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生涯研习社”(ID:xjysyyxs),作者李莹,36氪经授权发布。
《2018中国青年就业调查报告》指出,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青年就业问题被认为是社会重要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失业比例中,大学生的比例为5%。这与青年就业经验缺乏、就业渠道少有关,也与就业市场中短期工作大幅增加有关。
雇主想要在面对全球化经济和在线竞争时降低成本,他们会在需要人手时招人,这是一种有效降低预算的策略,并且对于这些临时工,他们不需要负担各种福利和假期。
如猎聘网的简历顾问和职业咨询师,他们的本职工作是企业里的HR、高校教师等,线上的雇佣更方便快捷,企业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有人预言,未来人们的职业状态就是从事多种不同的线上线下工作,不再有所谓的本职工作,甚至不会在固定的城市。
即使那些承诺长期雇佣人员的岗位,一旦经营状况不佳,雇主也会考虑裁员。你以为你会被雇佣很多年,他们是那样说的,实际也是那样想的,但随着时运改变,突然间你可能就被解雇了。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存续的平均年限为2.5年,这意味着找工作正在变成重复性的行为。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求职的表面行为一直在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经常很剧烈。因为在任何时代,求职行为都是由科技决定的,当新技术出现,求职行为就会发生改变。
但表面行为之下,求职的实质从未改变。实质就是雇主和求职者回答“你为什么选择我”和“我为什么选择你”的过程。
对于求职者而言,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还要重要。在我做某招聘网站简历顾问期间,很多的求职者都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找工作太难了,市场上没多少空缺职位”、“非常时期,我不能太挑”“就业形势严峻,我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我的一位来访者,英语专业,毕业后在一家科技公司做英语翻译,一年后,公司内部有转岗的机会,她主动申请做起了销售。
转到销售岗后她渐渐地发现,不仅有业绩的压力,由于缺乏产品的专业知识,销售时很难把产品情况说清楚,她知道要学习专业知识并非一朝一夕,她不想花那么多的时间,也不感兴趣。
即便如此,她总是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这样一干就是4年,从一个自信、喜爱挑战的状态慢慢变得自我怀疑、不爱与人接触。
这个来访者用4年的时间才发现只靠努力是不能在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上取得成绩的,其中的成本和代价太大了。
职业生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你在上一个阶段偷的懒,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坑。
案例中的来访者并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看到的也是销售岗位的职业“艺术照”,自己以身试法后,才后悔莫及。
还有一些来访者,3年换4份工作,4年换3份工作,找来找去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频繁跳槽带来的不仅仅是基本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缺失,以这样的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中应聘也并不容易。
“我为什么选择你”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在几年后得出来,还是在走上岗位前就找出来,这其中的利弊我想不用多说了。
面对就业市场中的各种负面消息,求职者常常把努力放在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上,比如如何获取行业信息为自己提供决策参考、如何知道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等等,这些趋势性的问题是个人很难改变的,而行业的发展也是瞬息万变的。
但求职的过程更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优势,就如上面这张图,你需要向雇主展示的是你最“亮眼”的能力,哪怕只有很小的一点,都有可能在求职中突出重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优势或许正是雇主所期盼的。
传统的求职策略是改变自己适应工作,而创新方式则是了解你自己,然后寻找适合你的工作。找工作是“双向选择”,你不是求别人给你工作,而是共赢。
当你学会关注自己的优势并将它展现出来后,你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并为自己所爱的工作,不是找你能做的工作,而是你愿意使用技能的工作,热情加上竞争力才是最好的职业保险。
我的一位来访者,大学即将毕业,找工作不顺利,看着身边的同学陆续都拿到了offer,自己内心很焦虑。她一直寻找的是互联网行业的岗位,结合咨询前通过老师对她的了解和咨询时对她的观察,这个同学并不具有明显的互联网从业人员的特质。
咨询中,我试探性的问她:“你觉得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和找工作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她回答我“没有什么关系,人和人都差不多,能否找到工作主要看专业和面试技巧吧”。
经过3次的咨询,这个来访者才渐渐地意识到,自己或许并不适合去互联网行业,她哭着坦言,身边的亲朋好友曾这样劝说过她,但是她听不进去,在咨询中,她通过卡片测试、回答咨询师所提出的问题并且完成作业后,她才逐渐意识到这一点。
一个人完善自我认知并不容易,有时会发现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有差距,这种落差并不容易为人接受。但我们还是要把自己看为可塑造的个体,虽然人格特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意识的努力去培养理想中的自己所具备的特质,并不是不能实现的。
你是否喜欢在那里工作,一定有自己的衡量方法。事先进行调查,才是明智之举。即使在困难时期,你也可以让自己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你可以邀请在你感兴趣的地方工作的人进行职业访谈,有些人就是在职业访谈的过程中获得了工作机会;利用互联网、印刷资料、宣讲会等方式了解它;
当然,如果你的时间充裕,物质上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去这样的机构实习一段时间,如果对实习工资没有太多要求,一般的组织是不会拒绝你的,这是近距离接触一个组织最直接的方式。
如果你认为自己正在从事着不适合的工作,或者目前正处于待业阶段,还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这也没有关系。马丁–路德–金说过:“生命的重要功课是学会如何处理代价高昂的打断,砰然关上的门、弃之一边的计划、失败的婚姻……”。利用这个机会,梳理过往的工作经验,总结自己。
有时候职场人忙于事务,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也没有太多的求职经验,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重新定位自己,有利于更快找到适合的工作。
▲作者:李莹,新精英生涯规划学员, 用咨询陪伴他人 用写作传播思想。个人公众号:职业咨询师李莹(Leanne-Ying)。