出来。” 他认为,彭永东已经具备了调动整个团队的能力,左晖去世后,团队紧张有序,团结一致。
另一位贝壳高管说,他非常敬佩彭永东,“在我看到 Stanley 的时候,我认为老左选 Stanley 做 CEO,(是因为)Stanley 也是一个非常擅长深入思考的人,能抽离出现象看内核。”
让继任者守住贝壳,左晖亦早有打算——他放手且极为信任接管者。
2019年,左晖在一次谈话中说:“因为你要设立什么管理委员会、协调委员会,本质都是以我为中心。但如果我没那么大价值,我不会去干这事。”
他在贝壳、自如、愿景等公司都没有办公室,虽然他与彭永东等高管见面频繁,但谈话多止于公司战略层面,左晖说:“不是拍板,可能我会更有经验,给出建议。”
左晖明白,即便外界给了他改变行业的前瞻者殊荣,但在互联网面前,他仍像是一介书生一样有太多的知识要掌握。况且他也再清楚不过,自己可能时日不多。
未来守住贝壳的人,注定是创造贝壳和抹杀传统的人。
可守住贝壳谈何容易,彭永东的一切经验都来源于当年“干掉链家”积累的经验。
团队方面,当时的链家每年会办两次战略研讨会。将与会者分成两组:一组人“扮演”链家,另一组人的“任务”则是“干掉链家”——这种非常规的苦训,从2010年便开始。
《财经天下》的一篇文章中,曾记录了彭永东的一段话:“我们从来不会围绕着竞争对手打转,但在战略上我们这拨人又会对市场的新势力很敏感——我们会好好想想并推演‘你是怎么做的’,而最后的结论才是——我不在乎你。”
创新层面,《中国企业家》曾描写过2011年的一次战略讨论会:当时与会链家高管被分成实力相当的两队,一队目标是用互联网思维干掉链家,一队则要作为传统中介想办法应对互联网的攻击。
这次会上,对战的两队形成了很多脑洞,比如如何做二手房和新房,租赁与买卖怎么搞,金融业务如何展开,这些探讨随后都体现在链家此后的线上布局上。甚至自如的模式,也是在这次讨论之后诞生的。
回到2014年,当链家的线上业务刚刚启动,“贝壳”方兴未艾之时,彭永东带着团队迁徙,从望京搬到上地西二旗。在码农扎堆的互联网公司聚集区,彭永东招兵买马,并开始申请申请“贝壳”的名称。
那时整个团队不过十几人,办公就在办公就在领秀新硅谷的1402房间。彭永东时常对团队说,要做就做“房产交易领域的万亿房产O2O平台”。
2018 年 4 月,“贝壳找房” 上线一个月后,链家的城市总经理聚集到一起,彭永东给这群链家将士一天选择——继续在链家或是加入贝壳。
一天之后,链家调动了近 2 万人去贝壳。
那时的贝壳还在孕育之中,彭永东对移动互联网和地产的理解也没有今天这般透彻。即便如此,“干掉链家”仍是彭永东和左晖共同的想法。
之后,他们成功,贝壳成为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二手房交易平台。
现在,左晖走了,彭永东则要用干掉链家的方式,守住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