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望华资本创始人、首席投资官 戚克旃,36氪经授权发布。
伯克希尔·哈撒韦总部只有20多人,却管理着市值3000亿美元,员工超过40万的数百家公司与投资股权。
这些公司及投资涉及的行业庞杂,从能源、保险、消费品、软件、飞机、房地产经纪、手机几乎应有尽有。
从1965年,35岁的巴菲特以2000多万美元买进伯克希尔控股权开始,直至现在90岁高龄,伯克希尔市值3000亿美元,公司价值增长了1.5万倍,而巴菲特一直用这种方法“信任边际”来管理伯克希尔。
了解信任边界之前,必须要了解安全边际,从安全利益角度去投资。
信任边际讲的是管理,是组织行为学的问题,而安全边际是一个金融投资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
价值投资的核心有三个环节。
市场价格只是反映了短时间内某一只股票,某一个公司的供需关系,不能反应企业的盈利能力。按照巴菲特、格雷厄姆的说法即创造现金流的能力。
所以说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是一个疯子,市场是个疯子。千万不要认为市场价格是正确的,如果跟着市场价格走就死定了。
计算企业的价值非常难,世界上有极少数人可以把算出来,因为计算企业价值的模型需要有很多数据,每一个数的微小偏差都会影响计算结果。
投资的安全边际就是投资价格与真实价值的差距比例。如果市场的价格比价值要低一半以上,算出的价值就是错的,因为它有波动、有风险,所以一定要有安全边际。
由于巴菲特在管几百个公司,所以他必须要信任管理层,否则根本管不过来。所以他买的标准就是行业要好,企业要好,价格要好,同时管理层要能做事,他给管理层设立了很好的管理机制,比如说利润分成。
让个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一致,这就是安全边际的理念。理解了安全边际才知道他为什么用信任关系边际的方式来管这个企业。
我们经常说自己的团队是加里森敢死队,每一个人未必是全才,也未必是最优秀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有自己的特色。巴菲特也是这样,他说他自己有一个梦之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领域的专长。
奇迹能复制吗?不一定,因为很难再找一个“巴菲特”。但“信任边际”这个理念有借鉴价值:信任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你如果信任员工,员工就会更积极、更主动,这是巴菲特的基本哲学。
第一,不能做有损伯克希尔商誉名誉的事;
第二,要及时报告坏消息;
第三,所有并购的事都要跟伯克希尔商量;
第四,要设定公司未来50年的愿景;
第五,每一个CEO要有明确的继承人方案;
第六,员工做了让公司声誉受损的事,必须毫不留情。
戴维·索科尔,曾经被认为是巴菲特的继承人。但由于在一次收购过程中,在伯克希尔买之前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涉嫌内幕交易,涉嫌违反伯克希尔的道德观,最后被迫离开了。
所以,巴菲特每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都会强调这句话“让公司亏钱,我可以理解;但如果给公司的名誉带来丝毫损失,我将毫不留情。”
如果你要实现信任边际,需要哪些条件、机制和边界?我们大致列了12条。
1.要有超级睿智与聪明的人
聪明能了解很多细节,算的很快;睿智是深邃,想的长远,不仅对业务,对数字有了解,同时对人性也有洞察。
巴菲特是如何观察企业的?除了要了解行业、管理层、企业的竞争壁垒,还要看财务报表。
如果你不懂报表,不能搞清楚报表逻辑关系,就没有能力看出企业的假账、假证,算市盈率了、盈利预测模型时,就会有很大的偏差。
所以,能用信任边际管理企业的人要超级聪明,超级睿智,无论是对财务业务、行业战略、政治的走向、宏观经济、国际关系,包括人性都有很好的洞察。
2.长期主义
时间越长,信任的价值越会显现出来。
3.能力圈
巴菲特因为年轻的时候没有学中文,不了解中国市场,所以中国市场不在他的能力圈范围内,从而错过了中国的市场。
4.识人
5.关系圈
巴菲特所做的所有事都是通过他的亲戚朋友老师介绍过来,他是人的圈子。
6.“不敢腐”,因为有巨大的机会成本;“不想腐”,由于信念理念和生活质量,只要企业有利润,七八十岁也有收入
7.财务报告
8.财务审计
9.再优秀的法律合同,没有信任依然没用
10.注重股东、董事、CEO、合伙人文化
11.品牌与声誉
12.资金规模与概率
信任边际的管理模式?
1.能力
巴菲特的团队只有20多个人,却要管40万人的企业,如果每一个子公司子业务没有自己信任的CEO去管,根本管不过来。所以他一定要用信任的人去一层一层管理。
2.早年经历
1950年左右,巴菲特买下了伯克希尔·哈撒韦。
3.投资业务扩张使然
巴菲特以前经常做基金并购,控制企业,雇佣信任的人做重组。他年轻时重组过一个企业,重组做的很好,但是巴菲特最后发现,为了让企业盈利,裁掉了很多员工,很多员工没钱养活自己的家人。所以他就不做重组了。
4.业务单元主管能动性的重要性,而且“隔行如隔山”,需要一定的特殊技能
5.信任边际的前提是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的重要前提是对管理层的判断。如果没有对人的信任,巴菲特就不会投资,自然也谈不上后续管理。所以,“信任边际”式样的管理,是“安全边际”型价值投资的必然延续。
1.信任是一种个人的信仰,也是一个群体的文化。一般而言,一个更充满信任的群体、组织与公司,成员的满意度更高,关系更融洽,个人主观的能动性的更高 ——当然,这要业绩与考核挂钩。
2.信任是一种处世方式 —— 即与自己信任的人打交道,远离自己不信任的人和事。以信任的方式处世,会降低焦虑,减少纠纷,使人把有限的经历聚焦于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往往会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思考,健身。所以,他们往往会更长久。
3.信任有边界和前提,而不是盲目的信任。否则,就会有农夫与蛇的故事。而信任的最重要前提,是有能力发现值得信任的企业与管理层(或组织与个人)。
如果你没有能力识人,你也错过了学会计的年龄,你去追随大家信任的人,去让你信任的人做价值投资,做信任边际的管理,就不会有错。
如果你想成为巴菲特那样一个快乐、睿智、长寿、富有的老人,那就去掌握信任边际,并进行价值投资吧。
2020年10月27日,由中信出版社主办的《信任边际》读书会。
高级笔记达人 | 雅鑫
责任编辑 | 智勇
审校 | 柯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